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杜国庠对潮汕教育的贡献

杜国庠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革命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的革命活动和从事教育,为潮汕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立杜氏书田制普及农村教育 杜国庠1919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虽远离家乡,但仍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情况。当了解到杜氏创办的崇德学校经费拮据,设备陈旧,绝大多数同宗农家子弟更因家境穷困不能入学时,杜老深感痛惜,于是联合...

杜国庠-主要著作

1959年出版《便桥集》,编撰《中国逻辑史》、《中国佛学概论》。杜国庠学识渊博,精通日文,还懂英文、德语,探涉的学术领域宽阔,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古文献、佛学、逻辑学、因明学(印度逻辑)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中国思想通史》、《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杜国庠文集》。

追忆方毅:在拨乱反正中开拓科技复兴之路

以三大共生矿的资源综合利用为试点,大力推动以科学技术促进工业的振兴和发展,这是方毅同志根据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出的创造性工作思路。   这三大共生矿指的是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内蒙白云鄂博矿和甘肃金川镍矿。攀枝花铁的储量近百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共生的矾、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8%和90%,钛储量居世界前列;白云鄂博矿富含铁、铌、稀土,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为世界储量总和的80%;金川矿的镍储...

方毅塑像揭幕仪式在甘肃金昌举行

2009年8月27日,在庆祝金川集团公司建厂50周年之际,方毅塑像揭幕仪式在金昌市科技广场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甘肃金昌市委书记郑玉生,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志强、方毅次子方小榕为方毅塑像揭幕。张天理厅长代表甘肃省科技厅为方毅塑像敬献了花篮。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1978年8月至1986年9月,8次亲临金川,组织全国...

方毅传奇

方 一碗鸡汤面的婚宴 一碗鸡汤面,按照今日的消费标准看来,只能算是很简单的快餐。然而,方毅结婚的时候,请朋友们吃了一碗鸡汤面,却算是豪华型宴请了。 方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当新郎那年,只有24岁。 笔者曾见过方毅。不过,他生前几乎不谈有关他个人的事。1997年10月17日,81岁的方毅离世。最近,笔者在北京采访了方毅夫人和方毅秘书,才逐渐了解方毅的不平凡的身...

冼星海:如果他的生命不在40岁戛然而止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广东番禺人,中国著名电影作曲家,音乐家,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先后创作了影片《壮志凌云》中的《救亡进行曲》、《青年进行曲》中的主题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等。 冼星海是我国现 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与聂耳的电影音乐一起,构筑了中国电影音乐的骨架。因积劳成疾,于1...

冼星海-人物评价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与聂耳的电影音乐一起,构筑了中国电影音乐的骨架,他以澎湃的激昂,鲜明的民族特色,写出了震惊中外乐坛的音乐。是人民敬爱的音乐家,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 冼星海把音乐家的创作同民族的、人民的命运和愿望密切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引用了不少民族音乐和民歌的素材,增强了民族风格,让老百姓听懂,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多作品成为不朽的...

冼星海-作品简介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

冼星海-个人影响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

冼星海-主要作品

冼星海代表作品目录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音乐、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两百余首歌曲、十余首器乐曲等。先后发表有《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三十余首音乐论文。...

我所知道的邓拓

  1961年秋天,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晚报》做副刊工作时,马南邨的《燕山夜话》专栏文章已经连续刊登近半年了。到了副刊五色土,我才得知《燕山夜话》作者署名马南邨,是当时北京市委文教书记邓拓的笔名。我在人大新闻系读书时,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曾给我们讲过课。我当时就觉得他知识渊博,对文、史、哲都有研究,尤其对近代、现代新闻史相当熟悉,对他顿生敬佩之情。   到副刊不久,...

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邓拓纪念馆。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380平方米。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国初福州旧民居风格建筑,楼高9米,在主楼西侧有一间书房,即邓拓卧室。这栋楼原为邓拓父母及兄长的居室,现辟为展室。陈列《邓拓生平展》,以邓拓人生经历为脉络,分为《邓拓生平》、《邓拓著作》、《怀念...

邓拓-爱情

  丁一岚是一二九运动中天津市进步学生,抗日战争开始后到延安,1938年到晋察冀边区从事妇女工作,任平山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副主任。1941年2月,平山县一个年轻的妇女抗日积极分子被恶毒的公公、丈夫杀害了。出于革命义愤,丁一岚写了一篇近三千字的通迅《血的控诉》投给晋察冀日报,杀人凶手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报纸于这年6月24日以较大的篇幅发表了这篇通讯。在通讯发表的过程中,担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开始...

邓拓与首部《毛选》

  1944年,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系统地宣传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聂荣臻、程子华、刘澜涛决定将这一任务委托给《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晋察冀日报》社是报社,又是出版社,还兼新华书店,它出版的大量书刊中,马列主义的书占有很大比重。除翻印延安解放社出版的马列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读物,如《通俗大众哲学丛书》、《通俗社会科学丛书》,其中包括《马列主义初步》、《共产党与共产...

邓拓-文革遇难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的出笼对知识界、政界震动很大,首先冲击的当然是北京市委。也就是说北京市委必须对这篇文章有个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转载还是不转载。   姚文元的文章出来当天,《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就给当时市委分管《北京日报》工作的市委书记郑天翔打电话,请示是否转载。郑天翔匆忙看过,就给范瑾打电话,让她第二天转载。可是,第二天《北...

武汉人陈昌浩的政治生涯

  曾为中共中央委员、红军高级将领   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似乎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渡黄河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   陈昌浩否认密电说:决不会做出自相残杀的糊涂事   陈昌浩本人生前曾对儿子陈祖谟满含冤屈地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份密电。   陈昌浩,湖北武汉人,生于1906年,卒于19...

黄国璋-团结地理学界 致力民主科学

  黄国璋利用自己在地理学方面的声望,致力团结地学界人士和广大科学工作者,为人民民主和科学的繁荣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积极参加中国地学会的活动。1909年,著名地学家张相文,在天津创办中国地理学会。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三个群众学术团体之一。该会于1910年创办的《地学杂志》,为我国最早的地学学术刊物。1936年,中国地学会改组,推黄国璋为总干事。他为《地学杂志》内容的革新和编辑工作,倾注大量...

黄国璋-为国保土察地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的铁蹄蹂躏我东北三省,南京的大街小巷,涌动着东北的入关难民,秦淮河畔飘荡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血泪歌声。作为地理学家的黄国璋,眼睁睁地看着野兽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胸膛,他的心快要碎了。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相反调集30万大军对工农红军进行围剿。黄国璋气愤、心痛,和师生们走上街头游行请愿,要求举国一致,枪口对外。而蒋介石的答复却是无情的镇压。黄国璋再次为报国无门陷...

黄国璋-胸怀报国学地理

  从美国回来后,黄国璋一度彷徨:学了这么多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怎样用来为国家服务呢?去野外考察,绘制山川形势图吗?不是几个人能办到的事;搞地学研究,提高国内地学水平,努力赶上欧美吗?目前国内还没有地学研究机构;到边疆考察,搞清地域疆界及其历史渊源吗?这更是国家行为。他思前想后,一时难以定夺。当他想到在雅礼中学部教地理时的情景,所用地理教材内容陈旧,概念不清;教学方法落后;无论搞考察,作研究,...

黄国璋-公众活动

  黄国璋是地理学会的积极分子。1934年3月,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成立,黄国璋是发起人之一,并当选为理事。1937年4月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上又当选为理事。以后在1943年在重庆北碚举行的第五届年会和194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年会上,黄国璋继续当选为理事,并当选为《地理学报》编委。   1936年11月,成立于1909年的中国地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十五届年会,修改会章...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