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我认识的董启强政委

(一) 第一次见到董启强政委,是在1954年8月底的长沙二、四政治干校合并大会上。当时我已是总政决定调出的人员,临行前出于好奇在场外旁观这次大会。董启强政委是以二政干校副校长的身份在大会上讲话。他清瘦的身形,高亢的嗓音,浓重的四川乡音,四六成句的语言,很具有鼓动性,与后来四政干校校长湘炜那已经发胖秃顶的身形,稳重低沉略带山东口音的欢迎词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我们几个旁观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语青年

原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克实同志为建团80周年寄语青年:   胡克实为建团80周年挥毫80年来青年团作为党的助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的一系列成就,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跟党走。当代青年要勇敢,要坚强,要团结,要自信,要正气昂扬,要勇于创新,要奋斗到底。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坚决反对腐败。青年要有信念。事物没有矛盾就不能生存,没有矛盾就不能发展,而发展要靠斗争...

施奠邦自称“我再不给新兴医院当顾问了”

施奠邦:1924年出生,1952年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现代医学。1983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今年7月我就退出新兴医院的顾问职位了,理由是当时答应的工作时期也到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跟该医院大量做广告令我反感有关!前天下午,在自己家接受记者采访的施奠邦,向记者道出其退出新兴医院顾问的原由。   我没有治好过不孕不育   施奠邦说,经熟人介绍,他于2003年8月成为新兴医院顾...

吴西 百岁将军结墨源

初春的一天上午,我走进老将军的家,迎面一张乒乓球台放在客厅的一边,老将军的女儿吴黎红说:父亲从前酷爱打桌球,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眼睛看不清了,我们就给他买了乒乓球台,去年父亲还能跟人打乒乓球呢。 //--> "); //-->   而今,因为意外摔跤引起骨折,这位百岁将军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了,耳朵失聪也让他变得言语不多,但他依然每天坚持写字,求字的人除了慕名而来,更希望能沾一沾...

摄影、画报的先驱

高帆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国军事摄影事业紧密联系的,他的足迹闪烁着一个军事摄影记者的光辉。   高帆在北平拍下了入城式和庆祝北平解放大会后,就随二野去解放大西南,在重庆参加筹建《西南画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帆任西南军区《西南画报》社主编。1949年,高帆作为摄影界代表,参加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50年,在北京召开全军英模大会,并举办大型军队战绩展。朱德总司...

南加州追悼刘宾雁 “人格真诚令人敬佩”

【星岛记者包承柯蒙特利公园市报道】流亡在美国的中国作家、记者刘宾雁的追思会,11日下午在蒙特利公园市举行,刘宾雁在南加州的亲朋好友和各界人士约三十多人出席参加。 民运人士王丹主持了追思会,他表示,刘宾雁身患癌症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但是一直信心满满地对待自己的重病。在他见到刘宾雁时,刘宾雁亲口对他说,还可以活上十年。所以,大家都没有把他身患重病当作一回事,没想到他会走得这么快,真是可惜。 王...

杜春永编织“洋芋梦”

江仲华同志

江仲华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坚持党的原则,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关心同志,对下级和蔼诚挚,工作勤劳朴实,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革命战争年代,她救助抗战难童,关心体贴边区干部和女战士,是难童的好妈妈,干部战士的好大姐;她长期负责机关行政秘书工作,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首长和机关服务,是机关的好管家;她作风扎实深入,在担任省人大副主任...

程允贤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程允贤1928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6年入党。他历任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文工团组长,总政文化部供应处干事,解放军文化供应站北京站副站长,军事博物馆美术科雕塑组组长、美术创作室创作员、雕塑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于克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于克同志因病于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胡锦涛、江泽民、曾庆红、回良玉、张德江、贺国强、王刚、王忠禹、李鹏、万里、乔石、宋平、薄一波、洪学智、赵南起等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和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于克同志是吉林省长春市人,1932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北平中山中学学习期间参与领导了中山中学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七七事...

张丰胄-婚姻家庭

半个多世纪的传奇姻缘,好一对龙凤呈祥的世纪老寿星。身体健康、多做事情、争取两岸能够早日统一,这是张丰胄晚年最大的心愿。 在张丰胄近百年的传奇生涯中,如果说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是他一生中最正确和最幸运的事,那么,有位相濡以沫达半个多世纪的老伴和温馨的家庭则是他的另一件幸事了。 还在复旦的四年学习生活中,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张丰胄就吸引了众多异性的目光,但他发誓立事前不谈婚姻,因而拒绝了不知多少倾心于...

方明胜同志逝世

浙江省军区原副参谋长、副兵团职离休干部方明胜同志,因病于2004年6月1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 方明胜同志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06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游击师排长,红25军连长、管理科长、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政治指导员、营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大青河北等战斗...

苏军同志逝世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原司令员、离休干部苏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6月16日3时45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3岁。 苏军同志系安徽省肥东市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特派员,保卫股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教导员,保卫 科长,华东海军第六舰队大队长,军舰舰长、政委,潜艇支队支队长,基地司令员,舰队参谋长,潜艇学校校长,舰队司令员等职...

李天相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油网消息:(记者王巧然)11月27日上午,原石油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天相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李天相同志送别,并向其夫人于善玮表示深切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等送来花圈和挽联,对李天相...

将来又是个大革命的——罗西北

罗西北1926年腊月初六出生在上海。西北出生后,爸爸罗亦农只见过儿子一面,他用一只大手轻轻地拍着什么也不懂的儿子的小屁股说:将来又是个大革命。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上海三次武装起义被淹没在血泊之中,上海市笼罩着白色恐怖。那时,西北的妈妈被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尚在襁褓中的西北,若继续留在上海,怕被国民党斩草除根,于是在一个阴冷的夜晚,外婆抱着他上了江轮,回到外婆的婆家四川江...

送别郭俊秀同志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俊秀同志,因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04年6月12日21时58分在长沙逝世,享年62岁。 郭俊秀同志逝世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发来唁电、唁函表示哀悼,并送了花圈。今天上午,省领导和老同志杨正午、周伯华、于幼军、谢康生、刘夫生、石玉珍、梅克保、李江、蒋建国等600多人,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

任仲夷:大勇睿智 政声绵远

任仲夷,广东省委原第一书记,中国改革开放先驱和闯将。 1914年9月出生于河北威县,2005年11月1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1980年-1985年主政广东期间,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广东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为探索广东改革开放和先行一步作出重大贡献。没有任仲夷这么头脑清醒、勇当先锋的人,广东和深圳特区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1985年他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及1992年退休后,仍关心...

海南省高院关于追记王尧山同志二等功的决定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海口海事法院: 王尧山同志生前系东方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1955年6月15日出生,东方市板桥镇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0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东方市中沙小学教师、市委稽查办科员、市人民法院信息员,市委政法委秘书、副书记兼综治办上任。 2005年12月6日,王尧山同志参加了一天审委会,因身体不适,会后到医院输液,第二天,他仍然带病坚持上班,在审...

追 忆 马 兴 元 同 志

上世纪80年代初,为庆祝阳泉市解放40周年和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的会议筹备期间,身为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的我,曾多次陪同市委书记路正西赴京拜见并邀请一些党政军的领导同志.从而有幸结识了一些曾经荣任过共和国的封疆大吏。两次会议结束后,市委市府聘请池必卿、王谦、马兴元和任朴斋四位领导为我市的经济建设顾问;由一位副市长、计委主任和我为联络员。所以我常去北京看望他们。池、王书记和任部长都是阳泉人,惟有原福建省...

雷天觉——开创我国机床工业的先驱

雷天觉,1913年1月29日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浏阳县。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雷光宇研究王阳明学派哲学,主张即知即行,反对言行不一。由于所受的教育是以爱国主义和艰苦建国为基调,加上家庭的影响,他从小立志发展自己国家的工业,振兴中华,这成为他一生的追求。雷天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又在当时南京兵工署工作一年,即参加到当时的资源委员会筹建的机器制造厂(1939年秋定名为中央机器厂)工作...
  共1344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