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高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488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历史评价

发布时间:2009-12-21 17:19:4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姚兴降号天王:晋朝的四世纪末,当时北方处于战乱中,后燕的慕容垂灭亡西燕,统一了黄河以北,西秦灭前秦,与后秦、后凉成为关中三强。晋朝作为正统的地位在此时虽然恢复了,但是依然只控制着黄河秦岭以南地区,后秦、后燕依然称帝,对抗晋朝的正统地位。姚兴在394年(后秦皇初元年)即位称帝,而北方的代国此时正逐步强大,《魏书》记载此时拓跋珪改称魏王,而《宋书》记载是404年桓玄篡晋时的天赐元年,代国改称魏国。在姚兴称帝时,代国是拥护晋朝正统地位,与后燕爆发战争,而关中的三强之间也相互战争,397年,后凉分裂,段业建立了北凉,以后又分裂出西凉,其统治者李暠、沮渠蒙逊等都以晋朝为正朔。而拥护晋朝的拓跋仪被封为卫王,攻占后燕的中山、邺城,控制了河北,代迁都平城。后燕退往龙城,分裂出南燕。代国的太尉穆崇亲自指挥援助晋朝,共同对抗后秦,在拥护晋朝的势力增强的条件下,姚兴在399年正式降号为天王,这是姚兴为了改善同晋朝的关系,笼络晋人采取的措施。次年,后燕的慕容盛也降号天王。姚兴停止攻打晋朝后转而把主力用于关中,攻打同样称秦王的西秦,而晋朝因国内豪门士族与中小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没有北伐。姚兴在降号为天王后,减少了同晋朝的直接战争,并且利用晋朝国内矛盾,扩充势力。姚兴降号后拥护晋朝的李暠、沮渠蒙逊都与他友好通使,他还加封两人官职,但是比两人自立的职务低,估计没有被接受。姚兴同晋朝改善关系也与代国攻占河北后,对后秦增加威胁有关,使姚兴被迫把主力转向河北和关中地区。义熙元年桓玄篡晋尽管被平定,但是毛璩遇害,益州被谯纵占领,晋朝向姚兴求和,姚兴表面同意,并故意归还了南乡等地作为刘裕功劳,提高刘的威望,分化晋朝。同时却趁机占领晋朝汉中,降服仇池,没有诚心同晋朝议和。后凉被姚兴灭亡后,关中的各国与后秦是时好时坏。义熙二年晋朝收复汉中,重新恢复与仇池、吐谷浑、西凉、北凉的联系。

    三年晋朝和后秦关系恶化,后秦派兵支持谯纵的割据,以牵制晋朝,四年晋朝武陵王去世后,后秦支持的刘裕执政,开始专权,攻打南燕,姚兴感到了刘裕好战是威胁,转而支持被刘裕迫害逃亡的司马氏,尽管不积极,比如司马国藩渡淮攻打广陵,统领的部队仅数百,但是姚氏从此与司马氏友好。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