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高尔基-后期生活与创作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

高尔基-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

高尔基-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

公布认定“曹操墓”九大依据

  西高穴曹魏高陵名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月13日揭晓的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图为工作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2009年12月30日摄)新华社发   1月14日上午,在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上,西高穴曹魏大墓发掘主持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公布了判断西高穴曹魏大墓墓主人就是曹操的九大依据。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这是进行抢...

特别策划:曹操墓发掘带来的菏泽元素

  在那个烽烟四起、朝廷昏庸无能的年代,谁的地盘谁说了算。192年,攻占兖州后,曹操自封兖州刺史。巩固根据地后,193年,他将兖州府治搬迁到了自己的根据地鄄城。在鄄城的数年中,颇有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的曹操重视选拔人才,罗致了一大批谋士、战将,一时兵多将广,威震一方。   史料记载,曹操的三儿子曹植生于192年,也就是曹操以鄄城为据点辐射周边一带的时间。作为随军的家属,曹操的妻子应该是在鄄城,也...

西蒙·波娃-人生花絮

为何不结婚 让保罗萨特和蒙娜波伏是本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大作家。他们两人的名字在今天早已远播全球,而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们二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其中最有争议、也最有独创性的就是二人终生生活在一起,但绝不去履行结婚手续。然而,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定他们两人比好多夫妻更像夫妻,他们是恋人、是朋友、是战友,当然也是同志。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西蒙·波娃-作品特征

波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

西蒙·波娃-主要作品

《第二性》、《永别的仪式》、《达官贵人》、《女宾》、《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名士风流》、《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

国家大剧院举办“三国”文物展 曹操成热点

  铜雀台的龙首石构件、曹操父亲下葬所着银缕玉衣、曹操的衮雪真迹昨日,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开幕,百余件珍稀文物带领观众走入了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   大三国志展是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个大型文物展,百余件展品分别来自11个省市34家文博单位,其中包括52件国家级文物。国家大剧院首次启动了4个恒温恒湿展柜放置铜器,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展览分为史学和文学两个层面,一...

学者:考古结论可纠正 对曹操墓期望不能过高

  中新网1月16日电(蒲波) 15日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迅在北京大学做曹操墓讲座时谈到,考古结论出错是可以纠正的,对曹操墓的期望不能太高,因为出土的文字资料实在太少。   讲座一开始,王迅教授就谈到要给学生讲一个无剪辑版的曹操墓。从河南省文物局确认曹操墓的消息报出以后,窦尔顽(王迅)就坚持在北大未名BBS点评曹操墓的相关证据和新闻报道。日前,王迅与其他考古专家赴电视台参与曹操墓真伪论...

历史评价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   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陈寿...

曲波-影响

1957年出版的《林海雪原》。因为这部小说,曲波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新传奇的代表作家,成为一个文学史上绕不过的作家。到1984年,《林海雪原》总印数有100万多册,《桥隆飙》印刷了49万册。几十年来,曲波的《林海雪原》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激励着新中国几代人,承载着几代人心中割舍不断的英雄情结,作为艺术精品,《林海雪原》的艺术生命是十分旺盛的,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京剧、评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作品一览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

曲波-创作观

曲波认为作家首先是思想家,他首先要观察,他关注的是社会,是人生。他思考的是社会的进步,是国家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首先要读书,要学习。他购买了大量的中外铁路建设方面的书及中外名人传记,一有时间,就细细阅读。曲波曾说:八十、九十年代及至现在,我主要都在观察与思考。观察与思考是我修身的重要内容。关于创作,曲波坚持,要把问题想清楚后,才能动笔去写,才能写出反映时代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

曲波-爱情故事

曲波的创作曾得到他的妻子刘波的大力帮助。刘波是曲波青年时代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她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对曲波的创作积极参加探讨,并为他抄写了大量稿件。她是曲波创作上的得力助手。 1941年,曲波作为后勤工作检查团团长到后方医院检查工作,这是刘波与曲波的第一次见面,虽没什么特别的,但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42年,曲波被怀疑是13团的托派总支书记,而刘波是后方医院的骨干分...

曲波-业余作家

在和曲波同时代的作家中,曲波是少数几个始终坚持业余创作而对文学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在业余文学领域树起一面旗帜,丁玲曾对曲波说过:人民群众当中知道有个杨子荣,你的成绩很大呀!曲波也不止一次地讲:我不是文学家,不是作家,我只是一名业余作者,我的工作是干工业的。 曲波没有几级或哪个层次级别的作家的辉煌头衔,曲波不以作家自居。在战争年代,曲波扛枪打仗,与日本人、与国民党、与土匪残余势力进行过战斗,两...

奥里亚娜•法拉奇:易怒暴躁的性格一生不变

《纽约客》的作家登门采访了她。描述了她对法拉奇的印象:激烈和戏剧性。随时可能为说明一点而跳起来或大声叫嚷。她易于愤怒,她告诉记者,你知道,如果我感到愤怒,我是我自己的危险敌人。如果他们判我入狱三年,我会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让他们给我九年。如果我愤怒,我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她一直这么直言不讳地表现出这种暴躁的脾气。大胆的无所顾忌的言辞,以及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也使她成为很多人心目中60年...

奥里亚娜•法拉奇:写的所有书都有死亡主题

法拉奇的记者生涯始于少年时代。1950年她开始为当地报纸作特约通讯员。从1967年开始,她成为战地记者。先是在越南,后来是印巴之战、中东战争,以及墨西哥学生运动等等。很多年里,她都担任著名的政治杂志《LEuropeo》的特派通讯员,并为其他知名报纸和杂志撰稿。 《一个真正的人》是法拉奇写作生涯的开始。尽管法拉奇称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但它讲述的却是帕纳古利斯38年短暂一生的真实故事。 1...

奥里亚娜•法拉奇:独一无二的采访技巧和职业勇气

尽管写过几部小说和回忆录,但法拉奇仍是以一个不妥协的政治采访者闻名于世的。一个美国记者形容她为一个没有哪个世界领袖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 她为欧洲一流的报纸杂志独家专访了当时世界政治的几乎所有权力者:包括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威利勃朗特,巴基斯坦已故总理布托,还有中国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她无数次踏入对于女性而言是禁地的地方进行采访,包括采访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 在采访每一位政治领袖时,...

袁可嘉-著作

《九叶集》(诗集)与辛笛、穆旦等合集1981,江苏人民 《八叶集》(诗歌集)与辛笛、穆旦等合著1984,香港三联 《现代派论英美诗论》(文学论文集)1985,1987,中国社科 《论新诗现代化》(文学论文集)1988,三联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14)主编,19801985,上海文艺 《米列诗选》美国米列著,1957,新文艺 《补莱克诗选》英国补莱克著,与穆旦等合译,...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