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王树林

姓名:王树林   年龄:58岁   职务: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声音:我要退休了,更要发挥余热,还要把经验传给年轻的同志。   在公安装备战线工作了整整30年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副局长陶军生说:王树林在公安装备战线工作了整整30年,无论研发、列装、推广、培训还是仓储等业务样样精通,为公安现代化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每到有紧急、重大的任务,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树林,工作...

陈赓将军传奇故事

在人民解放军中,陈赓将军是一位智勇双全、战功赫赫的人物。他从蒋介石 的禁锢中侥幸脱身,个中的原因是至今都无法揭开的谜团;他指挥过的战斗,事 隔半个世纪之后仍被军事学家们称颂为妙笔神来。尽管他有过失败,但他总 是最后的赢家。在他58年的人生中,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历史。 人们喜欢称陈赓为乐天派将军,他的乐观开朗甚至玩笑和恶作剧,在血 雨腥风的年代里是同事和战友们精神的调剂和...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钟荐勤

姓名:钟荐勤   年龄:35岁   职务: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   声音:把拿手枪的手握在相机上,左右开弓,把珍贵瞬间记录下来。拿着枪的手,按在快门上   2007年12月13日,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式出征海地,开始了8个月的维和使命。钟荐勤,是其中第六战斗小队战斗队员兼新闻官。2008年4月,海地莱卡地区骚乱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名参议员回莱卡老家时被一群愤怒的示威者包围,就在...

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李钦

姓名:李钦   年龄:47岁   职务: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   声音:抽烟不利于部队的管理,也不利于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部队的良好形象。有勇有谋的参座   部下对他们口中的参座是敬畏的。   李钦有着让人敬畏的资本。他多年战斗在缉毒一线,曾组织破获多起毒品大案。2005年11月,他率领专案组赴缅甸千里追踪,和缅、老、泰警方联手,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抓捕归案。此案缴获海洛因700...

纪念许涤新同志诞辰100周年

今年10月25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诞辰100周年。他的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绩,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曾经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特撰文追忆他在科学研究上勤于耕耘、勇于探索、奋斗不息的敬业精神,以激励我们和经济学界同仁与时俱进,奋发向前。 一 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向许涤新同志提出,现在中国资本主义...

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和志虹

   姓名:和志虹    民族:纳西族    年龄:35岁    职务: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    声音: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第一次参加维和时,孩子才一岁多    2007年3月,一个让边防官兵充满激情的消息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传开:...

许涤新-主要着作

《中国经济的道路》(1946年)、 《官僚资本论》(1946年)、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下册,主编,1980~1981年)、 《生态经济学探索》(1985年)。

许涤新-职业成就

对中国经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全过程作出系统研究,是许涤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从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工作关系,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旧中国的国民经济现状有深切的了解,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在解放区的实践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从40年代后半期开始,他就着手研究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在这期间,他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和《官...

许涤新-学术思想

许涤新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生态平衡规律同经济领域中的许多规律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以破坏生态平衡来追求经济效益,势必造成再生产的失衡和中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注意把经济平衡、经济效益同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早在1980年,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他就提出了研究生态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此后,他主持召开了多次学术讨论会,以组织和推动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经济学...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干部李晓明

姓名:李晓明   年龄:35岁   职务: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警察工作处主任科员   声音:看我精神吗?一次通宵加班后,大清早洗了头的他湿着头发这样问同事。   受到联合国维和警察总警监的嘉奖   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晓明会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内遇到地震。虽然已经几天了,但他的领导和同事依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2000年1月12日,中国维和警察第一次走出国门,奔赴东...

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副处长赵化宇

姓名:赵化宇   年龄:38岁   职务:公安部警务保障局政府采购工作处副处长   声音:想想未竟的事业、未尽的孝道、年幼的孩子,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我对自己再三说,不要慌,不要慌,要挺住!   从知道、了解维和到投身维和事业,赵化宇始终坚贞不渝地追求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维和目标坚实地迈进。   2006年首次参加公安部组织的维和海选,经历了多次培训和考试,他终于在200...

每日新报:南开大学师生沉痛悼念滕维藻先生 愿老校长一路走好

来源: 每日新报2月17日5版  2008-02-18 12:52 昨天,寒假中的南开大学校园,因老校长滕维藻的辞世,平静中添一分悲伤。 上午8时30分,假期留校的几十名南开学子自发到新开湖畔集合,胸前佩戴白花,列队进入位于图书馆大厅的灵堂,献上花篮,深深鞠躬。长期以来,滕维藻这三个字一直是南开大学的标志性学科经济学的标志之一。经济学院广大学生们决定:集体悼念滕维藻先生。 几天里,滕...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

 姓名:郭宝山   年龄:60岁   民族:满族   职务: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声音:要好好去看望一下这支维和队伍。   保持军人气质的郭宝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活力   幽默随和,乐观向上,郭宝山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跟他接触的人。他自己说是局里最有魅力的男人。说到这儿,国际合作局副巡视员李祝群微笑了,作为跟郭宝山共事12年的同事,他一定记起了老郭充满感染力的笑容。   白了一...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简介

郭宝山,男,满族,1950年7月生,辽宁北镇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二级警监警衔。 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黑龙江省军区战士,1970年8月至1974年4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1974年4月起任辽宁省军区排长,海军某部参谋、翻译,1985年3月至1986年2月在苏州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进修,1988年2月转业到公安部工作,历任...

著名经济学家滕维藻教授铜像揭幕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剑 摄影 姜峰)在南开大学九十华诞来临之际,该校师生为已故的老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滕维藻创作的塑像也顺利完成,这是杰出南开人月活动纪念的第九位南开校友。 10月14日,滕维藻塑像在他生前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揭幕。饶子和与朱光华共同为滕维藻塑像揭幕。佟家栋介绍了滕维藻先生生平。 饶子和在讲话中说,滕维藻先生为人师表,关爱后学,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为国家培...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朱晓平简历

姓名:朱晓平   年龄:48岁   职务: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声音:要坚守正、诚、善、谦、实五个字,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和合格的装财干部。   善谋大局,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晓平是个政治敏锐性极强的人,善谋大局,工作极其深入,很有工作思路。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副局长刘明望说,他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上海等12个省市公安机关开展调研,重点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陈岱孙先生塑像揭幕

2000年4月30日下午,在明媚的春光中,返校参加校庆活动的各位新老校友和学校师生迎来了一个喜庆而隆重的活动:陈岱孙先生塑像在经济管理学院一楼大厅揭幕。 在德高望重的98岁老教授施嘉炀先生和王大中校长揭开红色的绸步后,大家看到了陈岱老神采奕奕的面容,陈岱老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看,陈岱老的鼻子,就是这个样!岱老的眼神,好,精神! 陈岱孙先生是我校著名教授,他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

陈岱孙-塑像揭幕

为陈岱孙先生塑像,是众多清华校友和师生的愿望。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们最先发起倡议并捐款,经过学校领导的酝酿,决定在经济管理学院为陈岱老塑像。塑像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得蒂、张润垲夫妇,他们也是北京大学校内陈岱老塑像和吴晗塑像的作者。 王大中校长在塑像揭幕仪式上说:从1927年学成归国起,陈岱老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长达25年。在院系调整后,他离开清华,但一直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终身从...

陈岱孙-终生未娶

在西南联大时,有四位名教授的单身生活是倍受师生们关注,他们是:外文系的吴宓,经济系的陈岱孙,哲学系的金岳霖,生物系的李继侗。陈岱孙未娶的原因似乎还是个谜,引得他的学生及其他人猜测至今。 陈岱孙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自1927年从哈佛归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执教七十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也许除了兢兢业业地教学,他确实没再做过别的事,...

陈岱孙-治学一生

治学如筑塔,执教清华25载 1927年,陈岱孙在游学欧洲近一年后回到祖国,9月应聘回母校经济系执教,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此时的清华,正值改办大学不久,于1926年成立的经济系,无论从师资、教学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1928年他担任经济系主任,上任伊始,一面投身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一面致力于经济系的建设与发展。在他看来,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然后层层堆建上去,将来...
  共1347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