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林语堂-评价

林语堂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分别在海峡两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就超过200种。 林语堂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

林语堂-个人作品

小说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又名《瞬息京华》,张振玉译,1940年,上海若干出版社 《风声鹤唳》 《赖柏英》 《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务印书馆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散文和杂文文集 ...

林语堂-婚姻

林语堂婚前曾有两位恋人。初恋情人赖柏英,最爱的人是泉州女子陈锦端,最终和廖翠凤结婚。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

叶圣陶-童话故事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叶圣陶在其《我和儿童文学》中说到:我写童话,当然是受了西方的影响。五四前后,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陆续介绍...

叶圣陶-对文学的贡献

现实主义:生活的镜子 现实主义是叶圣陶最为鲜明的特点。叶圣陶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 因为是一名教育家,在叶圣陶的作品中,他记述了许多知识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剥削者,是没有能力反抗的社会底层的人。叶圣陶在他的作品中一贯反映着真相与现实。他在自己的小说如《火灾》 、 《线下》和《稻草人》中表达了自己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些文章...

叶圣陶-教育和新闻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

叶圣陶-记者生涯

我的第一职业,我会说,是个编辑。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叶圣陶说。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 在1930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他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 编辑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对叶圣陶来说,做一个编辑不再简单...

叶圣陶-主要事迹

文学推广运动 受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又名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叶圣陶终其一生都投入在推动文学运动。他曾参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参与出版小说、新诗、小品、文学批评及剧本等各种文学作品。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成为文学家开办的书 室朴社的编辑。 1936年,与茅盾及洪深参立中国文艺家协会。1941年,...

叶圣陶-笔名来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

柳亚子-柳亚子纪念馆

柳亚子纪念馆于1987年5月28日,柳亚子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建立的。坐落在吴江市黎里镇中心街30号。该馆的房屋原为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宅院宏大。 第一进,现已改建成八开间门厅,正中是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题写的柳亚子纪念馆匾额。第二进茶厅布置成纪念馆的序厅,厅中央为柳亚子汉白玉雕像,座基刻有邓颖超的题词:柳亚子先生像,左右两壁是毛泽东和柳亚子《沁园春》唱和词,两边金柱悬有周恩来...

柳亚子-柳亚子和南社

柳亚子是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也是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 柳亚子诞生在江南水乡吴江县北库镇大胜村。苏州一带原是晚明东林、复社、几社的活动之所,又是著名爱国诗人、抗清志士吴易、孙兆奎、杨廷枢、顾咸正、刘曙、钱梅、陈子龙、夏完淳等诗人、志士、爱国者的战斗之地。那时候,封建末世的清王朝,正面临着风雨飘摇,豆剖瓜分的危局。西方民主学说和革命思潮正传...

柳亚子-革命情怀

1903年上海发生轰动一时的《苏报》案,章太炎、邹容被租界巡捕房监禁狱中,他写诗怀念他们: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悲歌咤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两年后,邹容病死狱中,他写诗哭邹容。白虹贯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不唱饶歌喝薤露,胡儿歌舞汉儿哀!哭君噩耗泪成血,赠我遗书墨未尘。私怨公仇两愁绝,几时王气划珠申?珠申指满族。全诗异常悲愤和沉痛,也表达了他和革命党人浓厚的友情。 190...

柳亚子-民主思想

柳亚子的思想受过西欧民主思想的熏陶,崇拜卢梭,曾将自己的名字更为人权,字亚卢,亚洲的卢梭也。1903年他写过一首长诗《放歌》,其中一段道:我思欧人种,贤哲用斗量。私心窃景仰,二圣难颉颃。卢梭第一人,铜像巍天阊。《民约》创鸿著,大义君民昌。胚胎革命军,一扫秕与糠。百年来欧陆,幸福日恢张。继者斯宾塞,女界赖一匡,平权富想象,公理方翔翔。谬种辟前人,妄诩解剖详。智慧用益出,大哉言煌煌。他曾在报刊上...

柳亚子-文学特点

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 、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 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

马君武—欧洲现代高等教育 办学理念西风东渐的旗手

世界文化、科技与教育是在相互交流、彼此借鉴中共同提高和协同发展的。正如18世纪以前中国文化通过以利马窦为代表的西方人士的传播,对欧洲的建筑、园林、手工业技术和考试制度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一样,20世纪以后,我国教育界亦与其他领域类似,西风东渐日浓,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通过留美学者胡适和陶行知输入到了中国,欧洲洪堡的科学教育、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我管理之风气则借助一批旅欧学者的鼓呼在大陆生根发...

马君武对联

马君武自题联 种树如培佳子弟; 卜居恰对好湖山。 自题广西省桂林杉湖环湖路寓居(门联) 这是作者晚年任广西大学校长期间,为自己卜居桂林杉湖环湖路住宅题写的门联。卜居,指择地而居。联语从自身事业出发,与卜地相结合,既写出湖山大好风光,又突出学者培育英才之博大胸怀。指出要像为好湖山培植嘉树一样,精心培育一代佳子弟。句中的种树,寓树木树人之意。佳子弟对好湖山,相映见义,意趣更觉不凡。 ...

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若为民国知识分子的勇武好斗排个座次,马君武想必位于前列。其多次当众斗殴的记载,屡屡散见于各类野史稗抄里。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 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

海地部长以上高官全失踪 85%医生丧生

海地首都太子港尸横遍野   海地地震救援困难多进展缓慢   部长级高官全部失去联络,85%当地医生丧生,灾民用尸体堆路障抗议   距离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已经过去3天了,但当地的救援工作依然进展缓慢,部分幸存者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抗议措施。与此同时,曾遭遇军事政变并流亡海外的前总统阿里斯蒂德宣布将回国。   部长级官员全部联络不上   海地驻美国大使15日表示,现在海地部长级官员他一个...

三毛-人物评价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父亲陈嗣庆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