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博白隆重纪念朱光诞辰100周年

本报博白讯 11月22日,博白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朱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广州、北京、安徽、上海等地的朱光同志的生前好友,以及朱光同志的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近200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朱光是博白人,曾参加过广州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他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协助朱德指挥作战;解放后,他先后担任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江南才子。 ...

高健君:功昭陇上铭丰绩

  好男儿志在四方。民主革命时期,榆中县一大批热血青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奔赴革命前线。高健君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一员。   高健君,又名方刚,生于1919年,幼年读私塾,后考入兰州一中。1936年他和同学一起宣传抗日,被校方开除。同年8月,经谢觉哉介绍,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中共中央西北局派他到陇南徽县做地下工作...

宋子安的生平

宋子安(19061969),中文名的英文拼法为Tse-an。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随父母流亡日本。1915年春回国。宋子安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于1926年8月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在1928年78月宋庆龄流亡海外的岁月中,曾陪伴她旅居柏林一月有余,并游历巴黎、维也纳等地。次年5月到沈阳迎接从柏林回国参加孙中山国葬仪式的宋庆龄,参加在北京西...

后主(高纬)

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北齐皇室骨肉相残的事时有发生,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政治越来越腐败。这位齐后主,是个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昏庸皇帝。他每天都和后妃、宫女在一起厮混,只顾吃喝玩乐,十天半个月不上一次朝。在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国家和百姓。哪个大臣劝他勤于政事,轻则被罢官、重则被杀头。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有的四处为他物色美女,有的为他修建富丽堂皇的宫殿,供他游乐。这样的人都...

主要作品

何家槐在中学求学时即爱好写作,时有习作在《学生杂志》上发表。1929年在省立七中就读期间,就曾与同学王一心、曹百川、胡步、赵健等人合编《浮沤月刊》。大学时期,曾在《新月》、《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申报》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和散文。左联时期,曾参加《大美日报》副刊《七日谈》、《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及《每周文学》的编辑工作。1936年6月至1937年10月,担任了《光明》半月刊的编辑工作。...

武成帝(高湛)

即位初,高湛把迎立他有大功的族叔祖平秦王高归彦外放为冀州刺史。不久,高归彦在冀州造反,高湛派大军围城,擒获高归彦,押至邺城,载以露车,衔枚面缚,并子孙十五人皆弃市。   群臣之中,高湛最宠信侍中和士开。这位和士开先祖本是西域胡商,原姓素和,后来留居临漳,渐渐定居中原。高湛未即位时喜好握槊(一种棋戏),和士开善于此道,于是两人便为好友。加以倾巧便僻,又能善谈胡琵琶,因致亲宠。当时,和士开奉承高...

孟庆山受命入冀中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激怒了延安抗大学员,这些久经考验的红军干部纷纷要求到部队去、到前方去。这天,副校长罗瑞卿找到孟庆山:党中央决定派出一批得力干部去敌后开辟根据地,考虑到你是河北人,又有军事经验,决定派你去。明天,你到中央谈工作 第二天,孟庆山和另外几位同志见到了毛泽东、李富春、博古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坐定后,博古、李富春先后向他们交代中央的意图;毛泽东主席交代具体工作:现在...

《北齐书》评价

论曰:神武平定四方,威权在己,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文宣因循鸿业,内外叶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东魏之地,举国乐推,曾未期月,遂登宸极。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朝野安出。其后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济南继业,大革其弊,风教粲然,搢绅称幸。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咎。臣...

熊庆来-教育经验

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看到一篇发表于1930年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仔细读完论文,熊庆来把目光转向论文的作者华罗庚。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熊庆来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后在金坛中学当一名庶务员。求贤若渴的熊庆来马上设法把华罗庚请到清华,让他边工作,边旁听数学课程。结果仅仅几年后,华罗庚即成为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这...

北史

废帝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尝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

李宗仁的生平大事记

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   1908年 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   1910年 10月 加入同盟会。   1912年 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1913年 秋 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   1916年 5月 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二军第五旅排、连、营长,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

少年英武 代魏建齐

武定七年(549年),高欢长子,年仅29岁的大丞相高澄被他的厨奴刺死,事出仓促,朝中一片混乱。这时,19岁的高洋挺身而出,安慰大家说:几个不法之徒叛乱,大将军受害,算不了什么大事,大家不必惊惶。高洋雷厉风行,一方面亲自指挥卫队搜捕刺客;另一方面亲理朝政,大小军国之事,井然有序。混乱的政局又得到了控制。 高洋继承父兄职位后,一心想将东魏取而代之。当时,他的心腹高德政、徐之才、宋景业等人都敦促高...

石敬亭从书生到将军

石敬亭,字筱山,山东省利津县人,1886年出生。幼时家庭比较富裕,是个书香门第,所以他读旧书较多。因感于清朝政治腐败,立志救国,决定投笔从戎,进入驻在山东的新军第五镇当兵。同事中有冯玉祥、张之江、鹿锺麟等,英俊之士甚多。在这时候,石敬亭和冯玉祥建立了友谊。 1917年讨平张勋复辟之后,冯玉祥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石敬亭任该旅上尉参谋,逐渐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和信任。 1925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

被康生诬陷冤死

在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康生率先放出流言赵世兰是有问题的人,接着,大字报、大揭发、大批判、大标语、大上纲、大审查、大逼供接踵而来。此后,赵世兰被审查了两年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临终前,高烧一直不退,皮包骨头的体温升高近40度。在弥留之际,只有李鹏在身旁,她握着李鹏的手,断断续续地陈述她给党中央的遗书: 我一直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我一生清白,请组织查清。赵世兰吃力地讲述完遗书后,于...

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家先祖父任芝铭

先祖父任芝铭,原名任近三,曾用名任志民、任志珉,别号余园先生清同治八年农历六月初四日,即公元1869年7月12日,生于河南省新蔡县古吕镇新华街的一户普通贫民家庭。祖藉新蔡县任庄,到我曾祖父那一辈时迁到新蔡古吕镇。先祖父幼年时十分聪慧,喜好诗书。因出身贫寒,仅靠曾祖父卖菜为生,无钱供祖父读书。直到祖父八少岁时,才得到其姨母的资助,入私塾读书并完成学业。祖父十八岁孝取秀才,二十岁时补廪生,三十四岁中...

荀慧生家人及亲传弟子在京盛情迎待故乡老乡

子孙毓敏(应邀担任阜城县荀慧生故乡戏迷联社名誉社长)即席一曲《红娘》叫张生,更是勾起人们对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的绵绵深情和思念。   据了解,参加会见故乡阜城老乡的荀慧生家人及亲传弟子有:荀皓,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长孙,电视剧《西游记》副导演,电视剧《荀慧生》执行导演;李丽,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长孙媳;孙毓敏,荀派艺术第一传承人、荀慧生大师亲传弟...

1979年12月25日 胡耀邦为张秀岩追悼会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五日电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原监察部部长助理张秀岩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帮及那个顾问的诬陷和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逝世,终年六十七岁。张秀岩同志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妇联、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北省委和省革委会、中共霸县县委和县...

1965年:翦伯赞遭到错误批判

1965年12月,《红旗》杂志发表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对翦伯赞的历史观点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61年以来,翦伯赞先后发表《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文章,针对当时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片面性观点,提出既要重视阶级观点,又要注意历史主义的正确意见。戚本禹在他的上述文章中,攻击翦伯赞的正确观点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产阶级观点。1966年3月,《红旗》杂志...

节闵帝(元恭)

元恭被尔朱氏集团拥立为帝以前,曾经装聋作哑地渡过了8年。原因是躲避孝明帝时期元叉和孝庄帝元子攸的迫害,有人说元恭是装哑,元子攸也有所怀疑,于是派人深夜盗抢元恭,又拔刀假装要杀他。元恭仍然不出一声,元子攸相信了,也就放了他。  公元530年,尔朱兆攻陷洛阳,元子攸被杀。在废掉元晔后,尔朱氏集团想改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元恭真是哑巴,于是派人向元恭转述他们的意图4。装哑多年的元恭听说自己能当皇帝,...
  共1346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