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爱国民主人士王卓然及在津旧居

张学良情深意笃的著名民主人士王卓然,曾携家眷在天津河北区博爱道原28号(原意租界六马路迤西,后改34号,2O00年门牌调整后又改为30号)生活过数年。1955年5月起他任国务院参事后才离津赴京居住。在津期间,王卓然曾利用经商所得创办了私立和平幼儿园及私立儿童文化教育服务馆。后来,其在津居住地即成为这个文化服务馆馆址。 王卓然(1893- 1975),字回波,辽宁抚顺县人。1916年他在奉天读...

晋书· 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

曹植---梵呗泰斗

曹植还是中国佛教梵呗音乐的创始人。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封东阿王,历时四载。曹植初登鱼山,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明清之际,鱼山曾建有吾山书院。《吾山书院记》中写道:沿山路攀登,至秀野堂,堂前洗砚池,金鳞游泳,有吐墨状北望郁然有灵秀之气,乃羊茂台。子建祠与墓傍山向西,由台向东,拾级而上,至绝顶,上有柳舒城,是曹植读书处。如今,曹植墓前右侧有一亭,名为隋碑亭,亭内矗立一块石碑,杂用篆隶、金文...

刘桢的文才与辩才

刘桢的文学造诣不凡,五言诗尤为诸子之尊,今存的诗歌只有15首。《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中评价他的诗为:思健功圆,以特有的清新刚劲,为人们所激赏。不仅称美于当世,并且光景常新,能楷模身后。 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少数为酬答之作。《赠徐干》诗被钟嵘评作五言之警策也。《赠从弟》三首为其众诗之著,第二首又为三首之最,诗为:亭亭山中松,琴琴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

“教授将军”殷希彭

殷希彭将军1900年出生于安国,1928年赴日本留学,获东京庆应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教学的创始人,是该学院当时最有声望的教授。1938年他毅然参加八路军的举动,犹如树立了一面旗帜。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些同事和学生纷纷参军抗日。一时间冀中军区增加了许多医学教授和学生。白求恩到冀中军区时,看到这么多的教授,十分吃惊和感动。殷希彭不但自己投身抗战,他的两个儿子也参加了抗日队伍...

顾准屡受政治运动的冲击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成为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 ...

陈琳诗、文、赋皆能

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

周子祯赤手空拳带出两个团

1937年11月初,日军逼近太原。按阎锡山命令本应守太原城的35军72师424团团长赵霖率团临阵脱逃,于11月8日退入交城山区东社镇。赵霖为扩充实力,占山为王,将转移至东社及附近的交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牺盟会太原中心区部分人员等强行收编,这就是震惊山西的东社事件。   11月6日,日军飞机轰炸交城县城及附近村庄。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刚刚组建的交城游击大队决定向后方撤退。交城游击大...

王粲:被曹操委以重任的才子

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章陵太守蒯越、荆州府东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后,王粲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王粲先是因劝刘琮归降有功,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魏国既建,王...

过目不忘的才子王粲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现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王粲的语文算术成绩都好,是一个文理科俱佳的全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有一天,王粲与几个伙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

丛蓉滋传略

丛蓉滋(1910~1972.4) 文城镇北宫村人。出身劳动家庭。1926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威海卫盛记栈果品杂货店当店员。两年后,回家乡放养柞蚕;又两年,在文城开办成衣店。此时结识共产党员宋澄和进步人士于烺,接受革命思想。1938年2月初,参加三军二大队。1938年春,三军西上蓬、黄、掖,任小队长、副中队长等职,参加袭击福山县城、攻克蓬莱城战斗。是年8月,经倪龙中、吕秀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

滕代远:一生服务为人民

 他曾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他是人民铁道事业的奠基人和铁道兵的创建人,曾担任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为铁道兵的创建和人民铁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滕代远都坚持一生为公,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滕代远,苗族,1904年出生在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村。少时就读于县内第一高等小学...

蔡琰文学作品

蔡琰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是蔡琰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其中以五言体的尤为著名。此诗长达五百四十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段落分明,若断若续,不碎不乱;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

戚元德地下工作生涯中的两次历险

戚元德是湖北武汉人,自幼双亲被歹人所害,为好心的舅父养母收养。1921年,戚元德考上湖北女子师范,在学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地下工作除了人们所想像的神秘之外,更多的是意料不到的艰难和危险。在戚元德的地下工作生涯中,有两次历险,是她终生难以忘记的。 巧取机密文件   那是在上海很多同志分头派赴苏区根据地的时候,戚元德的丈夫吴德峰也刚刚离开上海到苏区不久,一位...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孔融一方面高才倨傲,自以为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九州春秋》),另一方面也颇具知人之贤。他宽容好士,有谁当面指出他的缺点,他在背后便要称道这个人的优点;如果了解别人的才能而未加荐举,就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其余哪怕有一毫之善者,也无不受到他的礼遇。正因为如此,他历官期间,荐达贤士,多所奖进。在北海时,他先后荐举了彭璆、王修、邴原等人,又表请朝廷为当时著名大儒郑玄在故里高密特立郑公乡。孔融做太中大夫时,每...

孔融:从神童到名士

《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又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和通家都不获接见。而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偏要见...

王羲之写字换白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在自己做官时,从后院的池边练字,从池中洗笔,日久天长,池水都黑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

于蓝:我和田方

于蓝口述,朱子峡采写    第一次见到田方,是在银幕上,那年我才15岁,还在上初中,爱看电影。那是一部名为《壮志凌云》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田得厚的农村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但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毅然割舍下心中的爱情,与昔日情敌共同抗击敌人,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田得厚的扮演者就是田方。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心目中,田方就是田得厚,非常了不起。当时,我在北京,一点都不知道田方的情...

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学书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以前各种碑刻均用篆书或隶书,王羲之以后行书亦可刻碑。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艺,永利公司准备向德国购买新的工艺察安法的专利,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不再与德国人谈判。侯德榜与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认真剖析了察安法流程,终于确定...
  共1348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