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张海棠-荣誉

张海棠的书法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去台湾后的陈果夫

  陈立夫走后,陈果夫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家庭经济也发生了危机。治疗肺结核,需要巨额医疗费,陈既无财产,也没有以前的地位,医疗费都是靠朋友支持。   在国民党官僚中,陈果夫算是比较清廉的。除了薪水外,他没有什么额外收入。   当时,农民银行看在老董事长的面子上,借给陈果夫一辆小车,用于治病。后来农民银行撤销,车还可以继续用,但汽油得自己解决。有车无油,也是枉然。   怎样才能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

艳艳夕阳红似火——记晚年姜彬

姜彬同志于2004年12月16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他在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八年,老当益壮地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吴越民间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研究的课题,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他的学术成果,多次获奖,广大读者交口称赞。我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泰斗钟敬文先生生前高度赞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两本书在区域民间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一书钟先生...

旧上海黑社会老大杜月笙的经典语录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 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   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5.钞票再多只不过是金山银山,人情用起来好比天地.........   6.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7.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 场面 情面   8.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

旧中国黑社会老大杜月笙野史

  作 者:王俊 类 型:历史军事   全文长度:297630 字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一、重文化   杜月笙曾这样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失学儿童的痛苦经历,让他永生难忘。他虽是粗人出身,但很看重文化。成名后,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门厅高悬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时时鞭策自己。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高明的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古人处世方式;他勤练书...

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

  在大陆的报刊、书籍中,人们常看到有关旧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的文字,大多述及他的种种劣迹,间或提到,杜讲义气,有骨气,在抗战中作了一些贡献。也许这也是污点斑斑的黑社会头子人生的另一面。《北京日报》刊文,请《海内与海外》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朱小平对这位传奇人物在抗日战争的贡献进行了解读。   文章称,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杜月笙在...

一颗永恒的将星——纪念廷懋将军逝世一周年

今天(12月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内蒙古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廷懋将军逝世一周年。笔者曾长期在将军的领导下工作,得到过他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仅以此文表达对老首长的深切怀念。 廷懋从1948年9月来内蒙古到1998年离...

乔信明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召开

4月3日,乔信明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储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南京军区联勤部政委谢亢威少将及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老战士、老同志等100多人出席了会议。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南京空军原政委郑竹波主持。   乔信明同志1930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

发挥优势 参政为民—访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主委彭图治

彭图治,土家族,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11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现任第三届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主委、致公党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他在分析化学界颇有建树,尤在电分析和生物传感器方面造诣较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篇,并出版专著二部。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先后获得国内贸易部、化工部和省科技进步奖...

商衍鎏相关作品

商衍鎏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和学者。日寇侵占东三省时,他在《感愤》一诗中写道:惊看砧肉供刀俎,忍撤藩篱逼冀燕。并有长蛇封豕欲难填之句,痛斥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及反动派的卖国政策。抗战期间又愤怒声讨日冠滥炸和平城市的暴行;每闻捷报,则咏诗庆贺。他对国民党的苛政无比痛恨,曾以斗米需钱百万多成辘轳体长诗加以揭露。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老年知识分子的关怀与安排,使他感到温暖,多次赋诗抒怀。1956年11月,中央...

军人和文化人

谷景生1929年参加革命。很多人印象中他是一位文化人,他懂得世界语,会讲英文。在平大高中读书,出入北京大学图书馆。30年代,谷景生历任多家党报的编辑和主编,他是《民众日报》编辑兼记者、《反帝新闻》主编、左联旭社社长。他创立了北平泡沫社和《泡沫月刊》,是1935年时的北平左联书记,文化总同盟书记谷景生读破《资本论》、通读二十四史、中外文学名著有卷必读,十本《鲁迅全集》批注满篇 而谷景生又是一...

冀朝鼎:经济学家在“潜伏”

他给国民政府的这些祸国建议很简单:与民争利。   直到死后46年,他对创建这个国家所作的真正贡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1963年8月13日,副部级干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冀朝鼎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周恩来、陈毅、李先念、康生、郭沫若等主祭,廖承志致悼词。这种规格显然超出惯例。   周恩来是冀朝鼎在1949年以前唯一的上级,廖训振说:也只有周恩来真正了解冀...

李林阁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协云南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党组书记李林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1月25日17时45分在昆明逝世,享年73岁。 李林阁同志忠于党的事业。文革期间,他受到了冲击。恢复工作后,为我省的司法和检察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林阁同志为人正派、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保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云南日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姚国民逝世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解放军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姚国民,因病于2004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郭伯雄、曹刚川、刘华清、李德生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姚国民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姚国民是江西省吉水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后加入了区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干部部长,速成中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工程兵某部政治部主任,工程...

沈钧儒先生的梦想与困境

在前些天的一次读书会上,承蒙师友惠示,曰:近代名人沈钧儒是研究近代中国法治不可忽视的人物,故近日把与沈氏相关的文字材料,如《沈钧儒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沈钧儒年谱》(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等书籍,借来阅读一番。阅毕掩卷,感慨良多,颇有写读后感的冲动。沈氏一生近九十载春秋,亲历晚清、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生命历程不可谓不跌宕起伏,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饱满。在此,试图用一篇小文来表...

活动年表

  1938年7月,农历戊寅年: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夏季游艺会   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夏季游艺会,不仅有露天电影,还有露天杂耍,荣剑尘、小彩舞、小蘑菇参加演出,楼底下大戏院是京剧,李少春、袁世海、李宝奎、高维廉、阎世善、李幼春、于莲仙、新丽琴、艾世菊等演出。   1945年,农历乙酉年:王世臣返回北京演出   王世臣回到原籍北京在西单商场启明茶社与张寿臣、侯一尘、赵霭如、刘德智、于...

杜瑜华将军

抗日战争时期二杜瑜华同志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五队队长抗大二分校一大队副大队长兼军事主任教员、大队长,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副团长,定唐支队支队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杜瑜华同志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学校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中,成绩显著,受到上级奖励。在抗大二分校任职期间,他严肃认真,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1943年2月他调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副团长,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封锁、蚕食政策,进行了...

张驾伍生平简介

张驾伍(19111963)陕西省米脂县人。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葭县第六游击队政治委员,陕西游击纵队经济主任,陕西战斗团营政治教导员,中共陕北省委军事部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政治教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第二分校大队总支书记,第二分校供给处政治委员,抗大总校政治干部科副科长,科长,组织科副科长。...

张伯苓的晚境

  张伯苓一生根基系于南开系列学校,被称作南开先生。他在世的七十五年中,大部分时间为南开学校而喜而忧,殚精竭虑,从无保留。不过,在他最后的几年,却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如1948年出任国民党政府的考试院长),使这位教育家添加了复杂成分,以至由喜而悲,进退维谷,处境尴尬,最终在南 开校园视之如瘟疫,自感一生事业全遭否定的黯然心绪下抑郁而死。如此无奈的结局,乍看起来似属个人悲剧,面对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审...
  共1344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