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陈大双同志逝世

搜狐讯中共宁夏军区党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原参谋长、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大代表陈大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1月16日凌晨3时06分在解放军陆军第五医院逝世,享年57岁。 陈大双同志是湖南省龙山县人,1968年2月参军入伍,196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海省果洛军分区参谋长,集团军副参谋长,宁夏军区参谋长等职,2002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艺术风格

  《二泉映月》,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

华彦钧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 究所、无锡市文联立,...

学术生涯

王朝闻童年时原名昭文,郁郁乎文哉之意,是注定要为中国文化奋斗一生的。后来取《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更是表示以对真理不懈的追求为天职。其实,崇尚真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然属性,孔子早就说过士志于道,斯言矣!难得的是,心中的理想一辈子不离不弃,矢志的追求能不屈不挠,也即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王朝闻早就著作等身,晚年仍以夕不甘死自勉,天天黎明即起,奋笔写作。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创...

音乐作品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

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

人生经历

  阿炳阿炳,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

陈秉权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

工人日报北京2004年11月17日讯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陈秉权同志,因病于2004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陈秉权同志遗体送别仪式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陈秉权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以后,胡锦涛、罗干、王兆国、尉健行、倪志福等同志,以各种形式对陈秉权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并向他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罗干、尉健行、倪志福等参加了今天的送别仪式。 陈秉权同志是浙...

马占山题诗匡庐

  1933年7月11日,在天津赋闲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占山将军来到庐山。   在登上牯岭山城之前,他先来到庐山西麓的株岭,拜谒岳飞母亲和夫人的陵墓。望着历经800年风雨而安然无损的岳母岳夫人墓,马占山心情很不平静。岳飞投军之时,岳母手拿银针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并指着高悬天际的 北斗星,要儿子永远朝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尽全力收复国土。可是岳飞却没能实现母亲的心愿。不是他无能,不...

许梦侠同志的一生

许梦侠同志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从齐鲁大地到巴山蜀水,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深爱自己之祖国,热爱伟大之共产党,关注社会主义之光辉未来。他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坚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门三将军

一门三将军 ...

李以劻的轶事

章亚若因他结识蒋经国 李以劻的舅舅和蔡廷锴是同学,1928年同在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军官教导队学习。其时在南武中学尚未毕业的李以劻也投身舅舅所在的教导营,开始其漫长的军旅生涯。1930年,他开始跟随蔡廷锴打仗,主要负责传达命令。他很勤奋,总是抓紧时间学习,英文也不错,办事能力强。在蔡醒民(蔡廷锴长孙)的记忆中,蔡廷锴曾这样说过。1932年,十九路军战败时,李以劻掩护蔡廷锴安全撤退。其时蒋介石的部...

恽子强简介

化学家。湖北武昌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早年在其兄 、著名青年领袖恽代英影响下参加革命工作,曾在宁、豫 、辽、粤、鄂、沪等地从事过教育工作。194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编译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等职。在长期担任科学组织工作和领导管理工作中,为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和培养科研人才,组织科技队伍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周涌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永丰县总工会青工部部长,县独立营班长,红1军团电台报务员,红32军电台报务主任、电台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电台区队长,教导第1旅电台区队长,山东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兼通信营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通信科科长,安东军区参谋处处长,辽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参...

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的开拓者

李俨,数学史家。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李俨,原字禄骥,后改乐知,福建闽侯人(今福州市)。1892年8月22日生于福州城内旗 下街。旗下街原是清代八旗旗民居住之地,清代末年旗民将其租与当地贫民居住。   李俨出生在一个下级官吏家庭。他父亲曾考取过科举制度下的举人,在江苏长期作候补知县,但从未补实。李俨随母亲...

主要论著

1 李俨.中国算学史(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 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4.   3 李俨.中算史论丛(1-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956.   4 李俨.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5 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6 李俨.中国数学...

一蓑烟雨任平生——回访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

爱国学者饮誉学林 走进棋阳路朱应庚的故居,穿行于泥土夯实的百年古巷,细细品读着经济学家朱应庚的传奇故事,有着一种别样的滋味。环顾故居,精致的雕花格子门,雀替上镂空雕刻的灯笼柱,院子里石头雕琢的石花台让人不禁浮想联翩:那个久远年代里,这里该是少年朱应庚的百草园吧。 我们拜访了朱应庚的姨娘王闺贤。已经年过百岁的王闺贤老人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对于当年的事情她仍记忆犹新。朱应庚的外公是当...

庞炳勋誓与临沂共存亡

  日军第5师团坂本支队在休整及增配坦克中队后,于3月9日开始在飞机、大炮及坦克的掩护下集中兵力,重新从汤头向临沂东北地区的第40军发起进攻。守军虽然拼死抗击,但阵地仍不断被敌人突破。沂河以东、汤头以南的白塔、沙岭、太平、亭子头等处先后失守,已直逼临沂,古城危在旦夕。    第40军被压迫至临沂城郊地区。为了顶住日军的疯狂进攻,庞炳勋紧急调整了作战部署,命令116旅守卫正面,115旅为右...

仁者寿—我所认识的刘子谟同志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从20世纪50年代初认识刘子谟同志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没有几个50年。在长达半个世纪里,尽管物换星移,饱经沧桑,但我毕竟有幸曾经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长期住在一个大院内,所以接触的机会较多。在我的老领导、老上级中,他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刘子谟同志早在陕北苏区就参加革命工作,但他的多半生革命生涯是在...

中国同盟会员 中国敢死团长

1910年骝公17岁,其时国势艰危,外侮频仍,因不满於清朝暴政,乃参加辛亥革命,救国拯民,为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会员。3月见报载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消息,大受感动。乃于6月赴南京,欲谋刺两江总督张人骏。1911年3月听了同盟会领袖宋教仁、于右任等人的讲演,深受感染,乃与同学邵骥、《民主报》主编广告部主任徐霁生等发起组织中国敢死团,在《民主报》登载启示,应徵者达千人。20日敢死团在上海湖北路日华照相馆内...
  共1344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