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周逸群: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周逸群是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毕生为党工作,矢志不渝。他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   周逸群,原名周立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同年11月...

周逸群:枪声与军旗

南昌晓月破彤云, 枪响晨空举世闻。 八一军旗开坦道, 双周引贺进党门。

周逸群与李侠公

废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   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亡秦!   这是革命先烈周逸群1924年8月由上海赴广州前夕,寄赠先期到达广州黄埔军校,并担任军校办公厅特别官佐的留日好友、《贵州青年》旬刊同仁李侠公的一首诗,以表达其投笔从戎的革命志向和抱负。   周逸群(18981931年),原名周立凤,笔名逸群、黔铁,曾化名易容、一穹、左应龙,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湘鄂西革命根据...

永远的丰碑:湘鄂西苏区创建人--周逸群

周逸群是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毕生为党工作,矢志不渝。他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   周逸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年1...

人民英模:赵世炎

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这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缅怀赵世炎的诗篇。施英是赵世炎当年用过的化名。   赵世炎,1901年出生在四川省(今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的影响,投入新文化运动中,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积极参加五四爱...

赵世炎 21岁当少共领袖

提起共青团组织,现在的人们很熟悉,作为其前身之一的少年共产党(简称少共)则似乎是很久远的历史。这个革命青年组织的创始者之一赵世炎牺牲时只有26岁,但他绚丽的青春却始终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生平   ■青少年时英语突出,追随李大钊走上革命之路   ■被法国警察抓捕后在遣送回国前机智地逃脱   ■23岁成为中共北京地委书记,李大钊称赞他脑子快   赵世炎,号国富,190...

赵世炎: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

赵世炎,号国富,1901年生于四川酉阳一个有较多田产的工商业主家庭。少时因父亲不惜重金为儿女聘请名师,在家读书。他的二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给少年赵世炎以很大影响。1912年他入高级小学,1914年随二哥到北京,考入高等师范附中,学业优秀,英语尤其突出。他在校内结识了李大钊,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   1919年,他由李大钊等介绍加入提倡新思想的团体少年中国学会,并在法文专修馆学习法语。...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

郑志士之女回忆父亲英雄之路

来源: 武汉晚报 2009-10-30 民情互动 本月19日是志愿军赴朝参战59周年,记者采访了原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师长郑志士的女儿郑珠滨。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了解,40军是最早赴朝参战的部队,并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郑珠滨(以下简称郑):10月25日,入朝不久的志愿军40军118师和120师,在不同方向与敌军相遇,两个师的前卫部队乘其不备,打得敌军丢盔卸甲,打响了抗美援...

郑志士同志逝世

新华社武汉3月9日电 原武汉军区顾问郑志士同志,因病于2月10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 郑志士同志是山东淄博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中队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和组织指挥了章丘、阎家峪、泰河、小张庄、鳌子崮等百余次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

郑志士[前武汉军区顾问]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原武汉军区顾问郑志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2月10日19时1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郑志士同志1919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第六区朱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七七事变后,他怀着爱国之志,寻求救国之路,于1938年1月在山东省莱芜县第六区常庄参加八路军...

追念晋松先生

晋松先生开创中国漫画信息报,为漫画家建造一个交流园地,为初学者筑起一座桥!他的事业同他本人永垂不朽!

第三届杨纪琬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11月10日是我国会计界一代伟人杨纪琬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同时,2007年杨纪琬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财政部原纪检组长、中国会计学会会长金莲淑,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冯淑萍,教育部部长助理杨周复,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本次颁奖仪式。 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

杨纪琬所培养会计学博士

1、汪建熙 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 2、陈毓圭 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 3、于晓雷 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 4、晏加源 资产估价、1993年 5、张良武 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 7、向德伟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 8、谢志华 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 9、李...

杨纪琬主要出版物

《怎样阅读工业企业会计报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 《会计理论探索丛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 与娄尔行合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辞典》 与许毅、王振之合编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杨纪琬教授

杨纪琬教授亲历了我国近代会计史上三次改革。在1940年开始的第一次会计改革中,杨纪琬教授全面接受了正统的西方会计教育,并成为当时年轻的西方会计学教授,后参与、主持了1949年开始的第二次会计改革,在建立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方法和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并参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第三次会计改革。杨纪琬教授从我国实践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实用的精神。不遗余力、不抱成见地传...

女中豪杰赵一曼

自古英雄少女杰。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绝对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今年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东北抗联战士赵一曼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邀请赵一曼的孙女陈红来哈,拍摄三集大型文献电视专题片《巾帼英雄赵一曼》。此次来哈,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将跟随剧组一起拍摄奶奶赵一曼当年被捕的地方、曾关押赵一曼的医院并重走赵一曼的革命足迹。据拍摄这部文献电视专题片的导演沈芳介绍,这部专题片计划拍摄90分钟,将于10月25日...

万民永忆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李淑宁,曾化名李一超。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童年时喜好打抱不平,爱与别人辩理。8岁那年,父亲雇先生在家开设私塾,赵一曼随族中子弟就读。10岁时,母亲制备缠足布和尖尖鞋,为赵一曼强行缠足。赵一曼竭力反对,一瘸一拐地找出柴刀愤然把缠足布、尖尖鞋砍烂。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姐夫郑佑之的启蒙教育下,赵一曼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阅读《新青年》、《妇女杂志》、《向导》...

怀念赵一曼

正逢五月山花鲜,我访宜宾翠屏山。   山上矗立纪念馆,千古英雄赵一曼。   肃穆读遗言,不禁泪潸然。   题诗怀烈士,略表我心怀。   七月我到哈尔滨,赵一曼街命嘉名。   东北烈士纪念馆,巍峨屹立大街临。   千百先烈陈一堂,再谒遗容吊英灵。   世事何其巧,馆址原是伪警厅。   牢狱在其内,千磨万折受酷刑。   淫威岂能夺壮志,大义凛然鬼...

人民英模: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在四川省宜宾市城西风景秀丽的翠屏山上,坐落着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纪念馆。纪念馆建于1960年,馆前是一尊汉白玉赵一曼的戎装全身塑像,正门上方是朱德题写的馆名。纪念馆以翔实的内容和展品向人们展示了这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抗日女英雄为人民而战、为民族牺牲的战斗人生。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