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吼的尸体还要冷冻多久?
2004年12月30日,大连话剧团老演员钟吼因病去世。他死后留下一份“所有财产归曹美英处置”的遗嘱到底是真是假,引起养女猜疑。
近4年时间里,钟晓宁与曹美英先后历经7次诉讼,仍未“休兵”。作为“重要证据”,钟吼的遗体也在殡仪馆冷藏室里被冷冻了4年。
原告被告都受伤
[曹家]
“为了陪母亲诉讼,我至今还没找工作。”——曹美英已毕业两年的儿子
[钟家]
“妈妈的脾气现在越来越不好了,有些忽视我了。”——钟晓宁还在求学的女儿
曹美英:钟吼写诗批评养女
昨日,记者在甘井子某医院见到了曹美英。“记者,你知道吗,老钟活着的时候就对这个养女有意见,他还在日记里写了很多诗骂她。”曹美英向记者出示了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钟吼生前创作的打油诗。“牛眼难识假孙猴,宁且一针穿伪头。老痴不如延宁窥,虚渡七秋老丢丑。”曹美英告诉记者,这首打油诗就是钟吼写来批评养女的诗作之一。
“除了诗歌之外,老钟还给北京一位老朋友写信,讲述钟晓宁的不孝。”曹美英向记者展示了一封长达11页的信件,在信件中,钟吼对钟晓宁干涉其与王某的婚姻(钟吼认识曹美英之前的女友)表示了强烈不满。此外,曹美英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录像带,那是钟吼留给世界的最后一段影音。拍摄人是曹美英,在镜头里,钟吼神情憔悴,面对镜头讲述了一段“钟晓宁在某桥头殴打曹美英的事情”。曹美英之所以向记者展示这些证据,目的是为了证明“钟吼与钟晓宁父女关系早已破裂,从而促使钟吼决定将遗产全部交给曹美英处置。”
钟晓宁:坦陈与养父有矛盾
针对曹美英提供的这些证据,钟晓宁向记者坦陈:“我与父亲确实有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其实并不是从曹美英身上引起的,而是从我父亲的前一个女友王某身上引起的。”钟晓宁表示,她跟父亲的前任女友王某因一些家庭内部的事情而处不到一块儿去,经常吵架,她反对父亲与王某结婚,因而与父亲产生了矛盾。
钟晓宁确认那些打油诗和那封指责她的信是父亲亲笔所书,但是对那段录像带,钟晓宁有自己的说法:“录像带里,我父亲说我在外面打了曹美英,可是当时我父亲在家里,他怎么可能看到?又怎么能形容得那么生动?另外,我要是打了曹美英,她身上的伤在哪里?她怎么不告我?因而我怀疑,那段录像是曹美英要求我父亲必须说出来的。”
钟晓宁同时表示,对过去干涉父亲与王某结婚这件事上,她做得确实有些不够好。“但这些家庭矛盾也很寻常,谁家能没有一些矛盾呢?”钟晓宁现在最关心的是,遗嘱上的签字和指印到底是真是假?“只要能有一个明确结果就行。”钟晓宁说,“如果是真的,我甘心情愿接受这一结果。如果是假的,我同样分文遗产不要,把它们全都捐赠给大连的文艺事业。”
伤害:亲朋4年不安宁
这场旷日持久的遗嘱诉讼不仅使两个当事人心力交瘁,记者在采访中同时发现,曹、钟两家的许多亲友也被纷纷拖了进来。曹美英的儿子毕业已两年,他告诉记者:“为了陪母亲诉讼,我至今还没找工作。”钟晓宁的女儿还在求学,她曾跟钟晓宁抱怨:“妈妈的脾气现在越来越不好了,有些忽视我了。”
还有一些老同事、老街坊、老朋友等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陷入这场遗嘱纷争的人至少不下百人。当然,这些人当中还不包括那个静静地躺在殡仪馆冷藏室里的钟吼先生的遗体。
[手记] 早日安息
钟晓宁与曹美英这场遗嘱真伪诉讼只是个案,但该案之中却透露出一些共性的社会问题。子女应该如何对待单身老人要追求婚姻幸福的渴求,而再婚老人又该如何及早处置自身财产不留后患,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当地处理好,谁能保证类似本案这样的家庭闹剧甚至是悲剧不会再度上演呢?
钟晓宁与曹美英这场马拉松诉讼已进行了4年,并且仍有可能再持续进行很长、甚至是比上一个4年还要更长的时间。钟吼先生何时才能入土为安?目前为止,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想要尽快结束这场诉讼,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帮助。
从“法理”层面说,又好又快地审理完该案,不仅会对司法机关今后再处理同类案件起到借鉴意义,同时也符合司法为民的根本要求,息诉止争,促进社会和谐。
从“伦理”层面讲,尽快结束这场诉讼,让钟吼先生的遗体早日入土为安,这也是为人妻、为人女的基本道德要求。
本报将继续关注该案的进展情况,希望钟吼先生能够早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