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获救女子:我对不起恩人

得知救命恩人的家属住在锦华园度假村,昨天上午,跳江女子李某在亲属的陪伴下赶了过来。见到坐在床边的叶庆华后,一行三人跪倒在她面前,泣不成声。我对不起你呀,是我害了你的丈夫。年轻的李某抱住叶庆华的双腿,久久不愿起来。   叶庆华也泪流满面,她安慰对方说:你们都起来吧,我丈夫是军人,他这样做是应该的。你还年轻,要珍惜生命。只要你以后能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我丈夫最好的回报。

英雄妻子:他是我的骄傲

尽管孟祥斌所在部队官兵知道,孟祥斌的家庭比较困难,每月2000多元的军官薪酬,孟祥斌一般只留200元用于日常消费,其余均汇回去。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孟祥斌的父母,现在正双双住院。父亲因为心脏不好,需要开刀动手术,而七八万元的医药费仍无着落。母亲早年患有糖尿病,为照顾老伴累得住院打点滴。而孟祥斌的岳母,也因患糖尿病而无法操劳过度。   前几天,孟祥斌的妻子叶庆华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够回家看...

部队官兵:他有很多闪光点

孟祥斌勇救落水女子的事迹,已传遍其生前所在部队。在孟祥斌所住的宿舍楼,同一个教导队的战友纷纷写下各自的感言,一张张贴满了宣传栏。战友张小龙说:当国家危难之际,冲锋陷阵的是我们军人;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冲上前的是我们军人;用自己生命抢救他人生命的,是我们的英雄。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家属表示敬意。   这件事发生在小孟身上,是非常正常的。部队长张建强说,成为英雄只是瞬间的事,可这是与他思...

——金华市民自发沉痛哀悼孟祥斌

城南桥上奋不顾身的悲壮一跳,孟祥斌走了。祖国的好军人走了,妈妈的好儿子走了,妻子的好丈夫走了,女儿的好爸爸走了可他却深深地铭刻在了金华人民的心中。昨晚婺江之畔的点点烛光,点亮金华人民心中的一团火,这团火叫共和国军人的荣誉和使命!   前天,好军官孟祥斌勇救落水女子的英勇事迹在金华部分市民中传诵;昨天,孟祥斌这个名字被更多的金华人甚至全省、全国人民所熟知。在街头巷尾,在英雄生前的部队,在英...

目击者:他沉下去前喊了一声

谁来帮忙一下   今年36岁的妇女熊某目睹了事发全过程。大概11点,我正在城南桥头靠近樱花公园这边的堤坝下洗衣服,当时看到一个上身穿淡红色外套、下身穿黑裙子的女青年在城南桥南段东侧栏杆边用手机打电话。看上去她好像不太高兴,说着说着,突然把手机往地下一摔,接着把两只鞋子脱掉扔在路上,爬上栏杆就跳到江里去了。   熊某告诉记者,就在女青年跳江不久,一个上身穿红色毛线衣的男子从城南桥...

英雄,你快醒来

孟参谋,你醒来吧!快醒醒啊!急救室里的战友们急切地喊着门外守候的市民也发出了轻声的呼喊:金华的英雄,你快醒来啊揪心的喊声,终归没有把孟祥斌唤醒,他永远地长眠了。 本报记者 朱凌飞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陈玉杰)昨天上午11时20分到下午1时38分,市区城南桥、樱花公园北侧婺江堤坝边聚集着成百上千的市民,大家争相传颂着一名解放军军官勇救跳江女的壮举。在两个多小时内,市民们眼含热泪焦急等待...

他是一名优秀的军官

从丈夫下水救人开始,其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焦急地守候了近四个小时,最终妻子仍没有看到丈夫的笑容。丈夫在跳江救人前说的一句我会游泳的话,以及在江中溺水时说的一句我吃不消了的话,成为留给妻女最后的言语。年轻娇小的妻子痛不欲生,几次冲向栏杆想跳江,被好心的围观群众朱女士等人拦住。   在搜救救人军官时,他所在部队的部队长、政委及战友都赶来了。他叫孟祥斌,今年28周岁,山东人,毕业于一所大学的机要专...

我最尊敬的外公

外公,您老人家离开我有几年了,也免不去我对你的思恋,愿你在酒泉下安息!

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贺敏学

贺敏学(1904~1989),江西永新县禾川镇人。贺敏学从小聪明伶俐,爱打抱不平。他7岁开始在南乡道南书院念书,16岁考取了禾川中学。这时,宁冈县袁文才与贺敏学同在一个班级,彼此性格合得来,关系密切,相互关照,互相帮助,亲如兄弟。1926年初,贺敏学同一批永新籍青年学生转学吉安阳明中学读书,在校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927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四?一二反革命政...

艰苦的历程

我的回忆 我叫慕纯农,原名慕汝恩,米纯农。 我是一九一二年农历十月初三日,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慕家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慕锡贤,是一个忠厚的农民,生活俭朴,性格刚强,毕生勤劳种田,与人无争。我只知道母亲姓李,名字不知道,她出生在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里。母亲生活节俭、朴素,除操劳家务外,还要到地里种瓜、种菜,一天早起晚睡。父母生了一女,四男。 我没见过姐姐,听说她出嫁后,生了一个男孩,不久...

无畏的红军战士慕纯农

我的几点回忆 全国政协委员慕纯农 一, 慕生贵同志创建慕家塬村党支部 一九三二年夏收刚开始,慕生贵领导学生闹学潮,在陕西省立榆林第六中学暴露了身份。在榆林站不住脚,从榆林给家里写信,让其父慕汝康派人接他回家。这时,我正在地主慕生贵家打短工。我见慕汝康派家里的短工慕汝正赶着毛驴到榆林接慕生贵去了。八、九天后,慕汝正把慕生贵接回耒了。慕汝正偷偷地给我和慕生贵家的长工寇步德、寇步恩说:这...

宁折不弯的贺敏学

建国后,贺敏学从华东防空军司令员任上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先任华东建筑工程总局局长,接着奉命到大西北领导国家一五计划的数十个大项目建设,再南下福建任副省长,总伴着形形色色的政治运动。   文革的骤发,让贺敏学这位井冈山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贺敏学在静观其变中思索,在思索中静观其变。    因保叶飞在劫难逃       随着文革的进行,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家被抄,一些干部受到冲击,贺敏学对种种过...

慕纯农民族永存的战士

在晋西北开辟敌后游击区 慕纯农 欢迎,欢迎。在电话里,原铁道部纪委常务副书记慕纯农高兴地接受了我们采访的要求。坐在慕老家中,听着慕老操着陕北口音,说起了50多年前在晋西北创建游击区的往事。 慕老是陕北吴堡县人。1936年随中央红军到甘肃、宁夏后,担任陕甘宁省委工作团团长。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不久山西沦陷。8月,党的洛川会议决定,着重向敌后发展,开辟敌后战场。11月中旬,八路军三大主力和薄...

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安业民

安业民,1939年出生,辽宁开原县人。解放前,一家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解放后,安业民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还被评为村里的劳动模范。1956年,安业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1957年1月,安业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来到福建前线的海岸炮兵阵地,肩负起保卫祖国的光荣职责。   当时,溃退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经常向我沿海开炮,杀伤老百姓...

安业民事迹影响了我一辈子

2003年的一天中午,知心姐姐卢勤为我市600多名家长、孩子做完报告,在结束此次知心姐姐厦门行活动之前,专门赶到厦门烈士陵园,向安业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鲜花,并道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卢勤说,上小学时,她读到《海边青松》这篇课文,安业民烈士事迹使她深受鼓舞。在她的带领下,她和几个小伙伴组成了安业民工作组,专门做好事不留名。他们还与福建前线海军部队安业民生前所在班取得联系,定了君子协议每天...

烈火金刚——安业民

你那张头戴水兵帽身穿海魂衫,曾在全国各大报刊广为刊登的遗照,我一直夹在小学生时代的日记本里。珍藏着。 你的模样应了一句老话:辽河的水养人。我必须承认,从小就崇拜你同你的英俊有关。20岁的你不光勇敢,还名副其实是一位美少年。 你永远都是像片上的俊小伙,而我在变,变大、变老、皱纹已经爬上了脸。小学生的我看你是叔叔。 刚刚穿上军装的我看你是哥哥。 40岁的...

对安业民烈士的诉说

2006年是安业民烈士70岁的诞辰。1月19日,我受驻军领导机关委派,来到烈士的家乡,缅怀他的业绩,慰问他的亲人,同行的还有辽宁省开原市委和武装部的领导同志。我把我不宁的心绪凝聚笔端,化作一束束素馨的花朵,掷九天而扬四海,用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安业民,1958年8月23日,海峡炮战开战。当对岸的炮火引燃你炮位近旁的火药,烈焰将你烧成火人,你居然能忍受住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将岸炮调回到隐...

炮击金门战斗中的英雄战士安业民

童年时在小学学过的《非凡的四十分钟》课文印象十分深刻,就是描写安业民的,青年人现在知道他的已不多了。我去过三次厦门都到安业民烈士墓前瞻仰,最近一次是今年春天到厦门,住宿的地方恰好位于万石山植物园下的宾馆,宾馆西门外就是烈士陵园。清晨步入陵园,只见一座二十多米高的烈士碑耸立着,上面是陈毅元帅手书的先烈雄风永镇海疆八个大字。在最北面的一堵大壁上,又有一行大字: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是人民解放军...

评价

阿尔弗雷德大帝如同亚瑟王一般领导英格兰人抗击侵略者,但他远要比亚瑟王更加伟大,他不仅遏制了诺曼人的入侵,并且在政治上、文化上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为英格兰做了四件大事:第一,他颁布了《阿尔弗雷德法典》,这部法典将历代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法律加以整理汇编,其后来成为英国习惯法的基础。第二,他奖励学术创立贵族子弟学校,同时组织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并亲自安排将英国文学之父比德(673-735年...

生平大事件表

阿尔弗雷德少年时代起就立下大志,决心要把维京人赶出英格兰领土。从19岁起,他便参军入伍,随其兄艾特尔雷德一世前去援助麦西亚的伯格雷德作战,参加了抗击在东英格兰登陆的丹麦大军的战斗。871年丹麦人入侵韦塞克斯,他和他的兄长并肩作战,以最大的勇气与丹麦海盗生死格斗。后来艾特尔雷德去世,阿尔弗雷德继承了王位。   阿尔弗雷德自从公元871年执政以后,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得放在如何抵抗丹麦维京人的入侵...
  共1348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