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洪式闾:为民众谋幸福,为国家争体面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然而在医学院校中,寄生虫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在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中讲授。寄生虫病的研究,大多由教会医院的外籍医师结合临床进行。当然,国内也没有以寄生虫病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机构。 1924年1月,事情因一个人的出现而有了改变。此人从德国学成回国后,就职于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是他率先将寄生虫学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讲授。1928年,...

洪式闾-个人评价

洪式闾是一位热爱专业,面向实际的科学家。在科学思想上,他一贯主张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科水平;在科学作风上,他博采众家之长,团结同道,实事求是,诚朴谦逊。洪式闾与同道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论文44篇,出版书籍11种。 洪式闾还是一位努力培养后辈的医学教育家。凡是受过他教诲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师长。他言传身教,恢宏大度,言简意赅,潜移默化。他曾...

洪式闾-主要论著

1 Hung SL. eine Methode zur Darstellung der Basalmembran.Virchows Archiv fr pathologische Anatomie und Physiologie,1922, 240. 2 Hung SL. den Nachweis von Hakenwurmeier im Kote, den Wert ihrer quant...

洪式闾-主要成就

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奠基人,寄生虫病研究机构的创始者 中国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1920年代,医学院校的寄生虫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课程,仅在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中讲授。对于寄生虫病的研究,大多由教会医院的外籍医师结合临床进行。当时,国内更没有以寄生虫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机构。 1924年,洪式闾从德国回国后,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率先将寄生虫学...

故宫人:马衡 · 厥功甚伟 其德永馨

厥功甚伟 其德永馨 郑欣淼(故宫博物院院长) 2005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也是马衡先生逝世50周年。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直至1952年调离,马衡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服务了27年,其中19年担任院长之职。这19年中,又多值战争年代,烽烟遍地,故宫文物南迁、西运,以及新旧政权的交替等。马衡先生终生以保护故宫文物为职志,他为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劳苦与功绩,永载青史。马衡又是著...

英俊奋发的红军高级指挥员 古柏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古柏,1906年生于江西长宁(后改寻邬,今寻乌)。1920年起在广东梅县广益中学读书,并兼任梅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了寻邬第一个中共支部,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3月参加领导寻邬农民起义,...

马衡-书法造诣

叔平先生以精究金石六书,长於篆法,故余事治印,整饬渊雅,直追周秦两汉,深於法度,继吴昌硕後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一九四四年尝为《说文月刊》第四卷撰《谈刻印》一文,文长九千余字,无从古代玺印之名称、形制、钮式、文字与章法、材质与刻铸、阴阳文之别、施用之方法等七方面详加介绍,以明发展之迹,继举治印宜予临写之金石拓本、参考之书,与古玺印谱,俾便研习。文中於书法与刀法关系有所申述,曾云:『近数十年来,...

马衡-主要成就

他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上承清代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传统,又注重对文物发掘考古的现场考察,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遂使其学术水平领先于时代,被誉为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马衡先生一生致力于金石考古研究,锲而不舍,许多研究结论至今被国内外金石考古学界视为定识,声誉久享。在书法、治印方面...

古柏同志生平简介

古柏(1906-1935) 男,汉族,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共党员。   1906年生于江西长宁(后改寻邬,今寻乌)。1920年起在广东梅县广益中学读书,并兼任梅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了寻邬第一个中共支部,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3月参加领导寻邬农民起义,建立游击队。1929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从...

国画大师黄宾虹书画展在长春举行

新华网长春11月5日专电(记者常亦殊)《山川浑厚,草木华兹二十世纪中国画巨匠黄宾虹书画作品展》日前开始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大师的70幅优秀作品,令广大书画爱好者大饱眼福。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黄宾虹的书画是收藏家的大爱。据介绍,在嘉德拍卖行今年秋季的拍卖会上,他的《浅降山水四屏》估价高达38...

黄宾虹-革命思想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康有为为首的在京会试举子1300人公车上书。黄宾虹在家服丧期间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地致信康、梁,赞同他们的变法主张。 这一年夏天,变法维新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谭嗣同,因事经贵池赴上海,黄宾虹知道后,特赶赴贵池与他会面。谭嗣在长时间静听黄宾虹的议论后说:朴存兄说得对,对有野心的的列强要伸出拳头去打。后来,黄宾虹回忆谭嗣同时常说,谭嗣同是豪侠之士,维新爱国,可敬可佩...

黄宾虹-人品画品

黄宾虹在论述中,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必然联系,提出:画品之高,根于人品。这并非黄宾虹个人独有的观点。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中即有: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还说:夫画犹书也,楊子曰:言,心聲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是古人常常要提到的。 有人质疑这种说法:艺术作品,怎么能如其人呢?哪个字,哪张画会像作者呢?人品很...

黄宾虹-山水画创作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3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澹宕,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从色 彩上看,有水晕墨章,元气淋漓的水墨山水,也有丹青斑斓的青绿设色,更有色墨交辉的...

深深怀念史东山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编导和表演艺术家,其中史东山就是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十分遗憾的是现在人们似乎已经把他遗忘了。 史东山家境贫寒,没有能读到高中毕业,去了电报局谋生,20岁就进了电影界,做过美工师、摄影师、演员,很快,当上了编导。1930年,他28岁时,加入联华公司后,以编导《人之初》而得到电影界和观众的一致赞誉。《人之初》相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工人的艺术形象,苦...

史东山-获奖情况

1932年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共赴国难》等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委员。摄有抗战四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胜利进行曲》、《还我故乡》等影片。民国35年8月,与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人,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下,以战前联华公司同人名义,组织联华影艺社,并租借原联华公司徐家汇场址,作为该社拍摄场地,开...

方志敏:我不相信基督教!

基督教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的一种最厉害的东西。它的任务,第一,是教人相信上帝,相信来生,相信逆来顺受的不抵抗主义。有人打你的左脸,你的右脸也给他打;有人脱你的外衣,你的内衣也给他脱。这对工农群众,就是说,地主资本家压迫和剥削你们,你们绝不要反抗!工人不要工资替资本家做工好了,农民把种出的东西,统交给地主好了;冻死饿死不要紧,横竖来生是有福的,你这驯顺的人,死了灵魂一定会升入天堂!对于中国,...

史东山-作品介绍

2004年是电影大师史东山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电影频道12月推出史东山作品展播。史东山23岁出任导演,是与蔡楚生、郑君里齐名的中国早期导演艺术家,在其53年的人生里,共参与了23部电影作品的拍摄,最著名的影片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和《新儿女英雄传》。 史东山1947年导演的史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由影帝陶金和影后白杨主演,真实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卷,揭示了随军抗敌...

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

血染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一〕   又照秦淮一叶枫。〔二〕   注释   *方志敏(一九○○一九三五),江西弋阳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浙赣工农民主政府和红十军政治委员。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为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一九三五年八月,在南昌英勇就义。一九四○年叶剑英在重庆为方志敏烈士《自述书》题下这...

方志敏面对生死坚贞不屈

因叛徒出卖惨遭国民党逮捕,并在狱中面对酷刑坚贞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的方志敏,在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5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创建了中共江西省的党、团组织;他还担任过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等职,领导广大农民投身革命。国共合作期间,他曾先后担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委兼农民部长、江西省农协会委员长。   方志敏同志是一位对革命倾注热情,对敌人仇...

读《清贫精神——重读方志敏》

历史,并不仅仅意味着既往的静态性的存在,它更意味着后人对其历久弥新的记忆、叙述与阐释。1935年5月26月,方志敏在囹圄之中写下了著名的《清贫》一文。这篇总共一千余字的简洁文字,以其诚挚的革命情怀与高尚的志士节操,成为影响深远的文本之一;也与《可爱的中国》、《死!》等方志敏的其他文字一起,共同汇成了流芳久远的方志敏精神。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