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方志平:洪深的电影编剧艺术

洪深(18941955)是我国杰出的戏剧活动家、理论家和剧作家,是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拓荒者之一,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夏衍:《悼念田汉同志》,《田汉专集》,第26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他还是我国杰出的电影活动家、理论家和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8个电影剧本参见孙青纹:《洪深戏剧》、《电影创作年表》,《戏剧艺术》,1983年第3期。洪深的38个电影剧本有26个剧本被...

洪深-电影作品

1925年:冯大少爷(编剧,导演) 1926年:爱情与黄金(编剧,与张石川合导)、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导演)、早生贵子(导演) 1927年:卫女士的职业(编剧) 1928年:少奶奶的扇子(编剧,与张石川合导)、一脚踢出去(编剧,与张石川合导) 1929年:爸爸爱妈妈(编剧) 1931年:旧时京华(编剧)、歌女红牡丹(编剧) 1932年:如此天堂(编剧) 1933年...

洪深-电影成就

1925年,洪深发表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剧本《申屠氏》,尽管剧本最后因为电影公司资金问题没能投拍,但它的出现把中国电影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年,明星影片公司聘请洪深为导演,拍摄了《冯大少爷》、《四月里底的蔷薇处处开》、《爱情与黄金》等影片。到1937年抗战爆发,洪深一直但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导,期间他曾编导过10多部影片,并引进了有声电影技术,他编导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

洪深的创作

著有《洪深文集》《洪深选集》,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 ,时代特色鲜明 。如《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包得行》、《鸡鸣早看天》等,还与别人一同创作由他执笔的多部独幕剧如《咸鱼主义》、《走私》等。他还著有大量理论批评著作,介绍西方话剧知识。理论著作有《电影戏剧表演术》、《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等。洪深的主要成就在舞台艺术方面。他3...

朱早观

朱早观,原名朱昭观,号丹波,1903年生于凤凰县镇竿镇(现沱江镇)。七岁时入私塾。1920年,朱早观投向孙中山,在驱逐桂系军阀时,参加粤军敢死队,立了功,升粤军第二师参谋。次年回家乡,在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部任少校参谋。1922年,经林伯渠介绍,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积极参与北阀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干部团长,中央直辖独立第三师旅长,师参谋长等职。西安事变后,朱早观与朱德、彭德怀、林伯渠取得联系,1...

生平简历

1916年阴历 出生于甘肃省华池县刘沟村一个贫苦农民 8月23日 家庭(祖籍陕西省澄城县)。8岁起,放羊、 种地。 1934年 1月 在红四十二师干部马仰西介绍下,加入共青团,又先后参加赤卫军、 南梁苏维埃政府保卫队任战士。 夏 随保卫队并入庆阳游击队(属第二路游击队),任战士、副班长。 10月 参加新组建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二团。先后任一连副班长、班长、 经济员。 ...

父 亲

1999年,在出版父亲刘懋功的回忆录《梦回吹角连营》时,编辑让我概括一下他的一生。我想了想后说,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解放军将领,从一个陆军指挥员成长为空军指挥员,一个老战士在战斗岁月和政治风云中走过的路。 十年过去了,现在看这个概括还是准确的。父亲是个典型的军人,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典型革命军人。 古代兵书《六韬论将》指出,凡是大将自身必须具备 五才,五才者为勇、智、仁、信、忠也,所谓勇则不...

悼念范利敏

惊闻我曾经的老伙计范利敏教授今晨不幸辞世,伤心不已, 遂草就韵文数行,以誌哀痛。 老范 西去何以太匆匆! 难道忘啦? 你是老母亲的心,她的生命? 是老母亲 携着你的手, 穿过太湖的烟柳, 扯着你的工作服 迎着大西北的狂风。 又陪伴你来到鸭绿江畔, 时时为你的安危胆战心惊! 看着你吃饱她才肯下咽, 听着你睡熟她才能入梦。 上班时, 她目送着你的...

著名侨领司徒美堂:新中国定国号 他一言九鼎

近日,记者在广东省开平市的城市南广场上,看到这样一座雕像: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坐在沙发上,银髯如戟、表情坚毅,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他眼前的这片土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侨领司徒美堂先生。 雕像中的沙发来自中南海 雕像是去年11月14日竖立起来的,那一天是司徒美堂先生140岁诞辰,罗豪才、邱维廉、曾志高、邝立焯等领导和侨界领袖出席了塑像的揭幕仪式。 塑像整高4.28米,其中人物铜像高2.2米,铜...

司徒美堂-支援祖国

1904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身份赴美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被孙中山革命理想所打动,决定亲任保卫员之职,洪门组织从此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司徒美堂回国当监印官。但司徒美堂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拒绝。 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与旅美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当时美国唐人街有很多下层...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在福建省东山县,到处传颂着老书记谷文昌的动人事迹。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泯灭,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他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拼搏奋战了14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

高占祥:丰碑在民间

潮起潮落哟惊涛拍岸,   海燕高旋哟云舒云卷。   浮沉在大海的东山岛哟,   不堪回首话当年。   忆往昔   兵荒马乱,   生灵遭涂炭;   且看那   黄沙滚滚   吞噬村落毁良田;   狂风怒号啊,   飞沙走石埋家园!   东山的百姓啊   灶中十日九无烟。   老人饿得眼发黑,   妙龄少女无衣...

司徒美堂-加入洪门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洪门致公堂等组织。洪门致公堂是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为信条,以反清复明为旗号。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 司徒美堂从小学过武术,手持一刀一棍,十数人不...

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 谷文昌

福建省东山县至今传颂着老书记谷文昌的动人事迹。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谷文昌生于1915年,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   解放初期,东山县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解放...

谷文昌事迹介绍

谷文昌心里装着人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8年一度被调为二把手,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 文革期间,他遭受残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红旗村)当社员。谷文昌把自己的厄运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手不闲、腿不闲、口不闲,使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群众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把谷文昌亲切地称为谷满仓。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

郝景盛-主要论著

1,郝景盛,中国忍冬科(一)(英文),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1931(l):7188,CaprifoliaceaeofChina(firstcon-tribution),inContrInst,Bot,NationalAcad,Peiping,1931l:7188。 2,郝景盛,中国亚麻目(法文),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1931(I):8991,Synopsisdesli...

郝景盛-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郝景盛在植物研究所内成立森林植物组,多次参加森林调查(察北绥东森林调查,永定河中下游地区调查,冀西沙荒造林调查等),并兼任山西省林业顾问,1954年10月,被调任中央林业部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参加筹组中国林业代表团,准备出席世界林业会议。短短几年中,郝景盛得以施展抱负,成为他为人民贡献知识和才华的最愉快时期。 提出东北红松以人工更新为主,实行合理采伐的科学方案 ...

忆关向应同志

忆关向应同志 杨秀山 在回忆红二军团光荣历史的时候,不由得使我深深地怀念与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同志一起领导我们走过极其艰难困苦、曲折复杂的斗争历程的关向应同志。 关向应是l932年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召开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之际,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洪湖的。他从那时开始,担任了红三军政治委员。这年春天,关向应和贺龙率领红三军渡过襄河,在强敌压境的恶劣形势下,为粉碎敌人对洪湖苏区的围剿,进...

忠心耿耿 百折不挠

关向应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和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一生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艰苦奋斗;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年9月10日,是关向应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光辉业绩和革命风范,寄托我们不尽的怀念。   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对党和革命事业忠心耿耿   关向应...

关政委永远活在我心中

傅忠海 我是湖北洪湖边上的人,关向应是辽宁大连人,是革命的大目标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创建红三军根据地,转战湘鄂川黔边,两万五千里长征,抗击日本侵略者我跟随关政委共同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壮大的光辉历程。我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队伍里较多地从事政治工作。在关政委的帮助与教导下,我懂得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晓得了肩上的分量,逐渐理解了党的政策就是党的生命线的深刻含义,并自觉在...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