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王选语录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   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要善于延迟满足。   当人们对一个新的构思说Can't do(做不成)时,最好的回答是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

曹和庆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曹和庆同志,因病于1999年7月8日4时43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曹和庆同志1938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他历任炮兵第十四师三十七团战士,营部书记,团政治...

原铁道部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刘立青同志逝世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原铁道部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刘立青同志,因病于2006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刘立青病重期间及去世后,丁关根、韩杼滨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   刘立青1908年2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战时宣传员,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三师营指导员、第三军警卫团营指导员,武汉要塞堡垒营连长、营长。1930年5月...

将军书法家刘安元

刘安元从1943年参加革命开始到1985年,在这长达4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没有时间问津书法艺术。1985年,广州军区某团邀请时任广州军区副政委的刘安元同志为一个内部刊《剑麻》题写刊名。将军久未操笔,颇为手生,连写几张,很不得意。第二天清晨,将军沏一杯清茶,端坐窗前,酝酿良久,在茗香飘逸下从容下笔,写后张壁一看,剑麻二字果然神采飞扬,笔酣墨畅,将军甚是喜欢。从此,他便重操旧笔,苦练不缀。对王羲之...

赵先顺同志逝世

兰州军区原司令员赵先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江泽民、胡锦涛、迟浩田、张万年、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赵先顺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赵先顺同志是河南永城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战争年代多次荣立战功。他曾当选为全国第四、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委。   ...

人生评价

1933年冬至1934年夏,梁灵光同志在上海立达学园求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组织读书会争取进步学生,参加游行集会,支援工人大罢工,后因身份暴露被学校开除。流亡到杭州后,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矢志不渝。 1935年,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和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与上海市三千余名学生到南京请愿,并重新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加入了抗日青年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

郑惕——铁道游击队中走出的中将

郑惕,鲁南铁道大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最后一任政治委员。他192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县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家乡沦陷后,他随父母逃亡,目睹了日寇四处烧杀抢掠的暴行,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1938年,不满15岁的郑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后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二支队、苏鲁支队等任民运员、宣传队教员、锄奸干事、特派员等,其间被推荐到山东岸堤抗日军政干校、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学习,接 受...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韩怀智同志逝世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韩怀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胡锦涛、江泽民、李长春、吴仪、郭伯雄、曹刚川、乔石、刘华清、宋任穷、徐才厚、李德生、肖克、张爱萍、杨成武、吕正操、杨白冰、迟浩田、张万年、张震、王光英、程思远、洪学智、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韩怀智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韩怀智同志是河北平山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

怀念恩师王屏山

王屏山老省长是我们华师附中的老校长,附中的学习和生活的轶事经常走进我的记忆。忘不了生动活泼的课堂和同学间的情谊;忘不了荧火晚会的烈焰和夏令营的欢歌;更忘不了师长对我的深情教导和殷切期待。我带着附中老师给予我的充实的知识、正直的品格迈进了大学的门槛,然后走向社会、走向人生宽广的里程。   在众多的 师长当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我们的老校长王屏山。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都是紧跟王屏山校长的。初中...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罗有礼中将因病在沈阳逝世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罗有礼因病于11月21日在沈阳逝世,享年63岁。胡锦涛、江泽民、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罗有礼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罗有礼是湖北鄂城人,1957年参加工作,1959年入伍,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他于1988年9月 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于若木与“中国学生营养日”

老感到营养学科当时不太被人们重视,但它又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1983年,于若木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一文,向有关部门吹响了要重视国民营养的号角。于老和邓书读、高影君、施承斌、朱培赋等一批营养学家一起向有关部门呼吁重视学生营养宣传教育工作,并热情关怀中国学生营养健康组织的创建工作。在于若木的关怀下,1989年1月15...

向孝书中将

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向孝书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事业。他勤奋学习,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他身经百战,业务精湛,指挥果断,治军严谨,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工作领导才能。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爱护干部,关心部属,受到广大官兵的尊敬和爱戴。他事业心强,工作积极,作风扎实,顾全大...

岳海岩中将

岳海岩同志是辽宁省凌海市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标图员、班长、参谋、营政治教导员、副处长、军工厂党委书记、水警区政治部副主任、水警区政治部主任、水警区副政治委员、水警区政治委员、海军某基地政治部主任、某基地政治委员、海军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等职。他带领部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加强全面建设,为提升部队的综...

血战八里庄22岁扬名 指挥若定全歼鬼子11人

1936年,15岁的徐芳春是山东临淄县徐家圈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给他娶了个比他大5岁的媳妇。一年前他刚刚小学毕业,由于家贫,没有继续读书。在祖母反对下,他想去印刷局当学徒的打算没能实现。 两年后,17岁的徐芳春在临淄北崖头村参加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编入第三支队十团二连一排一班,不久即任三班班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旅长许世友率队在乳山反击国民党51军,徐芳春参加了全部战斗并第一次负伤,...

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文翰在北京逝世

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文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张立昌、周永康、郭伯雄、曹刚川、王刚、刘华清、薄一波、徐才厚和李德生、萧克、迟浩田、张万年、张震、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郑文翰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辛明同志逝世

正兵团职离休干部、空军指挥学院原政治委员辛明同志,因病于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辛明是安徽省萧县人,1938年入伍,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游击队文化教员、干事、编辑、秘书、股长、科长、处长、师政治部副主任、空军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空军报社社长、北京市仪表局党委副书记、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辛明是第七届全国人...

北海舰队原政委张海云中将在北京逝世

张海云:黑龙江通河人,生于1929年。1946年参加革命,在通河县做民运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松江军区连副政治指导员。全国解放后,任海军水警区政治部青年助理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政治学校。历任海军舰艇副政委、政委,海军舰艇支队政委,海军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海军基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水面舰艇学院政委,南海舰队政委,1990.06-1993.12任北海舰队政委,1993...

为家乡献策 杨志泛:身处异乡 心系故土

杨志泛(1932-1989),原名杨芝法,城关镇东湖村人,祖籍天台县南山上杨村。1949年6月参军入伍,后调天台县人民武装部工作,驻南山片,兼任杜潭乡乡长。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调温州军分区任团政治助理员。此后历任省军区政治部秘书与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副科长,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陆军学校副政治委员。后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常...

李庄:《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

李庄(1918-2006)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中纪委委员,第三、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1918年7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   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作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报道抗日救亡运追忆李庄动。   1940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晋冀豫日报编辑、记者。   1942年1月至194...

叶至善:金子般的老编辑

2006年3月4日,北京阳光灿烂,天安门广场彩旗飘飘,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会议刚刚开幕,全国人大会议即将开幕,春风悄悄地把春天的气息撒向首都的大街小巷。上午10点,处于振动状态的手机不断地振动,当时,我正以召集人的身份在华润饭店主持全国政协共青团、青年联合会界别组的讨论,不便接听。直到我把主持人要做的事做好,才打开手机。一看短信,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走出会场。短信是我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图书中...
  共1342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