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每日新报:南开大学师生沉痛悼念滕维藻先生 愿老校长一路走好

来源: 每日新报2月17日5版  2008-02-18 12:52 昨天,寒假中的南开大学校园,因老校长滕维藻的辞世,平静中添一分悲伤。 上午8时30分,假期留校的几十名南开学子自发到新开湖畔集合,胸前佩戴白花,列队进入位于图书馆大厅的灵堂,献上花篮,深深鞠躬。长期以来,滕维藻这三个字一直是南开大学的标志性学科经济学的标志之一。经济学院广大学生们决定:集体悼念滕维藻先生。 几天里,滕...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

 姓名:郭宝山   年龄:60岁   民族:满族   职务: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声音:要好好去看望一下这支维和队伍。   保持军人气质的郭宝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活力   幽默随和,乐观向上,郭宝山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跟他接触的人。他自己说是局里最有魅力的男人。说到这儿,国际合作局副巡视员李祝群微笑了,作为跟郭宝山共事12年的同事,他一定记起了老郭充满感染力的笑容。   白了一...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简介

郭宝山,男,满族,1950年7月生,辽宁北镇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二级警监警衔。 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黑龙江省军区战士,1970年8月至1974年4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1974年4月起任辽宁省军区排长,海军某部参谋、翻译,1985年3月至1986年2月在苏州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进修,1988年2月转业到公安部工作,历任...

著名经济学家滕维藻教授铜像揭幕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剑 摄影 姜峰)在南开大学九十华诞来临之际,该校师生为已故的老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滕维藻创作的塑像也顺利完成,这是杰出南开人月活动纪念的第九位南开校友。 10月14日,滕维藻塑像在他生前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揭幕。饶子和与朱光华共同为滕维藻塑像揭幕。佟家栋介绍了滕维藻先生生平。 饶子和在讲话中说,滕维藻先生为人师表,关爱后学,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为国家培...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朱晓平简历

姓名:朱晓平   年龄:48岁   职务: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声音:要坚守正、诚、善、谦、实五个字,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和合格的装财干部。   善谋大局,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晓平是个政治敏锐性极强的人,善谋大局,工作极其深入,很有工作思路。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副局长刘明望说,他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上海等12个省市公安机关开展调研,重点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陈岱孙先生塑像揭幕

2000年4月30日下午,在明媚的春光中,返校参加校庆活动的各位新老校友和学校师生迎来了一个喜庆而隆重的活动:陈岱孙先生塑像在经济管理学院一楼大厅揭幕。 在德高望重的98岁老教授施嘉炀先生和王大中校长揭开红色的绸步后,大家看到了陈岱老神采奕奕的面容,陈岱老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看,陈岱老的鼻子,就是这个样!岱老的眼神,好,精神! 陈岱孙先生是我校著名教授,他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

陈岱孙-塑像揭幕

为陈岱孙先生塑像,是众多清华校友和师生的愿望。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们最先发起倡议并捐款,经过学校领导的酝酿,决定在经济管理学院为陈岱老塑像。塑像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得蒂、张润垲夫妇,他们也是北京大学校内陈岱老塑像和吴晗塑像的作者。 王大中校长在塑像揭幕仪式上说:从1927年学成归国起,陈岱老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长达25年。在院系调整后,他离开清华,但一直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终身从...

陈岱孙-终生未娶

在西南联大时,有四位名教授的单身生活是倍受师生们关注,他们是:外文系的吴宓,经济系的陈岱孙,哲学系的金岳霖,生物系的李继侗。陈岱孙未娶的原因似乎还是个谜,引得他的学生及其他人猜测至今。 陈岱孙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自1927年从哈佛归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执教七十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也许除了兢兢业业地教学,他确实没再做过别的事,...

陈岱孙-治学一生

治学如筑塔,执教清华25载 1927年,陈岱孙在游学欧洲近一年后回到祖国,9月应聘回母校经济系执教,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此时的清华,正值改办大学不久,于1926年成立的经济系,无论从师资、教学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1928年他担任经济系主任,上任伊始,一面投身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一面致力于经济系的建设与发展。在他看来,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然后层层堆建上去,将来...

陈岱孙-少年立志

陈岱孙先生是清华1920级的毕业生,自1927年留学回国到母校任教以来,将其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清华,不仅培养了众多经济学人才,而且为清华经济系和法学院的创办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为苦难祖国,立经济救国之志 陈岱孙,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书香家庭。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了九年半的传统私塾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史功底。1915年考入福州名校英华中学三年级;...

陈岱孙-学术成就

陈岱孙先生80多岁还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还带博士生。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其一代宗师风范,足让世人景仰。 陈岱孙长期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散见于各报刊中的学本论文和1981年出版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一书。在该书中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历史联系,以及马克思批判继承古典经...

杭州马寅初旧居修葺一新重新开放

1月12日上午,经过两个月的闭馆修整和重新布展,马寅初纪念馆竹屋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马寅初故居位于杭州市山子巷南端,于2006年与马寅初嵊州故居一起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馆收藏有马寅初先生的一些珍贵遗物,全面回顾马寅初的百年人生。(摄影 陈小向) 马寅初(1882.6.241982.5.10)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在经济、教育等方面...

马寅初之墓

马寅初之墓马寅初墓墓碑背后有这样的文字,是他们的子女写的,记录于后:先父马寅初生于浙江绍兴,后迁嵊县,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及教育家。先母张桂君,浙江嵊县人,贤淑仁惠,勤俭持家,堪称贤内楷范。先父留美九年,先母独承家务,仰侍俯畜,克尽妇职,其后先父在国内各地供职,先母始终伴随,甘苦与共。先父去世后始南迁至沪,俩老共同生活八十余年。杭州系其久居之地,今遵遗愿,择葬于此...

马寅初纪念馆

马寅初故居位于杭州庆春路210号,原为法院路34号,马寅初从伪救济协会副主席马文车处买进。1946年4月马曾在此居住,解放初至1951年5月任浙大校长期间也在此居住,1955年让给浙江省副省长包达三居住,每月房租150元,由省事务管理局付给。包过世后,1957年该房由省民革使用。1992年12月后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使用。 2004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马寅初旧居建立马寅初纪念馆。展馆以民...

马寅初-家庭生活

1901年,马寅初回家乡度假。父母作主,让他与家乡一位叫张团妹的姑娘结婚。这一次,马寅初没有像求学那样以死抗争,他顺从父母之命,与张姑娘完了婚。 张团妹虽目不识丁,但生性忠厚、善良,会做一手口味纯正的家乡菜。她为自己能嫁给会读书的丈夫而心满意足。婚后,张团妹孝敬公婆,善待马家兄妹,马寅初见妻子贤惠体贴,颇觉满意,小夫妻很是和谐。婚后一年,马家双喜临门,张团妹生了个胖儿子,马寅初以优异成绩...

马寅初-《新人口论》

早在50年代初,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认为1953~1957年,中国人口很可能已超过1953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年增殖率为20的结果。如果按1953年统计的20的增殖率估算, 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 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

马寅初-特别经历

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五四运动。抗战期间曾因抨击官僚资本家大发国难财遭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监禁。 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错误批判,1979年党中央批准了北京大学党委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 1919年马寅初返回祖国,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支持进步,崇尚革新,声明一不做官,二不发财,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和经济人才的培养,著书立说。他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著名学...

马寅初-相关论著

1、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国之新金融政策(上) 商务印书馆1939 3、通货新论 商务印书馆1947 4、新人口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马寅初人口文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6、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 财政出版社1958 7、新人口论 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8、马寅初抨官僚资本 重庆出版社1983 9、马寅初选集 天...

卓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学家喜欢把这场改革称为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因为这场改革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模式的。市场导向的改革是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理论前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新观点。在几百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史上,广泛流行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经济,实行产品经济的非商品经济论。根据非商品经济论设计的产品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社...

卓炯:我是个真理探索者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集体照(1962年),前排左起第二人为卓炯。 卓炯率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卓炯 190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慈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1961年冬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1987年6月24日,卓炯因呼吸道疾病于广州病逝。 生平 1928年,在湖南常德中学念高中时,因思想进步被怀疑而入狱。19...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