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李广田-作品

  《汉园集》(诗集)与何其芳、卞之琳合集,1936,商务   《画廊集》(散文集)1936,商务   《银狐集》(散文集)1936,文生   《雀蓑集》(散文集)1939,文生   《圈外》(散文集)1942,重庆国民图书   《回声》(散文集)1943,桂林春潮社   《欢喜团》(短篇小说集)1943,桂林工作社   《诗的艺术》(诗论)1943,开明   《灌木集》(散文选集...

饶毓泰: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1891年,在原临川区钟岭街朱饶村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后来成了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就是饶毓泰。   竭尽全力育英才   饶毓泰自幼天资聪颖。1911年,20岁的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前身)。1912年回到故乡,执教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次年,考取江...

饶毓泰-物理教学

  饶毓泰于1922年回国,那时国内大学中设立物理系的学校不多。为了培养物理人才,他毅然在南开大学创办了物理系,并任物理系主任,直至1929年。当时南开大学物理系教师只有他和陈礼2人。陈礼讲授交流电和无线电等课程,其他物理学课程均由饶毓泰亲自讲授,包括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各门课程均采用国外著名的教材。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引人入胜。讲课能抓住本质,突出重点,基本概念...

饶毓泰-光谱研究

  饶毓泰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康普顿教授研究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的激发电压远小于汞的电离电势以及电弧的维持电压又远小于激发电压这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理论与实验相一致的明确结论。在20世纪20年代初,气体导电在国际上属于前沿性研究领域,他的研究工作对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到1932年间,他在莱比锡大学波茨坦天文物理实验室,研究Rb和Cs原子光谱线的倒斯塔克效...

中国新文学史专家刘绶松

  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文学史是高教部委托出版的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在绪论里,他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任务和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不过,在当时政治文化的主导下,他强调...

闻捷-写作特色

  闻捷善于抓住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的画面,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叙述、热烈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构成了他清新高雅、含蓄幽默的艺术风格。《天山牧歌》因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而广为人们称道,闻捷的诗也因此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在《天山牧歌》中最受好评的是两组爱情诗,《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   闻捷借助少数民族的生活景象,把爱情写得真挚, ...

闻捷-诗人之死

  50年代后期,随着政治斗争愈演愈烈,闻捷的诗歌也变得更为耸动。一九五九年后诗人所发表的作品内容如何,由其标题已可见一斑,如《我们遍插红旗》、《复仇的火焰》、〈动荡的年代〉、〈叛乱的草原〉等。因为这些诗作,闻捷被誉为大跃进运动的战鼓。与此同时,闻捷因为个性使然,逐步卷入权力斗争。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闻捷因为与上海文化沙皇张春桥素有嫌隙,沦为第一批被整肃的对象。一九六八年,闻捷被下放「牛棚」,接受隔...

闻捷-爱情

  1970年3月7日,上海作协全部进入五七干校劳动。此时的戴厚英正因为和丈夫长期两地分居、感情不和而离了婚。青梅竹马的情感破裂使戴厚英非常痛苦,而经审查被解放了的闻捷虽然还在住牛棚,但由于他人高马大体力好做了连队下属的生产队长,他的上司恰恰是戴厚英。两人一个养猪一个种菜,一起负责每天生产劳动的安排。在往返于干校和田间的长堤上,两个人谈文学谈诗歌谈生活谈未来,谈得十分投机,渐渐地彼此之间发生了感情...

陈梦家-作品欣赏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藐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铁马的歌   天晴,又阴,   轻的像浮云,   隐逸在山林:   丁宁,丁宁, ...

陈梦家-论文著作

  著作书目   《梦家诗集》 (新月,1931年)   《不开花的春》 (中篇小说)1931,良友   《铁马集》 (诗集)1934,开明   《在前线》、(诗集)1932,北京晨报社   《梦家诗存》、(诗集)1936,时代   《新月诗选》(选编)1931,新月   《武威汉简》 (文物出版社,1964年)   《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 (1936)   《西周年代考》 ...

陈梦家-风格

  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在抒情诗上。在创作中,他首先著力的是塑造特具个性的抒情形象,深受徐志摩飘逸潇洒诗风的影响,但更写出了自己的纤柔、婉丽以及那淡淡的哀愁。这种超然于现实和时代之外的浅吟低唱,很能代表后期新月诗人的共同特色。   综观陈梦家的诗作,可以体味到一个飘逸的虔诚的青年诗人的总体形象。阅陈梦家的诗,处处感受到一种纯练而质朴的美。陈梦家的诗意境和风格虽淡如轻烟,却不陷于一看兴尽的境地(希隽:...

陈梦家-个人成就

  诗人陈梦家   陈梦家在三十年代的诗名很大,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   陈梦家自幼喜读古诗,尤其是唐诗,并长期在教会学校学习,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非常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度过的,在他的世界观与艺术个性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16岁开始写诗。其诗先学徐志摩,后学闻一多。   1929年10月,在《新月》杂志发表处女作新诗《那一晚》,引起诗坛瞩目。后又以陈漫哉为笔名发表...

亲植桃李千树发———纪念金仲华同志诞辰100周年

  今年4月1日,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同志诞辰100周年。此时此刻,对我们这些在他亲自培育下成长的国际问题工作者来说,更是思绪萦怀,仰慕殊深。   金仲华同志一生正直,追求真理,博学多才,笔耕不辍,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作为《世界知识》的发起人和主编,就以文笔犀利的政论启迪人民、揭露敌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了大...

百年金仲华把什么留给今天(图)

  阳春4月,江南桃红,北国杏花。4月1日,在上海,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持,有关国际问题研究者来到宋庆龄陵园,拜谒了金仲华墓。次日,在浙江桐乡,举行了金仲华雕像揭幕仪式。许多老新闻工作者相聚在一起,纪念金仲华诞辰100周年,缅怀这位中国近代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   茫茫世界,滔滔人海,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有一些浪花飞溅得更高?   新中国成立后,金仲华任上海市...

傅雷-家书名言

  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傅雷-人物评价

  翻译名家傅雷先生毕生致力于译介西欧文学名著,以启迪民智、拓展读者精神视野为己任,数十年来,翻译过三十多部经典作品,在这洋洋五百余万言的译作之中,尤以巴尔扎克及罗曼罗兰的小说,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然观其一生,在世时饱经忧患,弃世时含冤莫白,似乎尝尽了人间的不幸与委屈,傅雷是否曾经恨过、怨过?   不!傅雷不怨、不恨,却怀着满腔怒火,难以宣泄。正如傅聪所说,他心目中的父亲,就像一个寂寞的先知、...

傅雷-迷雾的爱情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傅雷与梅馥感情甚好。一个端庄秀丽,一个儒雅稳重。自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订婚后不久,傅雷远涉重洋赴法留学。留学期间傅雷满腹的孤独与思念在朱梅馥的开导下荡然无存。并且与一位迷人的法国女郎相爱。   但东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让这份感情不能长久。傅雷骨子里的中国传统与保守使他无法忍受女友同时交几个男朋友的行为,深思熟虑下,傅雷决定回国。他明白那远隔重洋默默的牵挂,才是一种恒久...

傅雷-主要译著

  《亚尔培萨伐尤》 ,上海骆驼出版社,1946年,1949年;   《欧也妮葛朗台》 ,三联书店出版,上海,1949年;   《高老头》 ,三联书店出版,上海,1950年;   《贝姨》 ,平民出版社,上海,1951年,1954年;   《邦斯舅舅》 ,平民出版社,上海,1952年,1953年;   《夏培尔上校》 ,平民出版社,上海,1954年;   《雨儿胥米露埃》 ,人民文...

傅雷-历史地位

  作为翻译家,人们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一位严慈的父亲,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感动了数百万读者。他就是傅雷。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

沈知白-作品

  理论著述有:《中国音乐史纲要》、《元代杂剧与南宋戏文》、《西洋音乐流传中国考略》、《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等;译著有《民族音乐论》(R.沃恩威廉斯著)、《配器法》(W.皮斯顿著)、《意大利歌剧的起源》(罗曼罗兰著)、《萨尔瓦多丹尼尔》 (法尔默著)等。他也从事音乐创作,作品有《管弦乐小组曲》、管弦乐《花之舞曲》、民乐合奏曲《洞仙舞》以及若干舞剧音乐和钢琴曲等。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