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留给世纪的追忆---纪念周璇逝世五十周年文艺演出观感

周璇这个名字一直铭刻在我们对中国电影和中国歌曲的经典记忆中,对于今天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人们,对上个世纪上半叶蜚声中国影坛的明星级人物---周璇,可以说丧失美好记忆是不太容易的。周璇谱写的电影和人生传奇,始终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不朽的魅力,成为永恒的经典。当这一经典在距周璇的故土中国万里之遥的加拿大再次映现时,便不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一个深情的凝眸。望着周璇的影像,...

周璇-纪念活动

1957年9月22日一代歌后金嗓子周璇病逝,2007年正值她逝世50周年。 《联合早报》报道,先是中国拍摄了电视剧《天涯歌女周璇》纪念她,接着美国、加拿大等地先后举行系列的纪念活动。 周璇逝世50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地举办了永远的经典纪念金嗓子周璇逝世五十周年系列活动暨周璇艺术成就纪念会。 报道称,整个纪念活动由周旋艺术成就纪念会、周璇电影回顾展、周璇艺术生平图片展、风华一时音乐p...

周璇-歌声与演技

作家白先勇曾经回忆道:我的童年在上海度过,那时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家家花好月圆,户户凤凰于飞。《花好月圆》和《凤凰于飞》都是周璇主演的电影里的插曲,由周璇本人演唱。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王家卫的小资风格电影《花样年华》的灵感也来自周璇的歌声。 周璇真正扬名是在1934年,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白虹、周璇、汪曼杰名列三甲。报刊评论她是新出现的...

周璇-身世和姓名的由来

周璇出生在苏州一户姓苏的人家,学名苏璞,小名义官。苏璞三岁时,被舅父拐卖到常州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不久,养母改嫁给上海一名姓张的工人,就将小红送给了住在北京东路的一户周姓人家,这样,小红又换了姓,叫周小红。周小红长至七八岁时,周家家境日益贫困。根据周璇自己的回忆:养母被迫去帮佣度日,那个被鸦片熏黑了肚肠的养父竟丧心病狂要把我卖去妓院当妓女,幸亏养母及时搭救,才...

周璇-主要作品及贡献

周璇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因其在电影《马路天使》中饰演女主角小红,并在影片中主唱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而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银幕偶像。主要作品还有《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长相思》、《歌女之歌》、《莫负青春》、《忆江南》、《夜店》等。 在一个明星不断涌现又不断被遗忘的时代,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个世纪的周璇居然一直没有被遗忘,人们...

生命的绝响——阿炳和他的音乐

生命需要回味,一位瞎子的一生会是什么状态?阿炳这位盲人,何以成了二十世纪响彻世界的音乐家?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是如何诞生的?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东亭,其父华清河。据说阿炳为其父与一寡妇所生的私生子,从小阿炳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歧视、漫骂充斥了阿炳的童年。两三岁时其母亲便因病去世,此时的阿炳跟随精通道教音律的父亲在雷尊殿道观生活。耳濡目染使阿炳从小就喜欢...

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大幅花卉图局部》 恪守寂寞之道 1957年9月16日,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悄然辞世,享年93岁。 如果就百年来中国的知名画家进行一次民意调查的话,那么,名列首位的一定是广为人知的齐白石。他早年贫寒的出身,备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像齐白石这样的全能型画家,称之为百年难现一点也不过分。他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笔下的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具...

毕加索眼中的齐白石

谈到齐白石,对这位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少中青年也许感到不熟悉,这里只从外国画家对他的评价说起,谈谈白石老人的影响。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是人们所崇敬的大师,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毕加索语)。 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见。张大千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画家,最后还是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不说二话,搬...

齐白石-生活轶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一1957年)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齐白石-擅长领域

齐先生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 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

齐白石-艺术理论

齐白石论 齐白石是一个勤劳朴实的老农民。实际上,他是一位有修养的乡下人,或者说是来自乡间的文化人;在他那些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在衰年变法之后的作品中,分明映照着他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 当他听从了陈师曾的劝说,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在这表面上的形式变革背后,是内在情思的变革,他再也不能用八大山人的那种表现情感的艺术语言,而必须找到表现自家情感的自家的语言。 他的画和印、诗...

齐白石-艺术特点

艺术师从 齐白石的画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

邱蔚-狼牙山五壮士

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向狼牙山搜索前进,刚进北山口,就被地雷炸死了几十人。敌军进行了好一番清理,整顿队伍,开始向山上轮番冲锋。7连坚守在阵地上,打退日伪军的几次进攻。指导员蔡展鹏布置7连的战士和民兵,分散在山上向敌人开枪射击,虚张声势,制造狼牙山到处都是八路军的假象,进攻的日军上当受骗。战斗中7连也有损失,连长刘福山负重伤,机枪班、2班战士大部牺牲。这时,团指挥所派出通信员传达命令:转移的队...

邱蔚-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日军遭受重创,为了报复,1941年8月,侵占华北的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五个师团、六个旅团的重兵部队,发动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八路军开始反扫荡。 河北易县属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一分区1团主力,随团政委陈海涵和副团长宋玉琳前去保护晋察冀军区机关。团长邱蔚带领1团3营等部队,在狼牙山地区坚持游击战。 百团大战9月24日,日伪军从管头等地出动35...

邱蔚-主要功绩

1954年9月29日,根据军委命令,67军军长邱蔚率领部队,离开朝鲜,来到青岛。部队归属华东军区建制,67军留守处也从唐山迁到青岛。 1951年6月19日,20兵团在司令员杨成武、政委张南生的率领下,出国作战,邱蔚任20兵团副参谋长。20兵团下属的67军,在代军长李湘、政委旷伏兆指挥下,从安东渡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7月8日,67军代军长李湘不幸在朝鲜因病去世,成为抗美...

承淡安-个人著作

自著有《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研究》、《子午流注针法》、《伤寒论新注》等15种,编修针灸经络图多册,共200多万字。1989年,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国际针灸学术讨论会在其故乡江阴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及部省市领导150多人出席大会。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历史上的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 李自成童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 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

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字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童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

我所认识的刘子谟同志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从20世纪50年代初认识刘子谟同志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没有几个50年。在长达半个世纪里,尽管物换星移,饱经沧桑,但我毕竟有幸曾经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长期住在一个大院内,所以接触的机会较多。在我的老领导、老上级中,他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刘子谟同志早在陕北苏区就参加革命工作,但他的多半生革命生涯是在新疆...

金绍山-个人荣誉

1950年在川西剿匪作战中立一等功。战争年代他两次负伤,叁等甲级残废。 建国后任18军53师师长,1951年指挥修建甘孜机场,再次立一等功。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