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丰:打造三亚的先驱者
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三亚撤县设市,1987年升格为地级市,这倾注着王越丰老州长的一番心血,他最早在崖县的党委会就提出设立三亚市的构想和对三亚实行总体规划,并提出把三亚建成中国式的夏威夷,成为世界的度寒中心。
王越丰的一生为了三亚的发展呕心沥血,在他逝世六周年之际,记者采访王越丰当年的老部下,原崖县县长黄文忠和原崖县常委黄日新,把王越丰为规划三亚、建设三亚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读者。
王越丰:打造三亚的先驱者
本报记者 沈岩
“热中有凉,凉中有热”是王越丰心目中理想的城市,把三亚建设成中国式夏威夷是王越丰毕生心愿,他是第一个提出在三亚设市的领导干部,为让三亚成为中国式的夏威夷,他殚精竭虑,不辞劳苦,他用激情燃烧的生命和对职责的忠诚,对事业的开创,对人民的奉献和对信念的恪守,让他赢得了一个城市的拥戴。
超前理念规划三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三亚远没有今日的繁华,只不过是自治州属下的一个县城,那时大部分中国人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劳作,对于大部分三亚人来说,城市的生活离他们还比较遥远,对于城市规划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连听都没听说过,就是对于当时的大部分领导干部也是一个新名词,而在1982年冬天,王越丰就向崖县的三亚市建委(因历史原因,三亚当时有两个机构,三亚镇和市建委,但只有一套人员,市建委是崖县属下的机构)拨了10万元,对三亚地区36平方公里的现状图测量,为今后设计三亚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准备。
王越丰的意识是超前的,早在1983年,三亚市的城市规模和性质在他心中已有了成熟的构思和策划。他在对三亚地区的城市制订总体规划时,要求崖州市(后为三亚市)要按地级市的规模来规划,市区的人口达到30万左右,城市的性质以旅游业为主。
正当王越丰用超前理念规划三亚时,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三亚视察,胡耀邦在听取自治州和崖县领导的汇报后,指示“崖县是一个好地方,背有靠山,面向大海,自然景观好,发展旅游有前景,要好好规划。”
王越丰心中对三亚的规划和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对三亚的看法不谋而合,这更坚定了王越丰规划三亚的决心。1983年3月中旬的一天清早,他到驻三亚部队借来一架直升飞机,带领崖县县委书记孙家浩、县长黄文忠、三亚镇委书记赵良茂登上飞机,从军用机场起飞后,往西边飞去,在天空全方位考察了藤桥、落笔洞、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地区,当飞机来到当时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的南山,王越丰对随同的崖县领导说:“南山,这个地方将来要搞旅游开发。”王越丰以他特有的敏锐力和超前的意识看好了南山的发展前景。
当直升飞机在三亚上空飞翔的四圈后回到地面时,王越丰心里已经有了三亚今后发展的定位,他指示崖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在做三亚总体规划时,旅游规划也要同步进行,并指示要在美丽的鹿回头山上建一座大型的雕塑。
为了三亚的规划能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王越丰指派崖县县长黄文忠到北京请来中国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杨宝亭所长,为三亚量身度做制订总体规划,还邀请了四川省规划学院的王教授和他的30名学生来三亚做具体规划。三亚的城市规划正是有了王越丰老州长的超前意识的规划,才有了三亚今天的有序发展。
激情四溢营造旅游胜地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旅游规划,是王越丰对三亚领导班子的要求,1984年王越丰调任海南行政区任常委、区副主任,分管全区的旅游工作,三亚定位为旅游城市,但三亚却没有什么旅游景点,空有旅游资源而没能开发出来,天涯海角、亚龙湾都是旅游的处女地,未能为世人所知。从旅游规划到开发成为旅游胜地,最难跨越的是资金的投入,1984年王越丰虽然调到海南行政区,但他没有忘记把三亚建设成为中国夏威夷的目标,他从上级部门要来了60万元,用来开发天涯海角,在天涯海角的沙滩冲积地上建起了第一幢办公楼,标志着三亚开发天涯海角的开始,标志着三亚旅游有着质的飞跃,三亚吹响了建设的进军号,正是这第一笔资金的注入,才造就了今日天涯海角的辉煌。原崖县常委黄日新说,王越丰那时经常为旅游建设的事和他通电话,不分白天深夜。
84年仲夏的一天上午,王越丰让司机把崖县常委黄日新带到三亚亚龙湾,仲夏上午是三亚太阳最毒的时候,当黄日新来到亚龙湾时,王越丰和秘书已经把亚龙湾的沙滩走了一遍。王越丰再一次实地考察亚龙湾,意味着亚龙湾的开发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果然,王越丰找来黄日新是为亚龙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选址,他还要求给自己留一间办公室,这时黄日新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因当时的条件,办公室只是矛草屋。但此时的王越丰已是海南区委副主任,怎能在亚龙湾的矛草屋安营扎寨呢?
黄日新的头发比较少,有时王越丰在玩笑中称黄日新为“光头”,此时,他看到黄日新怀疑的神色,就笑着说:“光头,你不知我的祖先住的就是矛草屋吗?”是啊,矛草屋是黎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屋,作为黎家子弟的王越丰对于矛草屋最是熟悉不过了。
1986年有一日本客商有意向在亚龙湾投资4000万元,王越丰和黄日新到深圳和日商洽谈,但因种种原因,这次会谈没能达成协议,合作意向中断了。王越丰和黄日新在海口大英山机场下了飞机,王越丰没有回到海口的家,而是和黄日新回到亚龙湾矛草屋的“家”,他对亚龙湾公路工程质量的要求亲自把关,在亚龙湾住了一星期,亲自抓亚龙湾公路的建设和绿化。
王越丰对三亚旅游景点的建设要求十分严格,他到南京出差时,在雨花台见到了广东著名雕塑家林毓豪的雕塑作品,对于这位海南乐东籍老乡的雕塑风格,王越丰由衷地赞赏,当三亚鹿回头山上要树一座根据黎族美丽爱情传说创作的雕塑时,王越丰第一个就想到林毓豪,他到广东请来了林毓豪,为鹿回头公园量身创作了这座雕像,这座从林毓豪雕塑刀流淌出来的雕塑,带着美丽爱情传和祝愿在鹿回头山上向游客述说着当年黎族青年美好的爱情故事。
王越丰用自己事业的执着、自己人生的真诚,自己生命的激情为三亚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三亚亲力亲为的策划和操作,才有今天吸引世界眼球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