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旧城遗址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旧城遗址早在明成化年间县治迁神电卫后即降为堡,但明清间仍修缉有加,据《高州府志》记载,明正统年间,旧城遗址毁于猺寇,知县吴镠 因旧址重筑 ;明万历三年( 1575年)和万历七年(1579年),又于四城外建敌楼,增高城墙,并修复城面马道等;明天启年间,重新修复城壕,深度和宽度均比过去增加一培;清顺治年间重修城墙,墙基 易砖以石 ,重建东西瞭楼。这说明地方政府一直重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986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9:15
-
一、保护旧城遗址的重大意义
作为文物,旧城遗址的固有价值和内涵都是要被不断认知的,要被发掘利用的,但其前提首先是要保护,保护是基础,没有保护遑论其他。
旧城遗址保护的意义首推其历史文物价值。旧城遗址历史久远,充分反映了古高州地区的建置沿革和历史变迁。高州地区从汉代开始已有行政建置,汉置高凉郡即今高州一带。据《高州府志》记载, 电白旧城即古高凉郡土城 。南朝梁大通中( 528年)开始置电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178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8:57
-
在广东省高州市东北面 23公里 处的长坡镇旧城村有一座古城址,虽然久历沧桑,城墙早已坍毁,城内外已是村民生活居住的房屋和庄稼、果木,但全城的整体布局、城墙、城壕、城门等遗迹仍然清晰可辨,这就是古电白郡、县城之所在。据高州府志记载, 梁大通中,既置高州,又析海昌置电白郡 ,电白郡城即建于此。隋开皇九年( 589年),废海昌、电白二郡,置电白县,此即电白县治。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高州治从良德移电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223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8:39
-
六、铜鼓及其出土点
俚人是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是其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是拥有权力的标志,也是指挥作战、祭祀的实用器物。冼夫人身为俚人大首领,当然拥有和使用铜鼓。高州是冼夫人故里和政治、军事活动中心,自然有不少铜鼓遗存,而且目前所出土的铜鼓均为同一类型(均为学术上所称的北流型铜鼓),造型、纹饰、铸造工艺一致,由此可以判断高州出土铜鼓均为冼夫人时代且与冼夫人家族密切相关。《新唐书·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006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7:16
-
五、军事遗址
冼夫人是一位地方民族首领,其一生活动都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重,因此离不开保境安民,平乱除暴的军事斗争,在其活动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丰富的军事遗址。今高州是古高凉地域的政治中心,是冼夫人的故里和活动的主要根据地。境内的冼夫人军事遗址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高凉山驻军遗址、平云山山城遗址和长坡石龙的周垌、旺沙、黄羌坡军事遗址等。其中尤以平云山山城遗址规模宏大,体系完备。这些军事遗址的发现为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940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6:56
-
电白郡、县城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汉,为高凉县土城,南朝梁置电白郡和隋置电白县城,唐大历年间高州治于此,元、明后高州、电白分别移治茂名和神电卫,后城址始废, 后人称为旧城。旧城在南朝至隋是冼夫人及丈夫冯宝婚后定居并处理政事的地方,此后一直是冯氏生活和开展社会活动的基地,因此旧城又称冯家村。城址北靠宝鸭山,西接石骨河,东南鉴水环绕,群山屏障,是理想的建城之所。城墙分内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847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6:21
-
冯婆岭墓地 这是最有可 能为冼 夫人墓的地方,此岭位于长坡镇,旧城村(即古电白郡城)西面数里处,岭后高山环绕,岭前是一片平川,远处鉴水环流,颇合形家所说的风水宝地位置,岭略呈圆形,高约20米,径约60米,与周围山岭并不相连,极似是人工筑造的大型封土堆,山上有不少明清以来的墓葬。过去岭上出土过一件石刻人物造像碑(今藏高州市博物馆),惜已残断,但从其人物服饰仍可判断为南朝之物。
船岭墓地 这是学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020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5:44
-
冯宝公祠 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古电白郡城遗址内,始建于明代,近代重修。冯宝原是北燕皇帝的后裔,北燕失国后其祖父南投宋国,至冯宝任高凉太守,为号令地方土著,与百越首领冼夫人联婚,旧城村是冼夫人与冯宝婚后的定居地,《茂名县志》云: 冯家村在旧电白界 ,隋开皇十一年,冼夫人之孙冯盎任高州刺史,旧城又成了他居政合一的地方,很显然旧城是冯冼后裔的重要聚居地,旧城现有5000多人口,90%以上是冯姓。他们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147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5:15
-
雷垌仲芳冼公祠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州市长坡镇雷垌村,始建于明万历间,清代重修,冼氏印山祖一支的祠堂。雷垌正是冼夫人故里,如今冼姓最多的村。 从冼 夫人以降直至明代,虽无详细确凿的族属源流可考,但在该祠堂的祭始祖祝文里有云: 启基高凉,莆田远绍 正是冼姓居民由福建(莆田)回迁雷垌的证据,并且显然是以冼夫人为先祖崇拜的对象。仲芳冼公祠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五开间,三进,由大门、中庭、寝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019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4:55
-
高州冼太庙 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高州市文明路东侧,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清同治年间重修。原为官府的祀典庙,后成为百姓祭祀冼夫人的活动中心。高州冼太庙是目前广东省地区规模最大的冼太庙,坐北向南,三路四进,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前座、中殿、正殿和后殿四进,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各进之间有天井和回廊。庙内保存丰富的碑刻和壁画,是难得的文物艺术珍品。1993年按明代风格维修,维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029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4:32
-
二、纪念建筑
冼夫人的纪念建筑有两类:一是冼太庙(又称冼夫人庙),二是冼氏及冯氏祠堂。
冼夫人因其功绩而逐渐成为万人信奉的神祇,拜祭纪念她的庙宇多称 冼太庙 或 冼夫人庙 ,粤西各县及海南岛等地都有,而高州的冼太庙特别多。据民国《茂名县志稿》记载,高州冼太庙多达二百余间,另据我市最近文物普查统计也有九十二间,几乎是各乡镇都有,稍大一点的行政村都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史上已有的,现存规模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309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4:03
-
俚人文字遗存——刻字石 刻字石位于雷垌村旁马鞍坳山坡的岩石上,共发现文字符号18组,图形符号5种,人工刻凿痕迹非常明显,有部分符号难以辨认,当地村民称为 凿字石 ,据查原来尚有几处,现已被良德水库淹没。文字符号颇为奇特,完全不同于现代汉字。在此地区发现如此多的神秘的古文字真是奇迹,据考冼夫人以前岭南各地不受中央集权控制,尽管已设立郡县,但仍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长官,仍然保留相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893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3:38
-
高州位于广东西南部,早在六、七千年前的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从西汉元鼎年间设置高凉县始,历代都是郡、县、州、府的治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北朝时期,高州出现了一位名震华夏的少数民族女英雄,南越首领冼夫人。她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岭南的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后世的景仰和历史上各朝各代统治者的褒扬。尽管时光流逝已千年,高州作为冼夫人的故里及其家族长期管治岭南的政治中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2080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3:06
-
旧城遗址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个文物资料仓库,对研究我市自南朝到明清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有着重要作用。
在冯冼定居点——旧城冯家村旁的木马河边,一连分布十余座古窑,在烧制的产品中大部分是砖瓦,少部分是碗、盆等器物。在旧城古城的东、南面田垌也分布有几处古窑。当地群众流传有这样的传说:冼夫人在修建旧城城墙和官府民房,需要大量砖瓦,白天请工匠加紧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919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2:24
-
旧城由于长期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旧城遗址现存的古迹不少,东有三官山,龙脉盘旋;西有鳌鱼吸水,鉴水如练;北有宝鸭穿莲、石狗衔烟;南有石井生莲,大谢通天,不愧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之所。现在城址犹存,古城结构依稀可辨。城垣有内外两重,呈 回 字形,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遗址还很清楚。内城纵横约200米,西北角还有—段约6米高的土城。外城约一方市里,北段的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阅读(1856次)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0-03-12 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