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甲午战争-评价

中方评甲午战争 中方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日军在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并在战后以赔款、割地的形式,掠夺、搜刮中国政府和人民。中国(清朝)在这次战争中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甲午战争开启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战后中国国贫民弱,生产落后,各行各业的资本主义改革是失败的,社会腐朽,经济水平低下,每年财政收入不足九千万两,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马关条约》的三年期限内赔款全部两亿两白银的,为此,只好向列强各国举借外债。而列强向中国借款即可索取高额利息,又可附加种种条件扩大在华利益,所以俄、法、德、英各国都参加了竞争,要夺取贷款权。1898年6月以前,为三年还清赔款的最后期限,清政府又要借款,英、德、俄...

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甲午战争中,日本获胜,中国战败。日本经此一战,提高了国际地位,当上了亚洲王,并摘掉了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时套在日本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枷锁,获得了立国的独立自主权,还挤身了帝国主义俱乐部,成为帝国主义俱乐部中平等的一员。从1896年至1898年这三年内,日本的财政收入共计2亿6890万日元,但在这三年中,日本却从中国共获得库平银2亿3150两,折合成日元共计3亿6488万元,超过了日本三年的财政总收入,...

甲午战争-战败原因分析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日本在...

甲午战争-战前军力对比

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人数 战舰 吨位 ...

甲午战争-起因

甲午战争前,朝鲜仍是中国的附庸国。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12月4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保...

甲午战争的影响

 民生经济大受打击《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以海关关税为抵押,向外国银行借款,中国的关税操纵在外国人手中。条约又准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各国纷纷效法,列强可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工和丰富的资源制造商品,再向中国倾销,严重打击本土工业的发展。   日本更加强大中国承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实际上是认同日本控制朝鲜,其后朝鲜被日本正式吞并;而台湾、澎湖又为日本所据,这样日本...

日本海军

吉野号 吉野号,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还有一艘同型舰为高砂。据说吉野舰原为中国订购,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被日本购去。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牺牲1人伤11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华战争,巡弋渤海。1904年被...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      中国与日本与1895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

对甲午战争的评论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

对甲午战争的评论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珍惜生命,义无反顾

珍惜生命,是我们大家的职责。如果有人不珍惜生命,那他浪费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有可能还会影响别人的命运。2007年11月30日,一件令人悲痛欲绝而又感动不已的事情在金华城南桥头发生了。孟祥斌为救一名轻生的女青年,从距江面十多米高的桥上跳进婺江,却再也没有浮出水面。影片《孟祥斌》中红色身影凌空跃下的镜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我泪流满面。   这感动人心的英雄事迹,这痛彻心扉的影片,让我感慨不已、思...

温暖有多远

孟祥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勤劳的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撑起了孟祥斌的天!孟祥斌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他认真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军校。到了军队,孟祥斌与战友在国旗下宣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个寒冷的冬天,孟祥斌一家正在江边散步。突然,一个女子狠狠地甩掉手机,跳进大江。此时此刻,在桥边的孟祥斌顾不得和妻子说一句话,顾不得和女儿讲上一个字,鞋子一脱,外衣一扔,就跳进大江救人。最终女孩活了...

读孟祥斌一文有感

今天,我从《走进和谐的春天》书中阅读了英雄孟祥斌动人的故事。英雄孟祥斌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佩服。   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优秀军官,刚跟长年两地分居的妻子和3岁的小女儿团聚,如果你知道为救起一个跳河自杀的女孩会搭上生命,你还会不会从10米高的桥上跳入寒冬时节刺骨的江水去救一个陌生人?   如果你是一个军人的妻子,带着3岁的小女儿去部队看望丈夫,在全家团聚的时候,却亲眼目睹自己的爱人在未和你...

人民的教育家

60年来,谈家桢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战线。他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谈家桢培养学生(包括研究生)着重抓住三点,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他认为只有把基础打好了,在实20世纪50年代的谈家桢(左)践中才能较快地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他反对家长式的教育方法,提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死死捆住学生的手脚培养不出有出息的人才。他讲...

他国取经,科学救国

谈家桢的刻苦治学精神及作出的优异成绩给导师和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导师盛情邀请他留下继续从事遗传学的研究。但是,科学救国的志向使他坚定了返回祖国的决心。在这同时,谈家桢通过留美同学朱元及其老师胡刚复的引荐,收到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他为生物系教授的聘书。1937年,谈家桢到达浙江大学就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到杭州。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生物系迁到湄潭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这以后6...

刻苦学习 ,和蔼大度

谈家桢,1909年(夏历八月初二)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慈溪。他的祖父是个世传的银匠。父亲谈振镛在家乡的一个杂货铺里当学徒,以后在邮政局里当一名小职员。母亲杨梅英心地善良、勤劳刻苦。6岁那年,谈家桢在当地上私塾,12岁毕业于教会办的道本小学。1921年,谈家桢进入教会办的宁波斐迪中学。1925年转学到浙江湖州东吴第三中学高中部。1926年毕业并被免试保送苏州东吴大学。他曾想攻读平时基础好的数学,但...

对生命的拯救与历史的见证——约翰·拉贝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路明、张晨):德国人约翰拉贝凭借其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挽救中国军民的义举,以及留下《拉贝日记》等历史证据,得到中国人的广泛尊敬。他以获得超过400万的高票入选百年来对中国最有影响的十大国际友人。作为获奖者约翰拉贝的长孙、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的妇科学专家,托马斯拉贝教授,日前受邀来到北京参加颁奖仪式,并于接受了国际台的专访,讲述祖父的故事。 约翰拉贝1882年生于德国...

后记:约翰·拉贝--一个伟大的德国人

现在,拉贝成了市长,城内估计尚留有100万人。这个城正面临投降的前夕,它的主管当局已逃离,国营企业停止生产或者已经关闭,城内的居民担心占领军不受控制地大规模洗劫。日本人对拉贝建立一个安全区的申请报告仍然含糊其词。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进城了,但只是缓慢地挺进。中国的士兵还在城内,他们每遇到日本人,立刻就被缴械,被捆绑着带走去枪杀。 但是,拉贝和其他一些委员会委员仍驾车巡视全城,...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