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什么是四谛?

什么是四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四谛概说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这个利益实在太大太大了。诸位一定要晓得,临终最后那一念是关键,你来生到哪里去,就是最后一念。你一生所造的业很多,何况还有过去世,生生世世累积的业无量无边。佛在经上说,假如你所造的业要是有体积的话,体积再小像微尘一样,所造之业是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再想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地藏菩萨答言称长者,这彼此恭敬。长者称菩萨为大士,菩萨称他长者。既然他问了,我现在为未来,未来是指我们,现在是当时,这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承佛威力这一句尊师重道,不敢以为自己能说;这个事,理太深太广,我哪里能说?承佛威神加持这才能说。其实地藏菩萨早就成佛,也是示现为菩萨身。学生当中无量无边都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请教这一些言语的意思不难懂。这是说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过世之后,他的家亲眷属给他修一些功德,譬如设斋。设斋意思很广,像现在习俗里面,放焰口、放蒙山施食,这都是设斋,这是请鬼神吃饭。也有在世间修福的斋僧,古时候家庭富裕的人家设千僧斋。以及造种种的善因,多做善事回向这个亡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缘起论?

什么是缘起论?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 一、缘起的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到这儿是一小段。从这个经文里面,我们就明了大辩长者,这也是诸佛如来示现。久证无生,这一句话是很久他就成佛了,他在十方世界度众生,现长者身,这是示现。应以长者身得度,他就现长者身,参加地藏法会,帮助世尊跟地藏王菩萨教化众生。他出来发问,这一问一答当中,破除我们的疑惑。下面说:   【合掌恭敬....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二障破了真实智慧

二障破了真实智慧 我们凡夫是妄心,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妄心永远缘不到真实的境界。法相经论里面说得很多,第六意识的功能在八识里头最强的,对外它能缘虚空法界,对内它能够缘阿赖耶识,可惜的是它就没有办法缘自性;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是自性,它可以缘虚空法界,它能够缘十法界,没有办法缘一真法界,没有办法缘自性。所以凡夫的见解智慧,怎么能够知道佛菩萨的境界?凭著自己的妄想想像佛菩萨的境界,全错了,这是我们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乃至善事,一毛一渧

乃至善事,一毛一渧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这是地藏菩萨对世尊说这些话,实在说对世尊说,就是世尊为他做证明,他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说话的用意实在是为我们。阎浮众生就是我们这些人。但能于诸佛教中,佛教两个字是关键,今天提到佛教,是不是我们想像当中佛教这个意思?不是。这是一切诸佛教诲之中,佛怎么教我们的,我们有没有懂得?我们有....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怎样读懂佛经

怎样读懂佛经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佛经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 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 什么是三分科经? 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乱。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这是比喻。比喻的意思很明显,譬如有一个人,这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到此地来。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旅行大多数都是徒步走的,路程远当然非常疲乏,消耗体力;如果是三天没吃饭,他的苦难,我们就可想而知。而这个人还不是徒步旅行,他还挑著担子,这个担子有一百斤重,这很沉重的一个担子,三天没吃饭....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