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转为繁体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转为繁体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缘前生不信道德故
缘前生不信道德故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缘前生不信道德故,缘是因为他生前不相信道德。下面这一段是,若以亡者严身之具,严身之具,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收藏的这些珠宝一类的,像首饰珠宝一类的,这是严身之具。屋宅园林,他的房地产,屋宅是房产,园林是地产。以施三宝,可拔地狱之苦。一生纵然造作极重的罪业,如果能够在命终之前,把他所有的财物供养三宝,这个福能够超越他堕地狱的罪业。为什么原因?供养三宝,每一....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请僧转经
请僧转经 香港回归周年那边同修请我去讲经,时间只有六天,十二个小时。我们感激他们的热心护法,我去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十二个小时,怎么能讲得完?我们节录一个本子,这个本子你们都看见过。从《无量寿经》里面节录六十条,每一条都是经文,这就是请僧转经,是他们大家启请,联合起来启请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知道自己怎么作法。特别是我们自己的家亲眷属,看他一生当中没做什么好事,他自己迷惑颠倒,我们学....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逆修生七
逆修生七 前面普广问逆修生七,就是人还没有走,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时候自己修,请法师来转经;请法师转经,转的意思请法师念经,请法师讲经都叫转经。一般人在生的时候,不会替自己预先做超度佛事,这是很少的。但是请法师讲经功德大,有能力的自己一个人请,那你这功德是分分己获;自己没有能力的,合几个同参道友我们一起来请。请法师讲一部经,或者请法师讲一天经,功德都不可思议。你想想看哪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曾经请过法....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这里头有个错字,你们有没有改过来?这是自己的己不是已。)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地藏菩萨讲,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健是你的身体很健康,闻是你六根很聪明。你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趁著身体健康的时候,你要认真努力自修,你所得的福报是圆满的,分分自己统统获得。注解里面,青莲法师引用《随愿往生经》里面一段话,我们把....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家亲眷属所修的福愈大,他得的就愈多
家亲眷属所修的福愈大,他得的就愈多 如果这个亡人在生前是个念佛的人,是个明白佛法的人,是个念佛人。他过世之后,诵经他听了之后,很可能提醒他念佛往生净土,那他就决定得生净土。所以一些超度佛事是给他做增上缘,唯恐他忘掉,特别来提醒他。假如他在生前没有接触过佛法,那就很难了,完全凭福,他只能够达到忉利天。这个利益大小不相等,经文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自己要去思惟,为什么超度他能够得利益。前面也....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无常无我?
什么是无常无我?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这个道理一定要明了。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世间家亲眷属为亡者做佛事,通常请出家人一定请七位,为什么?七分功德他才能得一分。诵经要诵七部,都从这个经上来的。他只能得七分之一,七分之六念经念佛的人自己得,这是说一个比例。他能得多大利益,完全看生者自利有多大....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概说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平时要种善因,你才能得善果
平时要种善因,你才能得善果 平常念佛都是为了临终这一念,希望平常念得熟,临终时候不会忘记,平常要放下万缘,临终时才不会有障碍。什么都要放下,于这个世间确实没有一丝毫的贪恋,往生就自在。只要有一丝毫贪恋染著,临命终时念佛往生的障碍。我们自己要很清楚、很明白,临终时候能不能遇到善知识?能不能遇到一些人帮助?太难讲了!所以我们知道这桩事情,平时就要多结善缘,多结善缘就要多参加助念。你能够常常帮助临终....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送终一定要劝人念佛
送终一定要劝人念佛 如果临终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一个人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临命终时才有人教他念阿弥陀佛。教他念佛,教他求往生净土,佛来接引跟阿弥陀佛去,他就作佛了。往年在美国首都DC,华盛顿DC周广大先生,那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在临走三天前才遇到佛法,人家给他一讲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念了三天佛,佛接引他往生。这是家亲眷属是善知识。遇到教他念菩萨名号、念辟支佛名号,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07号
首页
«上一页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