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转业力愿力,转业报为示现

转业力为愿力,转业报为示现 这时候这个亡人,在阴间里面接受这些审判,还没有定案他很忧苦,千万愁苦,这没定案。定案之后如果说恶业重,那就一定到三恶道去受生。三恶道去受生也有业缘,畜生道里面找父母,那个父母过去生中跟他都有缘分;饿鬼道里面跟地狱道里面化身的多,鬼道里头也有胎、卵、湿、化,地狱里头完全是化生。如果不是化生,是胎生、卵生一定要找父母。缘,佛就说得很清楚,总不外乎四种:报恩、报怨、讨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五乘教法?

什么是五乘教法?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人乘 人以三皈五戒为乘,得以出离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皈依佛(导师)、法(真理)、僧(亲教师)等三宝,藉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超越无边的生死苦轮,远离一切的怖畏,解脱一切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未测之间,千万愁苦

未测之间,千万愁苦 【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或在诸司,这是鬼道。饿鬼道里面这些办事的机关,在那些法庭里面辩论,有人说他造多少罪业,他自己不承认,在那里面去辩论。世间人有时候自己造作的罪业他忘掉,也有故意不承认的。可是在阴间鬼神有记录,常言说得好,举头三尺有神明。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两个神常常跟著你,一个叫同生、一个....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发菩提心?

什么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冥冥游神

冥冥游神   这就是他的魂魄,我们佛法里面讲的阿赖耶识,世俗人讲灵魂。游神就是灵魂,佛家讲的游神很正确。讲灵魂那是恭维的话,为什么?决定不灵,他要灵怎么会到恶道里面去?他到恶道里去,可见得他不灵。孔老夫子在《易经》里面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他称游魂,我们这里讲游神,这个讲得很有道理。因为他的速度很快,漂浮不定,确确实实是游魂。《易经》里面讲游魂为变,变就是他去投胎,他又去换一个身体,冥冥游神。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佛教的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戒学,三学的第一个阶段 三学的戒学指的是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种类。 戒学按内容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不相信佛法,遇不到善知识

不相信佛法,遇不到善知识 李木源居士前天跟大家报告,他去送这些往生的人,往生之后他替他洗身体,照顾入殓。有一些往生的人身上是软的,大概念佛往生绝大多数身体都柔软,这是好相。有一些走的人身体僵硬,这什么原因?惊慌恐怖身体就僵硬。走得很自在,一点都没有恐怖,他的身体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从临命终人,看得出他走的时候的情况,他走得好决定不落恶道。他是很自在、很安详、很清楚的时候走的,神智清楚决定不堕恶道....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冥冥游神,未知罪福

冥冥游神,未知罪福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   这是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人死了之后那个状况。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提示我们,国土危脆,人命无常,这是世尊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教我们时时刻刻提高警觉心,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决定不要以为我还很年轻,我的寿命还很长,那你就错了。古人常讲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都是少年人,没有人祭祀,很年轻就走了,没有家室、没有儿女,都....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 八正道最初是释迦牟尼佛针对婆罗门教、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修行方法。在他看来,苦行主义是对自我施加折磨,不会带来什么收效,而享乐主义沉迷于寻欢作乐的生活,更会通向毁灭之路。就此,他提出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流通佛法的道场

流通佛法的道场 最近香港的那边同修打电话告诉我,香港有一位法师八十多岁了,他有个道场想捐献出来,送给出家人。他的条件要有五个出家人,五比丘他才肯送,在香港荃湾这个地方。这个条件好,但是很难得,恐怕等他往生的时候五比丘都找不到,这是实在的话,太难了!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是相当不容易。所以在这个年代,我们要明了五比丘找不到,即使是在家居士正信佛教徒,做为弘法利生的,都是好事情。真正是弘法利生,或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