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钟书与杨绛毕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女儿钱媛死在了父母之前。而且,钱媛虽然有过两段婚姻,但一生都没有生育过。也就是说,钱钟书与杨绛实际上是绝后了,那么优良的基因,没有传承下来,实在是可惜。 钱钟书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围城》,而杨绛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我们仨》,这里的“我们仨”就是指他们一家三口:丈夫钱钟书,妻子杨绛,以及女儿钱媛。 钱钟书与杨绛毕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639)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1-20 10:43:01
-
继子 我父亲与钱瑗结婚时我18岁,刚刚到工厂上班。 当时我并没有不安。因为“钱瑗阿姨”,是个很随和的人,不像个“后妈”。那时我心里还有一个小算盘,“反正爸爸应该再结婚,那么钱瑗起码是个不坏的选择”。果然,钱瑗在进入西石槽杨家的生活之后,一开始就与我和妹妹以大朋友的方式交往着,从未让我们感到有“继母”的感觉。同时,我俩从她那里得到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她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很大影响。比如说我在25年前上大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74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1-20 10:41:46
-
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 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钱钟书逝世6年后,他的妻子、作家和翻译家杨绛以92岁高龄提笔写作《我们仨》,以淡定悠远而又饱含忧伤的笔触,回忆三口之家的眷眷亲情。而写这本书,正是女儿钱瑗的临终心愿。
在书中,杨绛写自己做了个 万里长梦 :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 古驿道 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亦真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340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3:22:16
-
钱瑗没有亲生骨肉的。钱瑗经历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王德一,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第一次婚姻没有孩子,第二次有继子和继女。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0873)
评论(1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3:21:17
-
《我们仨》里说过。夫妻俩开玩笑,叫女儿扁扁,方方,圆圆什么的,后来索性留了个圆字,改个谐音字 瑗 。 有学问的人给孩子起名字未必多么高深。巴金的女儿叫李小林,周作人给子侄起名,就叫 周丰一 、丰二、丰三这么排。
瑗 yuàn 〈名〉 大孔璧 [big-hole jade] 瑗,大也璧也。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说文》 问士以璧,召人以瑗。&m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278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3:20:14
-
钱瑗教的文体学是一门繁重而枯燥的课,但她善用例句来解释问题,而选择的例句非常精彩,就把文体学教得生动有趣了。她常上新北大(旧燕京)的图书馆去借书还书。她把借的书读完一批又读一批,读了许多英国文学作品,这为她选择例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杨绛
钱瑗去英国进修的两年,学习非常刻苦,她说,导师指定阅读某一诗歌作品,开始怎么也读不懂,非常着急,于是她找了许多同时期的其他诗歌作品来读,进而研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96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7:51
-
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尖兵,我原以为是女儿创的新鲜词儿,料想是一名小兵而又是好兵,反正不是什么将领或官长。她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就尽心竭力地当尖兵。钱瑗是怎么样的尖兵,她的同学、同事和学生准比我更了解。
钱瑗坚强不屈,正直不阿。北师大曾和英国合作培养 英语教学 研究生。钱瑗常和英方管事人争执,怪他们派来的专家英语水平不高,不合北师大英语研究生的要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70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6:57
-
上世纪60年代,我是北师大中文系的学生,而钱瑗是外语系的老师,她只是我广义上的老师,并没有直接教过我。在大学里,隔系如隔山,不要说不同系了,就算是同系不同级,甚至同级不同班,也少有往来。如果不是 文革 中打破了系与系之间、师生之间的界限的话,我大概也不会与钱瑗老师交往。
钱瑗的母亲杨绛 交往也必得有个机缘。那个时候,我和外语系学生张仁强来往甚密,他常来我宿舍串门瞎聊天。那天我们走在校园里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226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6:33
-
我父亲与钱瑗结婚时我18岁,刚刚到工厂上班。
当时我并没有不安。因为 钱瑗阿姨 ,是个很随和的人,不像个 后妈 。那时我心里还有一个小算盘, 反正爸爸应该再结婚,那么钱瑗起码是个不坏的选择 。果然,钱瑗在进入西石槽杨家的生活之后,一开始就与我和妹妹以大朋友的方式交往着,从未让我们感到有 继母 的感觉。同时,我俩从她那里得到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她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很大影响。比如说我在25年前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5782)
评论(1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6:05
-
钱瑗教授(1937---1997)是原北师大外语系(现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钱瑗在北师大执教36年,为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为纪念钱瑗教授,北师大外语系69届毕业生、现任北师大香港校友会会长、香港第一海域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仁强捐资100万港币于今年5月设立钱瑗教育基金,旨在支持和鼓励更多优秀教师为教书育人作出突出贡献。
婚姻
前夫王德一(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9504)
评论(2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5:08
-
生于1937年5月,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1966年从事英语教学,1978年公派致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英语及语言学,1980年回国。1986年晋升教授。1993年被聘为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1997年3月4日病逝,终年59岁。
钱瑗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也是中国学界德高望重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女儿。
北师大外语系教授钱瑗
她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242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7-17 1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