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江庸——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成立伪满洲国。江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谴责日寇侵略罪行,并指名出任伪职的学生赵伯欣叛国投敌,为虎作伥,声明脱离师生关系。1936年初他受聘任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6月,他代表中国律师协会参加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律师协会世界会议,10月途经莫斯科回国。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上海沦为孤岛,日、伪筹组南京伪政权,授意汉奸温宗尧拉拢江庸出任伪职,遭到...

江庸——从事律师职业

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时任修订法律馆总裁的江庸,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职。与梁启超创建尚志学会,又办《法律周刊》,自任社长。同年,在广州谒见孙中山先生。 自1927年蒋介石上台以后他未在国民党政府任职,基本上以律师为职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江庸表现出很高的胆识与气节,受到知识界和政界的尊重,也得到统治当局的垂注。1936年他在上海从事律师业务,这时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救国会七君子事件。以宋庆龄为...

卫立煌——韩信岭阻击战

1938年2月中旬,卫立煌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军。16日,卫总部移往霍县,准备对付敌人新的行动。 这时,侵华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集中了第一O八、第二十,第一O九,第十四,第十六师团,共约十万人,由太原南下,企图一举攻下山西南部。卫立煌认为敌人的战略是速战速决,中国军队采用持久战,则是对日军的有效打击手段。中国军队应主动阻击其由北南下的师团,争取...

卫立煌——忻口战役

进攻山西的日军突破晋西北防线,猛攻忻口。阎锡山见日军逼近,急电蒋介石,要求派卫立煌部队驰援山西。十月初,卫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即率参谋部到山西太原。阎在太原见到卫时,如遇救星,连声大呼:是咱把你求来的。你辛苦了!看到卫一行人风尘仆仆,都是一身深灰夏季军装,便叫副官处处长把所有随行人员领到太原一家大服装店,送给每人一套呢军服和一双皮马靴。卫在太原还见到周恩来和朱德总司令。当周恩来向他介绍第一一...

卫立煌——南口激战

7月底,天津日军向中国驻军第三十八师攻击,并占领大沽一带。日本关东军也策应行动,向天津增派了坦克部队。此时, 日军进入平津地区人数已达十余万人,北平危在旦夕。卫立煌请缨北上,得到南京军委会的批准,立即行动。 8月初,卫率第十四军在保定以北、琉璃河站南陆续下了火车,日夜兼程,绕满城进入太行山东面的狼牙山、梁各庄、大安山,绕北平西面,侧敌行军。主力进至百花山,史家营附近时,卫见日军板垣第五师团正...

卫立煌——忻口大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导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7月中旬卫立煌奉蒋介石电召,去庐山开会。卫行前曾与郭寄峤、戴永荪、刘刚夫、叶粹武等就当时局势问题进行商谈。卫说:我们是军人,保国卫民是我们的天职。目前举国人民一致要求联合抗日,我非常同情。我们要作走上抗日前线的准备。 卫立煌去庐山不久,公署接到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电告:据岳西县方...

卫立煌——十年内战

1930年初,朱韵珩生下长女道蕴,充满了做母亲的喜悦。但此时正是阎、冯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前夕,蒋之精锐相继北上,变化无常的石友三突然在浦口倒戈,南京受到严重威胁。蒋因其嫡系无法调回,遂要宋美龄写信给她在美留学的好友朱韵珩,让卫立煌速返安徽,组织军队保卫南京。朱原打算待卫于陆大毕业后,再陪他到日本学习一段时间,以避免参与当时的军阀混战。但卫以南京有孙中山的陵园应该去保卫为由说服了朱,朱只好抱着...

卫立煌——北伐战争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10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卫立煌部属东路军。东路军很快占领了闽、浙两省,卫立煌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屡立战功,当部队行至粤闽交界之松口时,遇孙传芳周荫人军约二万人的堵截,他指挥所部与敌激战六昼夜。此役获胜盾,,连升为十四师副师长、师长,奉令由浙南、浙中向镇江进军,对上海取包围形势,接应由江西北上的北伐军,相机肃清孙传芳在江南的残余部队。 ...

卫立煌——追随总理

1914年秋,卫立煌只身来到武汉,投亲谋职未成,适逢湖南的军队在武汉招学兵,便报名进了学兵营。在这里他受到一年多极严格的军事训练,系统地学习了军事基本知识,为他日后军事上的建树奠定了基础。1916年,因他的表兄宋世科两年前已去广州,在粤军中工作。他不辞道远,决心南下粤海投奔表兄。8月,宋世科把卫立煌介绍给同乡吴忠信,在吴的身边当随从副官。当时吴任粤军旅长,他和当时粤军参谋长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同期同...

许宝驹——建新国家 做新贡献

1949年6月16日,许宝驹以民联中央常委的身份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被安排在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的第三小组。第三小组可谓是名人荟萃,除由周恩来任组长外,另由北京大学教授许德珩任副组长,宦乡任秘书,组员的阵容十分庞大,有章伯钧、廖承志、邓颖超、周建人、罗隆基等共23人。 共同纲领是一份具有国家临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起草这份文件是筹备建国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经过反复的协商、讨...

许宝驹——坚持抗日 反对内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各抗日党派、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力量、各文化团体相继集中到重庆,大专院校、工矿企业、金融机构等陆续内迁重庆及其附近地区,重庆成了战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汇集的地方,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的政治舞台。许宝驹先后在这里参与发起成立了两个重要的政治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史称小民革)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为了遏制国民党顽固派继续进行反共活...

许宝驹——曲折的政治生涯

从1922年起,孙中山在经历了多次斗争的惨痛失败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赞同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许宝驹作为北京特别区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和肯定,把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此次改组是国民党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整顿与革新,...

许宝驹——推进浙江教育改革

许宝驹是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他在浙江就曾积极参与浙江的教育改革。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后,受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姜琦之聘请任该校语文教师。这所学校,即现在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近现代中国诸多名家大师的人生驿站,曾涌现出很多推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卓越人才。当年的教师中有钱玄同、沈钧儒、鲁迅、许寿棠、李叔同、马叙伦等一大批在近现代中国舞台上留下深深印迹的重量级人物。这些人对许宝驹...

许宝驹——出身名门

许宝驹,1899年出身于杭州一个名门世家。其家族于明代时始居杭州,清代达到鼎盛,子孙中辈出登科中举之人,几百年中涌现出过无数名人,被当地传为佳话。许宝驹的祖父许祐身,官任苏州知府。父亲许引之,自清末至民国北洋政府期间历任中级官员,官至两浙盐运使。母亲程时嘉,江西新建人。许宝驹兄弟姐妹共七人,也多为知名人士。许宝驹与其弟,被人称为杭州许氏三杰;其弟许宝马录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其弟许宝骙曾任《团结报...

彭加木:中国科技界的“罗布泊之魂”

□彭加木大事年表 1925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黄冈堡槎溪乡(现广州市白云区槎龙村)。 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 1961年:任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第一次考察环罗布泊,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罗布泊是块宝地...

苏州召开座谈会纪念吕凤子逝世五十周年

时间:2009-12-30 来源:中国书画报2009年第104期 作者:中国书画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朱同)今年12月20日,是我国现代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12月18日,由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大学、吕凤子学术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德艺双馨 承前启后纪念吕凤子先生逝世50周年座谈会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来自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

吕凤子-主要著作

《美术史讲稿》 《中国画法研究》 《凤先生说美育》 《吕凤子仕女画册》 《吕凤子华山速写集》

吕凤子-评价

吕凤子1909年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结业后,次年在上海创办神州美术学院;1912年在丹阳捐献家产,创办丹阳正则女子学校,1925年改为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抗战军兴,在陈立夫、张澜等人的支持下,1938年于重庆璧山县创办江苏省正则职业学校蜀校,1942年在教育部备案,正式创办正则专科学校。1946年回江苏前,将全部校舍捐赠璧山地方政府办学。同年秋,在丹阳重建正则,分四部分:正则小学、正则中学、正则职校...

吕凤子-贡献

吕凤子早年就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才气,1901年十五岁时就与韩笔海、荆钟善、胡小石等一起考中秀才,与胡小石一起有江南才子之誉。吕凤子早年有以身报国的志向,曾一度考入苏州武备学堂学习武术,以后才转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习,从此走向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之路,逐渐成长为近、现代史上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和著名的中国画家。 按照吕凤子的说法,他一生做了三件事,其一是画画,其二是教书,其三是办学。...

吕凤子-画风

在近代中国画史当中有三位人物画颇见特点的画家,一为丰子恺、二为叶浅予,还有就是吕凤子了。而吕凤子在这三位中所留下的作品最少,这就愈显吉光片羽之贵了。 吕凤子幼时极为聪颖,十六岁就得中秀才,十八岁在苏州武备学堂习武。二十岁才开始习绘画,就读于李瑞清所开办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工科。颇受李的器重,毕业后遂曾留校任教。而后的几十年里吕凤子便一直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着。 李瑞清主持的两江优级师范...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