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3

第二次相遇那正是刚开始实行责任制的时候。当时,我因为母亲有病,请假回来看望 她。正好省报驻这个地区的记者也在到我们县了解一下责任制推广的情况,就和我一起来 了。 我陪他到县委宣传部说明了来意。宣传部的同志说:你们城关公社正开大队书记会, 专门讨论落实责任制的问题。你们要是有兴趣,可先去听听。 我的同行当然很乐意去。他问我去不去? 我本来没有采访任务,但我关心这访面的情...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2

不料,这下却更刺激了他。 他拳头在桌子上捣了一下,嘴里气愤地溅着白沫子,叫道:我的家烂包了!你知道, 我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好不容易在县上副食公司找了个合同工营生,现在也被清退回来了。 而今地一分开,都得自家种。儿子吃不下苦,整天在外面瞎逛。我也没心思种那些地。粮没 粮,钱没钱,就跑出来包一工,就赔了,匠人们打发不走,向我要钱刚才车站上你已经 看见了。唉,硬是这政策把我给害了!前多年...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1

怎样?发财了!光自留地的旱烟和包心菜就能收入一千块!至于粮食,都没处搁了。 现在这政策对自私人有利嘛!前几年他到处咂我的洋炮,说我把张家堡弄穷了。这阵轮上他 张狂了!他竟然攻击起他的亲哥哥来了。 我们沉默了一会,各自端着酒杯抿着。 这时间,我突然想起了他们村的另一个人。那人名字似乎叫张宽,现在大概有三十五六 岁了吧。这是一个孤儿,父母死后,给他撂下了一河滩帐债。 但小...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0

什么工钱?我给县上副食公司承包修窑洞,这些匠人都是这工程上的。工完了, 他们嫌我给开的工钱少了,扬言说不给他们增加,就要捶我!哼!你怎么出来包工 了?我惊讶地问他。唉不包工怎办?农业社烂包了!他脸上露出一种相当不愉快的 表情。我知道分说的是责任制。 你还是大队书记吗? 当然是。不过,现在这书记连个屁都不顶!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们进了车站旁边的国营食堂。 ...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9

似乎是一群人在围攻一个人。被围攻者我看不清脸面,但耳朵逮住的一两名话听起来像 是本地人,而且口音相当熟悉。 本赤我对这类常见的吵不感兴趣,但不种恻隐之心使我忍不住想看看那个一定很狼狈的 被围攻者是个什么人。 我走过去一看,吃了一惊:原来这个人是我的五叔张志高。五叔似乎在同一时间也看见 我。他立刻用胳膊肘豁开和他吵嘴的人,过来热情地和我握住了手。他喊叫说:啊呀,我 的侄作!你...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8

大川道里,再不像往年一样,几乎是一色的庄稼。现在,大地就像五彩织锦似的斑斓。 各类作物一块一块互相连接而又独成一家,每个劳动者在土地上的创造个性都表现得淋漓说 致。也有个把地块庄稼长得不怎样,你可以知道它的主人必定不是个勤劳人,而就是这样的 人,前多年却在集体的大锅里捞走和别人一样的一份。 有的庄稼已经割倒并且上了村头的禾场。赤膊的庄稼人把金黄色的颗粒一锨锨扬向蔚蓝 色的天空。碎雨...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7

第四次相遇那年秋天,我被报社派往我家乡所在地区采访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情况。我的 第一站首先要接去地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然后再做重点采访。因此,长途公共汽车虽然要 路过我们县,但我也不能回家去看望我的所迈的双亲。我只能路过我们县城停一下,而我们 村离县城还有二十多华里路。 从内心上说,我是急切地想回我们村子看看的。看望老人这是不必说的,更主要的是想 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听弟弟来信说,责任...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6

我先吃了一惊:我一下子竟然认不出五叔来了。他脸色灰白,头发明胡了毛碴碴的,背 驼了下去,个码也好像低了许多。两只原来咄咄逼人的眼睛,现在毫无光气地深陷在眼窝 里。那本来挺壮实的身板,一下子就好像瘦了许多圈,显得衣裤异常地宽大而不合身。一个 在家乡土地上有权有威的强人,此刻已经没有一点分量了。 五叔一见是我,嘴唇子剧烈地哆嗦着,凄惶得眼泪在毛胡茬子脸上淌个不停。他眼睛不 时胆怯地瞄着...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5

第二天早晨,我连早点也吃,就直身去新栽区拘留所看我的五叔。刚下过一场雪,街上 乱糟糟的。有的地方雪已经化成水,有的地方又结成了冰。自行车和行人的洪流簇拥着电车 和汽车,在严寒笼罩的大街上流淌,迎面过来的人,嘴里都喷着白雾。我在这庞大而纷乱的 旋流中走着,由不得想起了家乡冬日的早晨。在这样的日子里,故乡的山野已是一片荒凉。 班驳的积雪反射着阳光;寒风打着唿哨吹过冰封的河道和清冷的村巷。四野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4

现在,五叔的儿子又找上门来,肯定是要让我想点办法把他爸领出来。这真是开玩笑! 我怎么敢去触犯神圣的法律呢?你父亲还当大队书记吗?我随便问五叔的儿子。 当着哩。他说,手里仍然拘束地端着那杯一口也没喝的茶水。你住下了没?我 又问他。 住下了,在建华旅社,离你们这里不远。 我考虑了一下,对他说:我现在忙着要写一篇稿子,你先回去,等我把稿子写完再 说。 小伙子立刻站起...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3

第六次相遇大概是前年冬天吧,我正在家里为报纸赶写一篇报道。 大约是早晨九点钟左右,听见有人不住气地敲我的门,敲门声看来不是询问能不能进 来,而是非要时来不可。 我厌烦的事情又发生了,只好把笔扔在稿纸上,前去开门。在这个过程中,敲门声一直 不断,而且相当没有规矩,我生气极了。门一打开,我看见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生人。 来人年纪不大,约摸十八九岁,脸上汗淋淋的,一对黑眼珠灵活...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2

可五叔没有这些毛病。他爱劳动,也爱给村里的人帮忙干活。逢个集体事,他总是跑前 跑后为大伙张罗,因此村里人都喜欢他。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后来大家才拥戴他当了张家 堡大队的党支书。小时候,每次到姑夫家,我总爱跟五叔厮混在一起。那时候,五叔还没有 成家,光棍一条,因此他对孩子们的态度不像有家的大人那样傲慢。我有时跟他去种地,或 者跟他去砍柴,许多次吃过他从悬崖上为我摘来的木瓜。我记得我们还一同合...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

开头 我和五叔,实际相遇不止六次。 五叔姓张,名志高,是我姑夫的弟弟,算个刚能沾点边的亲戚。姑夫家的村子离我们村 十几里路,同在大马河川。川里一条简易公路从县城一直通到川掌。我们村和姑夫家的村子 都在公路边。小时候,我常跟妈妈到姑夫家走亲戚。不过,那时可没有公路,我们是沿着大 马河边那条凹凸不平的石头小路去张家堡的。那时,我就认识了张志高。他在姑夫的弟兄们 中间排行第五,我...

平凡的世界 后记

这五卷文集可以说是我四十岁之前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总结。其间包含着青春的激情,痛苦和失误,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对这个冷暖世界的复杂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我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至此,我也就可以对我的青年时代投去最后一瞥,从而和它永远告别了。   这五卷文集的出版,得益于陕西人民出版社和本书编选者陈泽顺、刑良俊同志,没有他们的热情帮助,这件事是不可能做成的。   我庆幸降...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四章)

暖洋洋的太阳照耀着都市的大街。公园里和道路旁已经处处绿意朦胧。风中飘着一团团雪白的杨絮。街心花园的第一批鲜花,也在不知不觉中竞相开放了。古城的春天稍显即逝,人们立刻就有一种身临初夏的感觉。   街头的行人稠密起来。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尽情享受阳光和暖风的抚爱。那些时髦的姑娘已经过早地脱掉了外套,穿起单薄的、色彩鲜艳的毛衣线衣。到处传来春游的孩子们的歌声。城市一改冬日的灰暗,重新显出了它那多彩的风...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三章)

一九八五年清明节前后,尽管山野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但双水村却随处可见盎然的春意了。东拉河和哭咽河两岸的柳树,绿色柔嫩的枝条已经在春风中摇曳摆动。无论是田家圪崂,还是金家湾,一团雪白的杏花或一树火红的桃花,从这家那家的墙头伸出来,使得这个主要以破窑烂院组成的村庄,平添了许多繁荣景象。   灿烂的阳光一扫冬日的阴霾,天空顿时湛蓝如洗。山川河流早已解冻,泥土中散发出草芽萌发的新鲜气息。黄土高原两类...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二章)

生活中的某种巧合常常使人感到象是天意的安排。金秀怎么能想到,她在这样一个地方和少平哥相遇呢?当她面对受伤的少平时,心中不知是喜还是悲!喜的是,她这样意外地见到了他。悲的是,她见到的是一个受了重伤的孙少平。   悲喜交加的金秀现在既顾不上喜,也顾不上悲;她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护理好亲爱的少平哥哥。也许这的确是一种天意的安排,使她有机会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接近他不用说,金秀太熟悉躺在眼前的这个人了。在...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一章)

生活的大轮在铿锵地前行,时间却在无声地流逝一九八四年就要结束了。   在这个将要成为历史的年份里,中国和世界都有过一些重要的事件。世人瞩目的第二十三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七八月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如果古希腊的圣贤们转世再生,一定会对现代人类道德水准如此之低而摇头叹息:在神圣的奥运会期间,全球各地的战争和杀戳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中国来说,本年度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章)

秋末冬初,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禾场上的活路也随之结束,庄稼人便渐渐消闲下来。   山野里绿色褪尽,裸露的大地重新变得荒凉起来。庙坪的枣林显出了一片严峻的铁黑,枝头挑挂着稀疏的黄叶,东拉河的水流却到了旺季,朗朗在喧响着,把潮湿的凉气扩散到了东西两岸。   早晨,地上已经开始结霜。只是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天气才暖和那么一会。大部分农人的棉衣都上了身。   这时候,有些人即是没什么买卖,也要到...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四十九章)

没过多少日子,孙少安所承包的石圪节砖瓦厂就开始盈利了。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人们早就预料砖瓦厂会在这小子手里成为一棵摇钱树。   孙少安从双水村走向石圪节。就一个农民而言,其意义就等于说他冲出亚洲了。至少在目前,他成为全乡经济活动的首要人物。不容易啊!在黄土高原这样的穷乡僻壤,一个农民腰别几万块钱,那简直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如今,少安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石圪节照料砖瓦厂的事,有时...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