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沉痛悼念我的侄子姜子军

军子,你就这么匆匆忙忙的走了,你为何不想想你的姑姑还在等着你来吃三姑蒸的红烧肉呢。你还记得正月初三那天晚上你说过的话么?那天,你来家看三姑。这是你长大成人后每年一次必不可少的拜年。因为你最爱吃红烧肉,更爱吃三姑蒸的碗肉。你总说,三姑蒸的红烧肉不放垫碗不过油,量大味美太好吃了,跟三姑夫一块喝酒特别过瘾。老姑父做的肉饼外焦里嫩,咬一口流油,真解馋。二姑炒的花生米又脆又香。所以,平时姑姑们家里闲暇时给你...

致天堂里的何宝宝

为天堂的何宝宝祈祷 从昨天中午开始眼泪就一直不停的流啊流,看了何爸爸的留言更是心痛的无以复加,难以言表...... 太小的孩子,太可爱的孩子,太坚强的孩子,太懂事的孩子,太聪明的孩子,坚强的承受了这个年龄甚至是成年人也承受不了的病痛,检查,化疗...... 孩子太懂事了,最后时刻还是对这个世界对给了他无私的爱的亲人们充满了眷恋!!! 希望东海的海水带你去到天堂,希望天堂里没有病...

宝宝

宝宝 , 阿姨又来看你了 。 怎么办啊 , 忘不掉你这个小乖宝 , 虽然只是短短3天的时间 , 虽然阿姨都没有见过你 ,但是通过你妈妈的文字,我就把我们的小乖宝放在心里了,放在最深最软的心底,不可碰触,也不能忆及。你是那么乖那么可爱那么懂事,知道吗,好多的叔叔阿姨都喜欢你,都想把你留住啊。太疼了是吗?不想让家人再为你痛苦了是吗?所以你选择了离开。好宝宝,好好休息吧,休息好了,快回来,回到你喜欢的新...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容斋随笔》是全书的总名,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随笔》...

小姨:一路走好!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小姨是个开朗的人,整天都是乐呵呵的,永远没有烦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姨变了,变的郁郁寡欢,可能是在我的两个弟弟都慢慢的长大了,家里负担开始慢慢的加重,就很少在小姨的脸上看到笑容,还记得过年的时候在姥姥家见到小姨的时候,小姨病了,姨夫带他去打点滴,当时的小姨只是心情不佳,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小姨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了。19天,只有19天,没想到小姨就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依然记得小时候小...

在甲午抗日卫国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北洋将士们永垂不朽!!!

甲午战争,因日本侵略朝鲜肇始,我国被迫应战,虽然战力有逊于敌,但全军上下,将士用命,有死无敌,勇往直前,义无返顾,故能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牺牲奋斗,虽败犹荣。 兹将赤诚卫国累累国殇,题名于下,以资景仰: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定远铁甲舰 代理北洋海军提督、右翼总兵管带刘步蟾 英员尼格路士 候补员史寿箴 ...

旅顺赋-吾欲执汝之手

值盛夏,吾与吾父并父友驱车至大连一游。于途,风清云淡,穿山海关行于京沈,抬望眼,但见路阔坡缓,千里平川。于路少叙。当晚车至大连。寝于馆中,一夜无话。至天明,夫友曰既至大连不可不观海,吾等驱车滨海而行,但见沧海横流,水天相接,烟波浩浩,海风徐徐,足令吾等心旷神怡。值午,少歇,于膳时议行旅顺以悼古迹。众人皆允亦兴致盎然。 车行旅大,值未时,至旅顺。 父友议曰游旅顺必先至其高峰是时,登白玉山,俯...

《光照古今》

一)基本信息   海珠文史(第六、七辑)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00周年专集   出版时间:1994年、1995年   编辑: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海珠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海珠区炎黄文化研究会   (二)目录   各界人士纪念邓世昌诗词选   有公足壮海军威 作者:余春等   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一百年祭 作者:陈波   英雄精神 万进...

《气壮山河》

(一)基本信息   海珠文史(第六、七辑)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00周年专集   出版时间:1994年、1995年   编辑: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海珠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海珠区炎黄文化研究会   (二)目录   民族英雄邓世昌 作者:邓敏扬   民族英雄邓世昌传略 作者:陈华新   文光剑气壮君魂邓世昌殉国百年祭 作者:郑翔贵 ...

《邓世昌与甲午战争》

邓世昌与甲午战争 邓世昌与甲午战争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一百一十周年(精装);作者: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邓世昌纪念馆等;2004年9月第1次印刷;页数:445页;32开。   一百一十年前,即1894年(农历甲午年)9月17日,在我国黄海爆发了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正如孙克复先生所指出:它一方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空前的耻辱;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

《甲午名将邓世昌》

《甲午名将邓世昌》连环画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12000册,151页。   绘画作者:潘志华,文字作者:陈红以及广州市海珠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区文联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等近100人共同撰写。   内容介绍:连环画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民族英雄邓世昌在一个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年代里出生、立志、求学、从军御敌到壮烈殉国的真实历史。

《民族英雄邓世昌》

《民族英雄邓世昌》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出版发行。   政协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张家口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编审杨继先等。    史料《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

《邓世昌》威海市志

(一)基本信息   《威海市志人物志》人物传记(一),《邓世昌》威海文史资料第五辑,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90年9月第一版。   (二)目录   邓世昌(作者:戚其章)   民族英雄 忠烈参天纪念我的曾祖父邓世昌(作者:邓立英)   邓世昌遗事及有关文献/邓素娥口述(黄锦和笔录)   怀念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访邓世昌长孙(作者:中原)   民族英...

《英雄邓世昌 》

1.内容介绍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

《海疆英魂——记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

1.内容介绍   《海疆英魂记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是一部为民族英雄邓世昌立传的作品。该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主题积极向上,是一本宣扬爱国主义的好书。在今天的形势下,不仅对于渴望民族振兴的人们有教育和参考意义,而且对于海军官兵来说,更是一部鉴往知来、奋发图强、强化精神动力的优秀读物。 2.图书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邓家有子   一、生于乱世 ...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田福军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新的使命,精神上没有任何准备。他感到紧张,甚至有点畏 惧。他知道,他要咬的将是一颗硬核桃。省会所在市连同它管辖的郊县,人口达三四百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 这是一个中外闻名的大都市,他能领导好吗?他的主要工作经验是从领导农业方面积累 起来的,而这一套经验怎能适应了主要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大城市的工作?另外,年龄不饶 人啊!他已经五十二岁了,体力和精力远...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黄土高原火热的夏天来临了。荒凉的山野从南到北依次抹上了大片大片的绿色。河流山 溪清澈珠澄,水波映照着蓝天白云,反射出太阳金银般灿烂的光辉。 千山万岭之中,绿意盎然,野花缤纷;庄稼人赤膊裸体,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繁忙季节。 令人醉心的信天游在无边的高原上不断头地飘荡。大自然和人的生活都随着夏天的到来而变 得丰富多彩。 黄原城也一改冬日的灰暗,重新展现出它的活力和生机。瞧,街道两旁的...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 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田润叶和失去双腿的李向前在一块生活已经很有些日子了。在这些悠长的日月里,润叶 逐渐适应了她的家庭生活。 当然,起先很长一段时间,这共同的生活还谈不到十分美满,因为丈夫终究是个肢体不 健全的人,生活中的许多不方便,大都要她一个人来操持。经济...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几天以后,古风铃把痛苦的种子撒播在黄原,自己一身轻快回了省城。他已经给杜丽丽 声明,他不可能和她结婚。杜丽丽也从没这样想过。他们对于家庭和两性的看法,都属于观 念全新的一代。 但武惠良却无法接受这个冷酷的现实。多年来,惠良一直搞行政工作,而且担当了领导 职务。在他那一代人中,算是前程远大之辈,有多少青年男女对他羡慕不已。谁又能想到, 这样一颗光彩夺目的政治新星,个人生活竟然蒙上了一...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四人帮垮台以后,中国最为瞩目的现象之一,就是文学在全社会的大爆炸。从刘心 武的那篇小说开始,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哪怕是一个短篇小说,常常立刻就引起 全社会的喧哗。也许有史以来,中国文学直接的社会效应从未达到过如此巨大的程度。 (究其原因需要冗长的篇幅,这里就不再累赘了。) 在这种状况下,作家这个行道变得异常地吃香起来。一时间,有志于此道的人多如牛 毛。文学作品的数量逐...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