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

来源: 发表人: 2023-10-09 浏览量:568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

       ◎问,有云出声念追顶持,有云金刚持,有云默持,有云记数,有云随息等。欲得一心不乱,可是专持一法否。 答,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致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掐珠不过为防懈怠,掐之有碍,则不必掐。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光文钞随念随听之法,恐汝不善用。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

  ◎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他)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接受,丧心病狂,以致于此。净业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念佛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

  ◎至于汝言,前念佛七七日,稍有所证,此即退道心之根本。乃稍有相应及感应,何可认之为证乎。得少为足,随即懈废,初心人每每如是。以后当纯一其心,愈有感应,愈觉歉绌,则可免此病矣。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头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

  ◎修净业人,着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愿嘉宾咸念佛,只缘净土是君家。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在眉毛间。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少说一句话 多念一声佛
打得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