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今之口谈大乘,自命悟道

来源: 发表人: 2023-10-09 浏览量:394

今之口谈大乘,自命悟道

       ◎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

  ◎今之口谈大乘,自命悟道。谓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烦恼即是菩提,何必断烦恼。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断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则高于九天之上,行事则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为佛怨。

  ◎不通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亦要念。虽通没有证,总要念佛了脱生死。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

  ◎凡属动物,皆有知觉。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顽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蔬食卫生,肉食伤生。杀时恨心,其毒非轻。勿贪吃肉,吃了须还。还的时候,真个可怜。 淫欲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诸恶众善,皆须在心理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一切时处,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则能全守无犯,其人已深入于圣贤之域矣。

  ◎一心念佛,改恶修善,凡一切亲故并有缘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为得之。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舍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

  ◎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语病。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然利他正一愿而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则自利一边,何可以淡,而妄学大菩萨身分也。

  ◎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

  ◎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凡夫修行,当发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则力能为者,勉而为之。不能为者,必令此心常存。则固于大乘之愿心,不相背也。

  ◎(光)八九月印书了结,当灭踪隐于一切人不知之地,以期终此余年,专修净业。否则终日为人忙,必致误自己生西大事。近来精神日减,应酬日多,若不隐去,则后来更难支持矣。

  ◎且依凡夫章程修持,勿想出人头地,则有实益。否则后来必有大发癫狂之一日在。由是反令无知之人,退其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