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净明心,性净明体
◎知道现前应当做哪些事,不应当做哪些事,这就是智慧,这才如法。果然依教奉行,念头转过来,业就转过来了。转念头,就是“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转染成净,转迷成觉,转成“阿弥陀佛”就对了。觉了之后,明白外面这些不相干的境界,原来全是自性所现之物,所以显示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原来都是“妙净明心,性净明体”。妙净明心是指色相作用,性净明体是指真如本性。看到大地一切众生个个都是佛,花草树木也是佛,没有一样不是,这是真的成佛了。我们今天看众生,这个面目可憎,那个不高兴,这是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起这种心,造这种业,多么可怕。我们看到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你才是好人,才是做好事。我们晓得道理了,从今之后,就看自己如何转法。(净空法师)
◎所以一心称念就是念实相,要不然它怎么能灭罪?我们念佛,念佛的人就是大慈大悲,为什么?要自己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干什么?见阿弥陀佛,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明心见性,为的是得无上菩提。得无上菩提之后,为什么?为了广度众生。我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像佛菩萨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我们就能现什么身,这度众生才真的叫自在。所以没有见阿弥陀佛之前,我们想度众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纵然发恳切的愿望,智慧、能力做不到也是枉然。修学其它法门要像佛菩萨一样,能够自在现身谈何容易!即使遇到真善知识,如法修行,经上跟我们讲,要想证得法身大士的地位,至少还要修两个阿僧祇劫,才有这个本事。两个阿僧祇劫是天文数字,我们觉得时间太长了,还是念佛往生净土好。有一些人说,念佛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没有慈悲心,所以你功夫不得力,你要是有大慈悲心,你的功夫必定得力,决定不会退转,决定不会疲厌。没有慈悲心,念几句佛号就累了,就要休息了,都是没有慈悲心。“经体为生实相,修宗为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是修学的纲领。“离相,观空也,修慧也”,离相是修慧、观空,“修善,不住空也,修福也”,所以福慧双修,离一切相是修慧,修一切善是修福,福慧双修,因为福慧双修这才能圆成佛道。福慧双修当中,慧重于福。你知道这个道理,你才晓得离一切相是主,是第一重要,修一切善是辅助,也非常重要。离相从哪里离?就在修一切善里头离,不修一切善那你离什么?你也没得离了。一定要懂得离相修善,这才是福慧双修,这才叫真忏悔。学佛最忌讳的是修福不修慧,佛门这样的弟子很多,喜欢修福,喜欢福报,喜欢享福,不要智慧,痴福。这个福报到哪里去享?你要知道,因为他愚痴,愚痴变畜生,畜生道里面去享了。(净空法师)
◎一般人知道佛门里讲“开悟”,执著此名相,以为“开悟”莫测高深,很玄很妙。什么是真正开悟?每天将自己的毛病找到就开悟了,这是真的开悟。找出自己的毛病,再将毛病改过来,这种人真有功夫。一天能改一个毛病,三年以后,此人就是真菩萨。若一天能改一个毛病、过错,则求生净土不只是想去就去,而是来去自由。自己一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找出来,这一天就空过了,毫无进步。并非每天读多少遍经,念多少声佛号,那没有用处,即是古人讲的“喉咙喊破也徒然”。(净空法师)
◎真修,一是把观念转变过来,称为“作观”,一是把行为转变过来,称为“观行”。行为是六度,观念是无住。“无住”就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清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下行吗?决定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那是妄想,妄想障碍了心性,怎能不放下!这样我们才认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的是无量法门修行的中枢,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念阿弥陀佛,身心世界要放下,不放下不能带着往生。带业是带旧业不能带新业,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净空法师)
◎有真诚、慈悲之心,有看破、放下、念佛之行,你的愿是真实的,你决定可以做到。(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