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的"奥林匹克"
在美协主席沈柔坚等许多老先生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下,徐昌酩新官上任,干劲十足,一心想搞点成绩出来。机会终于来了--
一九八七年夏天,上海承办了首届中国油画展。那么多画家、美术爱好者,积聚了那么多年的创作激情和交流愿望,终于有一个平台可以释放了。可想而知,这个展览的规模有多大。从全国各地三千多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七百四十幅佳作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上海,在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东大厅长达七公里的展线上陈列着,经过评委们三天两夜的挑灯夜战,评出入围作品四百余幅,其中十五幅作品最终获奖。
把所有作品从头至尾看一遍,对评委来说,实在是一次从体力到脑力的考验。评委吴冠中形容看画的过程"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与漫长的历史中往返旅行",俞云阶说:"我拄着手杖走得慢,如同从上海步行到苏州!"
由于当时上海的展出场馆非常有限,在选择展出地点时,看来看去只有中苏友好大厦可以容纳得下如此超大规模的展览。于是徐昌酩发挥了人脉资源广的特长,他搜肠刮肚,把在外贸局工作时积累的社会关系翻了个遍,最终通过华君武,辗转找到市委秘书长,协调搞定了中苏友好大厦的东厅加中厅用于大展。
大规模的展览活动必然引起公安部门的关注,据徐昌酩回忆,在布展阶段他们就经常来检查。有一次徐昌酩到展馆后发现,所有人体画都被翻转过去"面壁思过",他就悄悄地再把那些画翻过来,擅自替它们"平反"。幸好在正式展出时,这些人体画安然无恙没有惹祸,徐昌酩曾经"自说自话"为人体画"拨乱反正"的大胆之举也就无人追究。
在画展的宣传组织工作上,徐昌酩也动足脑筋。至今他还清晰记得,开幕式上放了五百只彩色气球、三千多羽信鸽,现场还有总工会乐队伴奏。
被同事们戏称为"点子公司"的徐昌酩,在开幕式上用油画布做成一块巨大的签名板供领导和嘉宾留下墨宝。虽然现在签名板几乎是大型活动现场的"标配",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绝对是个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彩创意。
由于画展面积太大,看一整天都很难看完。徐昌酩灵机一动,去"娘家"广告公司"化缘",通过广告公司找到可口可乐公司,请他们赞助了两百箱可乐。广告公司的人同徐昌酩开玩笑说,这就算你的"陪嫁"吧。
画展一共开了二十四天,文联上上下下全体动员,各部门和协会几乎都派员参加画展的准备和接待工作,连总机的接线员也被抽调去支援"前线"。
画展结束后,中国美协主席吴作人在给上海美协的贺信中说"这是中国油画的第一次大会师"。华君武说,他在美协工作三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这真是一次"美术界的奥林匹克"。
"上海美协向全国美术界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徐昌酩说,"唯一的缺陷就是我一口浓郁的乡音,普通话极不标准。"徐昌酩是开幕式的主持人,当他宣布"放鸽子"的时候,居然没有工作人员听懂他的指令,直到他扯起嗓门边比划边大声疾呼"放鸽子",三千羽信鸽才冲向蓝天。台上的领导和嘉宾都忍不住笑起来。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