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雷锋少年时期二、三事
每当我听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时,一股暖流就在我心中激荡,我感到无比幸福,无比自豪。啊!一回想雷锋少年时代的形象——矮矮的个子,圆圆的笑脸,仿佛就在眼前,雷锋少年时代的往事也一桩桩在我脑海中浮现。
一、优良的种子队员
一九五五年雷锋就近入学,转到荷叶坝完小(即今雷锋学校)。那时我校还没有建立少先队组织,他一入校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他胸前的红领巾,他是学校唯一的“种子”队员,不久上级团委批准在荷叶坝完小建立少先队组织,雷锋便成了建队中的积极分子,筹备建队工作。他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同学学队章、唱队歌,并鼓励同学交入队申请书,开展“比、学、赶、帮”的活动。辅导员交给他的什么任务,他都能主动出色地完成。先后在班上发展了吴强国、王振云、谢迪安、雷军陆、石天柱、凌小俐、李建芝等10多名少先队员。学校购回了队鼓,他又组织谢迪安等同学日夜操练。一切准备就绪,于“六一”儿童节在第一班建立了一个中队,紧接着在全校组建了少先队大队部。雷锋光荣地当选为大队委员,在荷叶坝读书期间,一直是连任少先队大队旗手,他表示要象解放军那样,当一名好旗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充分发挥了旗手的作用,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旗手。
二、难忘的旧衬衣
一九五五年夏天,我在荷叶坝小学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时,看到活泼开朗的小雷锋,天天穿着那件干净的兰布衬衣上学,特别是在庆祝“六一”等节日里,同学们有的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而雷锋仍穿着那件十分干净的旧衬衣。后来,我慢慢地接触了解并从多次交谈中才知道他从小是个孤儿,是贫苦的叔祖母收养了他,但叔祖母家日子也过得很艰难,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他又哪有好衣穿呢?就连换洗衣服都没有,晚上,人只好将那件兰衬衣脱下来,洗干净,赤着身子睡觉,这样他洗了又穿,穿了又洗;破了就补,补了又穿,白天,他穿了旧衬衣,系上鲜艳的红领巾,背上小书包,腰上还缠一根皮带,精神抖擞来上学,看样子挺象个威武的小战士。有了学校教育培养和艰苦生活的磨炼,雷锋懂事了,放学回家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砍柴、挑水、看牛、寻猪菜……逐步走上自学的道路。他这样坚持着,从未耽误学习,少先队活动能积极参加,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他既是旗手,有时又当鼓手,每当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回家,可他还得将旗鼓送回学校队室,天虽晚了,他从不辞劳累,也毫无怨言,他每次总是不声不响地做好了,才急忙赶回家。
三、可爱的小演员
雷锋是一个出色的小演员,有一次与推山完小开联欢会时,报幕员报告下一个节目——舞蹈《小锯子》,由荷叶坝完小雷正兴和凌小俐演出。雷锋拉着凌小俐的手直奔舞台,边走边说:“我们是少先队员,是兄弟姐妹,怕什么,一定要为集体争光……”演出时他俩手拉着手,边唱边舞“小小锯子,亮光光,咯嚓咯嚓亮光光,一来一去忙又忙……”。清脆的歌声,优美的动作,在风琴的伴奏下,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他们的演出在喝彩声和欢呼声中结束了,全体老师向他点头微笑,并称赞他一心为集体的优良品质。
常业勤(雷锋原来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