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学习的榜样——忆雷锋在校期间成长事迹
雷锋是党和毛主席培养教育成长起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是广大人民哺育的出类拨萃的英雄人才,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有雷锋这样的学生,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幸福和骄傲的事。
记得在1954年7月望城县二完小(后改为清水塘完小,现为清水塘中学)五年级新生放榜了。雷正兴(后改名雷锋)榜上有名,正式进入高小阶段学习。当时,我任雷正兴所在班班主任,并教语文课,后因工作需要调任学校教导工作,离开了他所在的班。1955年,为了便于学生就近入学,由原荷叶坝中心小学改编为正式完小。雷锋就近插入该校第1班五年二期就读,正好,我被调来任校长,并兼教该班数学。1956年下期因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往望城县委文教部工作,恰逢当年11月雷锋也从乡上调来县委机关当通讯员。我俩有缘又同在一个机关共事,因此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近四年之久,对雷锋的身世和成长过程以及他的先进典型事迹较为熟悉了解,同时也分享了作为“雷锋的老师”的荣誉。
(一)他知识学得活、动手能力强,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雷锋在校读书期间,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学得灵活、生动,又一丝不苟,遇上难题勤于思考,也不偏科,不死记呆背,囫囵吞枣,更不抄袭他人的作业,各科成绩一直稳步上升,居于优良。尤其在语文方面,他善于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比别的同学稍强,因此,读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赛过班上的同学,经常看到他写得通俗易懂而内容丰富的墙报稿件和他演出时自编的有趣的山歌、快板、‘三句半’。在校内外有关集会庆祝参观等活动中,他经常出现在大庭广众中,作宣传讲演,代表讲话,致辞答谢,讲的有条不紊还带着普通话,从不胆怯、慌张,很受欢迎。
学校和班级开辟的课余辅导活动,如文艺、体育、科技、种植……适合青少年的特点,丰富、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雷锋对此表现更为主动、热情、积极,他兼任文艺组长外,其他有益活动都挤时间参与,当科技小组开展组装矿石收音机,组织黄春华等五、六个同学专程赴长沙参观科技展览并带回有关技术资料,利用课余组装好迎接“七•一”,雷锋闻讯第一个向李策芳老师报了名,在他的迫切恳求下,被吸收为科技小组成员。他虚心请教边学边干,学会绕线圈、焊零件、装天线、接地线。当需要装天线时,他自告奋勇,爬上一棵大树,未料到沾染上毛虫毒,全身发痒、发痛,他毫不在乎,坚持把天线装好才下来。为了组装好收音机,天快黑了,他都舍不得离开岗位,一天接一天利用课余,失败了再干,组装好以后反复调试,寻找最佳接触点。虽然遭遇多次失败,但雷锋和小伙伴们象科技人员一样依旧毫不气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相互协调、集思广益、一心扑在工作上,反复查阅技术资料、反复调试找寻最佳接触点。科学的道理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在两个圆筒线圈的最佳相对位置,攻破了难关,成功了。李老师看着他们这股科研劲头,会心地笑了,还夸雷锋吃苦耐劳,勤于动脑,为我们科技小组作出了榜样。
1955年“七•一”庆祝大会上,全体师生通过雷锋和小伙伴们自己制作的收音机亲耳聆听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讲话,大家都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这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件大喜事。
(二)他热爱农村、深入群众,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好青年
雷锋积极投入支农活动,哪里最脏、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捉虫是能手,送肥打冲锋。有几次,连降暴雨,黄花塘一路段低洼处被洪水冲垮。车辆行驶危险,多次抢修又被冲垮。学校组织中年级学生前去抢修,因年小力薄工效不高。雷锋闻讯,与黄花塘附近的高年级同学商议,放学后奔赴工地协助他们积极抢修,以便早日安全通车。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以一当十的干劲鼓舞下,挑的挑土、运的运石子,人多力量大,热火朝天、连续作战,终于填平了坑洼。汽车顺利通过,人们欢声雷阵。对雷锋积极、主动地组织同学们参加抢修的精神赞美不已。
在遇到艰难的时候,是雷锋积极倡议、主动策划;在工作中雷锋更是实干的领头雁。1953年下半年,全县掀起扫盲、办夜校的高潮时,我校首先响应号召的是雷锋。他走在最前列,与谢迪安同学等主动到黄花塘一带,实行包教包学,积极发动群众,在钟二娭家办起了夜校,群众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不顾白天的劳累,自带凳子、灯盏,一双双、一对对兴高采烈象学生一样上学了。雷锋自告奋勇当上大家的老师(后称群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教起了革命歌曲,通过了校规校纪,选举班自治会负责人。第二堂课上课的时候,雷锋在黑板上写上“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然后象平日老师教发蒙学生那样读、写、认。一笔一字一句的教着,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群众也很有兴趣,认认真真的学习。
学校老师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推广经验,召开了现场会。群师教学员代表听了雷锋等同学的介绍,一致肯定他的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不拘一格,能者为师的好方法、好经验。希望今后多培养辅导群师,开展观摩教学活动。
如何分途开辟多种形式的适合不同对象的办学,巩固入学率,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熟练教材,结合实际备好课,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雷锋和小伙伴不知疲劳,煞费苦心,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奔走过多少路程,挨过多少人的闲言杂语,甚至上门吃过闭门羹。在党的领导和老师的辅导下,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困难终于迎刃而解,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每逢傍晚,夜校亮起了明亮的灯火,琅琅的读书声遍及山村角落。每次县、乡突击检查或评比验收,都成效显著,雷锋确实是名不虚传,为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大家至今仍铭记在心。
(三)他爱读毛主席的书、专看英雄故事,是个有抱负的好战士
雷锋从孩提时进入回龙塘小学发蒙起,受到老师循循善诱的启蒙教育。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伟大的真理深深扎根于雷锋脑海中,因此,“毛主席的书我爱读”“英雄的战斗故事我最喜欢听”,雷锋在阳光雨露普照下一天天在茁壮成长。
在高小阶段,雷锋有了阅读自学和分析问题的基础。少先队部办起了图书室,提供了自学的机遇,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比赛活动。雷锋捷足先登,对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等战斗英雄的故事书刊,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阅读。平日课余同学们经常围坐一起,听雷锋讲故事,滔滔不绝、有声有色。特别是讲到董存瑞舍生忘死炸雕堡的英雄事迹,雷锋站起来严肃地表示“我长大了立志做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誓死捍卫祖国的边疆。”
有一天,雷锋来到我住房向我借阅《把一切献给党》,我欣然同意借给他,还要求他下次来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而进入深层次的长篇小说。在相互交谈中,我热情地指出:“看书要有计划,注意时间、地点等条件,并要写写心得,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抢救落水小同学闫金满,帮助陈玉爹推车……为集体、为同学助人为乐的好事应继续发扬。
《新湖南报》发表了望城县西塘农业合作社冯健的模范事迹。她高小毕业后服从需要到农业社参加养猪创造出显著成绩,被评为省养猪能手和生产模范,值得广大青年学习。在班级座谈会上,雷锋的发言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向冯健姐姐学习,到农业战线去锻炼。”
毕业典礼会上,雷锋坚决表示毕业后回到农业第一线去,做一个正式合格的新农民,建设美好未来,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让我们接受新的考验,来一个大竞赛吧!
后来,雷锋的愿望、理想和抱负真的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