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领袖人物,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必先取信于民,必须做好表率,管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齐家”她不但对兄长冼挺的专横进行劝阻,当“广州刺史纥谋反,召(冯)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照达。内外逼之,纥徒溃散。又“未几,番禺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於(广)州城,进兵屯衡岭。夫人遣孙暄帅师救。暄与逆党陈佛智素相友善,故迟留不进。夫人知之,大怒,遣使执暄,系於州狱。”(《隋书·谯国夫人传》)冼夫人这样处理亲族、儿孙,无论对上对下都表现得公正无私,是“齐家”的具体实践,也只有齐好家才能治好国。
冼夫人起初还是南越众多部落中的一个俚洞酋长,由于治理好内部和处理族之间的关系得当,部族强大,威望增高,得到朝廷封赏,赢得了各部族的拥戴,在“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她在出兵讨伐陈佛智之役“战克,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其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皆来参谒。还令统其部落,岭表遂定”。(《隋书·谯国夫人传》)这样她就从一方之领袖,经过协助朝廷对叛乱的镇压,安抚部众,进一步取得朝廷的信任,恩威并施,逐渐将势力向南扩展到海南,向北扩展到岭南一带。
冼夫人在治国问题上,对内政的治理,也是很重视的,部族之间的关系解决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就是决定性的问题,历代帝王的失败,无不与朝廷和基层腐败有关,但只要朝廷政治修明,个别的官吏腐败,在萌芽状态时即可处理,不致酿成大患,以至不可收拾,积重难返。如果听之任之,姑息养奸,甚至养佞宦以满足自己享受之需,而置国家人民安危而不顾,则人心背向,社会不安,这是明主所不容的。冼夫人在治理岭南时,面对贪官酷吏的处理很果断。“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僚多有亡叛。(这个赵讷可能是朝廷派来的官员,以为俚、僚可欺,所以实行残酷统治,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夫人遣长史张融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不可以招怀远人。上遣推讷,得其赃贿,竟致於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降。”(《隋书·谯国夫人传)在官吏残酷、腐败,以致民怨沸腾,多有叛亡的情况下,只要上面公正,敢於严肃处理,各部族群众还是拥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