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发挥联合经营优势建成大型煤化工企业
1958年,杨浚早些时候所提出的把吉林地区3个化工厂组成1个联合企业的建议,得到化工部的批准,成立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杨浚任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代经理。这时,杨浚除抓好吉林化肥厂的扩建工程建设,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化肥产品,为公司内部提供配套原料之外,还对公司所属染料厂、电石厂建成投产后,进行了新的筹划,使两厂发挥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作用。
对电石厂,杨浚提出应当使其成为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在杨浚的建议和组织下,开始了对电石厂扩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首先,扩大电石生产能力,在原苏联设计年产6万吨电石的1台电石炉的基础上,再增加1台密闭电石炉;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乙醛、醋酸、醋酐、丙烯腈、丁醇、辛醇等产品;相应增加电解食盐装置,以生产氯乙烯、聚氯乙烯、三氯乙烯等产品。到1966年,吉林电石厂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较多的电石乙炔化工厂。
对染料厂,原苏联设计是以生产冰染染料、还原染料及有关中间体等为主的工厂。为适应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杨浚提出增加还原灰M、还原棕BR、还原橄榄绿B、还原紫2L、还原咔叽2G 等品种。当时,公司不掌握这些染料的生产技术,杨浚组织公司的有关工厂和研究、设计部门人员共同研究开发获得成功,到1966年,染料厂产品品种增加到40多种,其中新增染料20种。
这期间,为了配合国家研制原子弹、导弹、科学卫星所需的化工产品,根据化工部的决定,从1958年到1966年,杨浚还先后组织公司的科研、设计、生产部门,共同研究开发了一批军用化工产品。为提高科技水平,在杨浚的倡导下,组建了吉林化工设计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等。这样,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逐步建成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大型煤化工联合企业。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视察时,曾向杨浚提出一些有关的化工生产技术问题,杨浚一一作了回答,周恩来总理表示很满意,并称赞他是用辩证法讲化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