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40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杨浚-组织合成橡胶攻关会战取得重大成果

发布时间:2010-02-04 16:28:4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65年5月,杨浚奉调到天津任化工部化工原料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这期间,他做了许多工作,其中组织合成橡胶攻关会战取得了突出成绩。

    橡胶是一种重要物资,为生产轮胎、胶管、胶带等橡胶制品所必需。60年代,我国所用橡胶的80%是天然橡胶,其余20%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合成橡胶,而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为解决我国橡胶制品工业所用原料橡胶不足的问题,杨浚提出组织国内科研、设计、生产力量,对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进行研究开发和攻关会战的建议,得到了化工部和国家科委的支持,被列入了国家计划,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张有萱任总指挥、杨浚任副总指挥的攻关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开发和攻关会战。

    当时,顺丁橡胶已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兰州化物所、太原燃化所,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锦州石油六厂进行小试、中试工作,经攻关领导小组对加氢汽油和苯两种溶剂进行技术比较后,确定用加氢汽油为聚合溶剂的技术路线,在锦州石油六厂建设千吨顺丁橡胶试验装置,重点解决工程问题。在此基础上,又于1971年在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胜利化工厂建成了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开车后,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连续运转时间短,还有“一堵(管道容易堵塞)、二挂(反应物挂在反应釜壁,不容易消除)、三污水(污水排放量大)、四质量(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问题。在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杨浚组织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研究和设计部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兰州化物所、太原燃化所、锦州石油六厂、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大连工学院、天津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单位进行攻关会战。经过近2年努力,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于1974年再次开车,运转周期达240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到1976年,这套生产装置产量达到并超过设计能力,在原料丁二烯供应充足后,年产量达到了6万吨。顺丁橡胶攻关会战的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产品远销美、法、日、意、联邦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