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梅尧臣诗作

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春寒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开国少将李振声

李振声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19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湘赣军区保卫局 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16师46团政治处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指导员、晋察冀军 区第4军分区7团政治处主任、第3军分区2支队政委、20团政委、冀东军区第18军 区副政委、晋察冀军区独立13旅政委。李振声是东北野战军9纵26师首任政委。2 6师的前身是冀东军区独立11旅,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由冀东各县区游击队组成。 ...

开国少将潘寿才

潘寿才是河南省新县人,1906年出生。幼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 放牛、砍柴、烧木炭。其长兄担任过村苏维埃主席,父、兄、舅父先后被国民党 迫害致死。 1928年参加光山县游击队,任战士、班长、排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 红军后,历任红4军10师29团参谋、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红31军93师组织科科长、 277团政治处主任、278团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

李清照代表作品

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

李清照身世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

王安石文学成就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

柳永趣闻轶事

一、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

开国少将何敬之

何敬之是四川省万县人,1904年出生于贫农家庭,读过两年私塾,因家贫辍学务 农。为生活计,他在杂货店当过学徒,做过小生意。1927年参加旧军队,先后在 程潜、杨森、朱培德部当士兵、班长。1929年在与红军作战时,何敬之被俘,参 加红军。何敬之先在江西红军独立2团当通信员,不到半年升任班长、排长。193 0年红军攻打吉安,他在战斗中负伤,之后一度帮助地方训练青年干部,并在红军 学校第3分校...

柳永写作风格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

文学成就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为刘禹...

思想追求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

文学成就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

宋祁词作鉴赏

蝶恋花情景 绣幕茫茫罗帐卷。 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 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 泪落胭脂,界破蜂皇浅。 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此为闺情词。词中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个闺中少妇春睡方醒的神态和她醒后忆梦的绵绵情思。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梦中方醒的情态,塑造出一个娇慵、困倦、淡漠、惆怅的少妇形象,下片通过女主人公对梦境的回忆,揭示出她的内心世...

词作欣赏

凤萧吟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此词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没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王孙...

郭则沉夫妇合影

一九三七年八月,郭则沉赴抗日前线前与夫人在西安留影。 郭则沉,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界坊村人,解放后曾任中国民盟中央主席。

《岳阳楼记》的由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

几起几落,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

开国少将李震死因大白天下

1973年10月初,根据毛主席关于工农出身的中央委员要参加中央读书班学习的指示,担任过河南林县县委书记的红旗渠功臣杨贵来到了北京。 开班的第二天晚上,周总理和其他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体学员。周总理手拿花名册,一个一个点名和大家交谈,其他领导同志也不时地插话,气氛既热烈又轻松。总理点到杨贵时,他立即起立,总理示意他坐下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

刘善福将军传略

安徽省六安县人,1915年1月出生。1929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二师排长、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十师连长。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连长、营长、副团长,山东军区第一师三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团长。1948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

诗作

对竹思鹤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傍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玉楼春 锦箨参差朱槛曲。 露濯文犀和粉绿。 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 嫩似春荑明似玉。 一寸芳心谁管束。 劝君速吃莫踟蹰,看被南风吹作竹。 ...
  共1346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