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怀念李嘉人

1979年12月29日下午,北风呼啸,寒气凛冽,曦月遮蔽,天地失色   广东省人民政府礼堂内,气氛凝重,哀乐回奏,这里,正在为李嘉人同志举行追悼会。会场布景幕上悬挂着李嘉人同志的遗像,遗像下面,安放着李嘉人同志的骨灰盒,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四周摆着常青树和鲜花。   叶剑英、陈云、王震、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广州部队、省政协、省军区、广州市...

胡耀邦为谢鑫鹤追悼会送花圈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七日电轻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五届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谢鑫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六岁。谢鑫鹤同志追悼会一月七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方毅、纪登奎、吴德、余秋里、胡耀邦、赵紫阳、聂荣臻、陈慕华、谷牧、康世恩、肖劲光、薄一波、姚依林、姬鹏飞、宋任穷、荣毅仁等同志送了花圈;全国人民代...

其他人眼里的李仲炎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是积极的 他在学生作业本上画:)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他的学生、2004年6月毕业的何丽红回忆说,李老师是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喜欢让我们自由讨论,很喜欢让我们问问题,很喜欢鼓励大家。记得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问题!他让他的学生觉得自己是没问题的,可以做得到。他的经典LOGO是:),每次作业发下来,做得好的,就有一个大大的:),没做好...

何杰成就

何杰在北京大学初任工程教授,后在地质学系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成立最早的地质学系,何杰任系主任7年。主讲过的课程有:   地质学概论、经济地质学、中国矿产专论、采矿工程、钢铁专论等。他支持学生组织地质研究会和地质学会开展学术活动,并先后出版了《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和《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这些刊物是我国地质学界较早的出版物。   何杰在北大期间,曾和马寅初、胡适、王世...

烛光下同事含泪追忆李仲炎

商报记者杜达雄报道 昨天下午,在顺德一中高中部的会议室里,屏幕上一支红色的蜡烛在燃烧着;坐在凳椅上的老师们一边在抹眼泪,一边在述说与李仲炎相处的故事。顺德区文明办、顺德一中联合举办的李仲炎老师先进事迹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顺德一中副校长赖良才: 他是蜡烛风格的体现 李仲炎老师自从1999年调入顺德一中工作以来,在学校带了三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方鼎英:北伐战争的幕后英雄

号伯雄,湖南省新化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十四岁赴日本求学,入振武学堂、陆军士官学校习军事。在日期间,先后加入反清爱国组织求知社、文学社,后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保定军校教官。 辛亥革命时,参加保卫汉阳之战,民国6年(1917),再次赴日本攻修炮兵专业。民国12年,孙中山命湘军组织讨贼军讨伐湘督赵恒惕,方鼎英代理军长,在湘江西岸与敌军激战三十余日,终...

谢泳:逝去的年代-吴恩裕的学术转向

旧时,中国许多政治学的学者曾经很活跃,比如张奚若、钱端升、周炳琳、杨人楩、王造时、吴恩裕等人,这些学者大体上都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在大学教书,一方面不断用言论来参预社会变革。我在查阅《观察》周刊、《新路》周刊、《世纪评论》等刊物时,常见这些大学教授的言论。   后来政治学在中国消失了,政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的消失,不仅耽搁整整一代政治学的学者,使他们本人的学术生涯提前终止了,更重...

李俊龙痛别汪精卫

李俊龙1909年生于湖南湘乡五区瑶台乡。他的父亲是一位穷困的私塾先生。幼时,他生活虽然清贫,但饱读了诗书。在家庭中,对李俊龙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哥哥李卓然。李卓然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到公立学校读书,不怕危险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后来为探索救国之路又与蔡和森等人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李卓然是他的榜样。李俊龙14岁时就读于长沙岳云中学,经彭平之、李仁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

高启的作品

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 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 不见诸陵白露中。 梅花九首之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

汪广洋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汪广洋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他就任宰相之前,有人就认为他根本不是一个做宰相的料。这还得从朱元璋与刘基论相说起。 刘基,字伯温,是朱明王朝重要的谋士,对于朱元璋得天下和坐天下都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民间有将刘伯温神话的倾向,认为他的神机妙算可与诸葛亮媲美,故世有小诸葛之美誉。当初,李善长以其才智过人、功勋卓著而深得朱元璋信任,被任为首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而随着其权力逐渐...

刘基的历史功绩

刘基的历史功绩在于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帮助朱元璋勇敢地担负起统一中国这一伟大任务。他主要干了如下六件大事: (1)帮助国主朱元璋废小明王而自立。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受小明王节制。在攻克南京,据淮河江左地区,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奉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

周新民与“文化大革命”

周新民(1897~1979),法学家,原名周骏,别名振飞,庐江县人。幼在家乡私塾读书,青年时代进入安徽省立法政专科学校学习。 民国8 年(1919 年)五四运动,周新民参加了安庆市学生举行的声援活动。同年冬,与童汉章等人组织领导了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迫使当局改任进步人士光明甫为法政专科学校校长。民国10 年4 月,出席了在安庆菱湖公园召开的安庆市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6 月2 日,安庆市学...

刘基的主要著作

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火龙神器阵法》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

我国早期从事中药黄酮类成分研究的曾广方

作者:周炳南 来源:原载于《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曾广方(19021979),天然药物化学家。长期致力于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是我国从事中药黄酮类成分研究较早的科学家之一。他从中药南瓜子中分离出抑制日本吸血虫童虫生长的新氨基酸南氨酸。他是中国药学会早期刊物《中华药学杂志》(后改名《药学学报》)的创刊人之一,并长期担任主编,为我国药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曾广方,字兢生,1902年6月21日出生...

宋濂其人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

剧影双栖艺术家魏鹤龄

魏鹤龄(19071979年)天津市东丽区赤土村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随二叔下田、拾柴、捉鱼、摸蟹。早年曾由爷爷课读识字。中学毕业后因家中无力供养而失学。曾做过司药。失业后跟继父种田、耕地、放鸭子。挑过货郎担,当过卖货郎,还到海河码头上扛过大包,做过搬运工人,尝尽了人间生活的艰辛。   1928年6月,魏鹤龄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表演艺术。在那里学习,除了供...

谷春帆:早年主张混合经济学

圣芳济书院是1874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从光绪年间始,招收中国籍学生,校址先搬到虹口的南浔路,后来迁至我国香港,至今仍是一所有影响的学校。上海圣芳济书院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著名的有朱学范和安子介等人,经济学家谷春帆亦是其中之一。   谷春帆,曾名春藩、号德全,江苏吴县人,生于1900年。1918年,他从圣芳济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邮局做见习邮务员,同时自学经济学。那时候,中国邮政行业...

王磐-作品评价

王磐的作品有些部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如最为人称道的[朝天子]《咏喇叭》,讽刺当时,描摹宦官作威作福、装腔作势的丑态,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南吕一枝花]《久雪》中,作者把雪比作邪恶势力,借以抒发心中的牢骚不平,并且表示了对光明的信念。 王磐的写怀咏物散曲,以清丽见称。如《落梅风》,写野外牧羊,宛如清淡秀丽的水墨画,表现力很强。著有《王西楼乐府》。

开国少将黎锡福

黎锡福是湖北黄安人,190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 红4军1师1团排长、12师34团连指导员、34团副营长、红30军88师264团营长。参 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 期,任山西介休游击第5支队副支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纵57团团长、太岳 ...

黄公望的山水画成就及其影响

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遂为百代之师。继赵孟頫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中国山水画产生于晋和南朝末,至唐末五代达到一个高峰。北宋的山水画基本上继承李成、范宽等北方派画风,南宋自始至终流行李、刘、马、夏水墨刚劲派画风。元赵孟烦托古改制,主张摒弃南宋,仿效北宋,远法晋唐。但赵的绘画全面,风格也多变,其山水画早期学晋唐,多青绿设色,后期宗法董、巨、李...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