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革命坚定耐艰苦——毛简青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毛简青,1891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夏回国,在长沙任教。1922年由李六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建立了深厚友谊。   1924年,被党组织选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1925年到广西梧州领导开展党的工作,同年底建立了广西最早的一个党支部梧州支部。1926年春兼任黄埔军校第一(南宁)分校政治教官,...

怀念毛简青

农军十万扑平江, 反动官僚一派慌。 六大情传连国际, 身心献党日同光。

哈军工五大系主任之工兵工程系主任——唐凯少将

军事工程学院建院初期拥有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五个工程系。国防科大校友站注 唐凯同志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班长、副指导员、军保卫部队长、团长兼政委、北上先遣司令部参谋、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他先后任抗大副中队长、副科长、大队长、...

唐凯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原工程兵副司令员唐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唐凯同志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班长、副指导员、军保卫部队长、团长兼政委、北上先遣司令部参谋、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 抗日战争初期,他先后任抗...

康一民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机要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中央保密委员会原副主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康一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康一民的遗体9月1日下午火化。温家宝、曾庆红、宋平、王兆国、胡启立为康一民送别。胡锦涛、吴邦国、万里、乔石、薄一波、彭珮云、霍英东、肖克、张劲夫、习仲勋、彭冲、王...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指挥者 彭干臣

彭干臣,1899年出生于安徽省英山县(今属湖北省),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5月,彭干臣与许继慎等人被安徽党组织选派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军校教导团任连党代表,为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委员。1925年1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作战,因战功显赫升任营党代表。6月被党组织调到上海开展工...

彭干臣:南昌起义卫南昌

南昌起义卫南昌, 潮汕捐师渡沪航。 抗日先锋雄浙赣, 英雄陷敌气高昂

用实干体现革命精神—彭干臣

彭干臣,1899年生于安徽省英山县。1924年5月,彭干臣被安徽党组织选派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军校教导团任连党代表,为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委员。1925年10月赴苏联与朱德同班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26年秋,彭干臣奉命提前结业回国,加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28年彭干臣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9年周恩来在上海主持军政干部训练班,彭干...

李雪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999年11月23日电 空军后勤部原顾问李雪炎同志,因病于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李雪炎同志是河北定兴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副团长、科长、分区副政委、团政委、旅政委、兵站司令部政委、东北军区工兵学校政委、中南军区工兵学校政委、中南军区空军工程部政委、中朝联合空军后勤部政委、空军后勤部副参谋长兼计划处处长、空军后勤部...

贾怀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外交部副部级离休干部贾怀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贾怀济同志是陕西省神木人,1930年9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共青团神木三区区委书记、神府团特委巡视员、神北团县委委员,神木五区宣传部长,葭芦县团委书记,神府特委常委、特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陕甘宁边区党校青训班主任,志丹县委宣传部长,中共甘泉县...

祝谌予:中医教育事业奠基人

有人说,一位老人就好比一座博物馆。著名中医教育家祝谌予的生活经历似乎是个很好的佐征。 施今墨的第一个徒弟 祝谌予19岁时,他的母亲病了,病痛使她变得狂躁,甚至不大认识人。当时请到家里来的都是名医,可中医没给看好,西医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母亲的病还是在施今墨先生的诊治下出现转机,平稳了一段。只因后来施老去了南京,她的病复发,没有能治好,直至故去。 母亲的死,使祝谌予悲痛至极,他放弃了考...

祝谌予-教育贡献

除了临床治病,祝湛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1956年,周总理亲自将他从云南调回北京,任教于卫生部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不少卓有成就的中西结合专家、学者就是从这个班毕业的。1957年,祝堪予出任北京中医学院第一任教务长,参与制订了全国中医院校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首次增设了西医基础课,从而使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很快步入正轨。1971年,他被借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主持举...

祝谌予-学术成就

祝谌予毕生倡导和从事中西医结合,采用辨病辨证的新思路,结合西医检查诊断和中医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治疗某些疑难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他认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之一。依靠西医学对疾病进行诊断,有助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可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和内容。而且,他还提倡中西药物合并使用。如化疗治癌的同时,服用扶正培本中药,可使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减轻。 祝谌予行医60年,在糖尿病...

彭雪枫大事年表

(一九0七年一九四四年)   一九0七年   九月九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   一九一二年   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   一九一五年   入本村私塾读书。   一九一六年   春,考入镇平县仓房街初级小学读书。   一九一九年   春,入察院模范高等小学堂读书。 ...

全国首届晋松漫画赛

由《漫画信息》报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首届晋松漫画赛结果于2002年4月在北京揭晓。这次漫画赛以足球命题,2880幅参赛作品中有百幅入选复赛,最终5幅作品入选主奖及各项主题奖。 这个纯民间性质的全国漫赛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安晋松不能称他为著名漫画活动家的话,至少当之无愧著名漫画活动人;《漫画信息》报的创始人;本人并不会画画的复转军人;为了漫画献出了自己生命的人。 足球是一个国际语言的命题。但在...

无役不从 功勋卓著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

今年是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彭雪枫,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杰出指挥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红军大学政委、师长。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在中央红军进行的历次战斗中...

回忆彭雪枫同志

雪枫同志英勇殉国四十周年了。我在雪枫同志领导下工作了近十年,其中有七年与他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每当我看到他赠我的照片和他的题字战斗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由地引起对他的无限怀念。   雪枫同志逝世于1944年9月11日。他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牺牲时只有三十七岁。雪枫同志短暂的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战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已成为我党一位英勇善战...

张献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张献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献奎同志是山西忻州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指导员,教导员,股长,营长兼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政治委员,支队长等职,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中的岚县寨子村战斗,汾离公路和离岚公路三角地区的游击战,攻打文水信贤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

怀念顾康乐老师

顾康乐先生生于1901年12月22日,2001年是顾老师华诞百年,回忆往事,不胜怀念。 我认识顾老师是在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夏投考交大(土木系),考我的便是顾老师。四年级时,按专业设选课,土木系分四门:结构、铁路、道路和市政。有感于当时我国仅少数大城市(如北平、南京、天津、上海等)具有自来水,苏州没有,我选市政门。同级三十余人,约半数选结构,选铁路、道路的仅五人。选市政的有十人(任有悌、...

顾康乐-主要论著

1、顾康乐.沟渠工程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2、顾康乐.净水工程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顾康乐译.军事工程学(美国原著).上海:上海科技公司,1937. 4、顾康乐.港工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5、顾康乐.污水处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53. 6、顾康乐.国外水污染防治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4. 7、顾康乐.给水处理...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