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谭东过去的故事 ——来自谭东老师、同学、侄女的讲述
当一个交警在腊月雨夜,在雪山脚下,跳进冰冷刺骨的水渠营救一名司机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这个交警救人后没有更多换洗的衣服,却担心战友一人在深夜去处理另一起交通事故,硬要着秋装陪同战友工作到凌晨的时侯,你想到了什么?
当这个交警凌晨发现自己患上了感冒却怕打扰乡村卫生院医生,坚持第二天再看病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当这个交警患上重感冒却不肯请假住院,一直坚守岗位,撑到最后突发心肌炎牺牲在执勤点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当他身边的亲人、战友、群众一个个争着讲诉他身前种种不为人知的救助群众的故事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想问问,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暂时还想不明白什么,那么,就请跟随我们的采访,沿着他的足迹,来听听他的故事吧,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人物——大邑交警谭东。
雪野奔来暖心人,火海跳进智儿郎
【讲述人】王以刚,57岁,谭东儿时的启蒙老师,1972年至1994年在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黄桶坡村小学(谭东就读的小学)任教,1994年至今,执教于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解放小学。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最优秀和最调皮的学生。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师资力量少,实行的是包班制,每个老师既是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又是所有科目的任课老师。那时王以刚老师正好是谭东的班主任,成天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在学生的心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王以刚老师的心中,一直保留着对谭东难以磨灭的印象。
记得有年冬天,天特别冷,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雪,第二天早上雪依然不停,路面上已经积了十几厘米厚的积雪。快上课了,王老师站在校门口,望着堆满积雪的崎岖不平山间小路,心里盘算着: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雪,山路又滑又危险,今天恐怕不会有学生来上课了吧!就在王老师摇着头叹息地正准备返回学校的时候,他忽然欣喜地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顶着寒风冒着飞雪急匆匆地往学校赶。他是第一个赶到学校的学生!不是别人,正是谭东!王老师问:“谭东,下了这么大的雪,你来干什么?”谭栋说:“王老师,你又没有说过今天放假啊?”王老师一时怔住,望着面前小谭东认真的表情,不知如何开口,有些埂抑哽噎,喃喃道:“很好!很好!”后来,雪渐渐停了,也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孩子。虽然那天上课的孩子并不多,但王老师心情特别好,讲课也特别认真。也许,在孩子们心中,按时上课、迟到或者呆在家里面,都有足够的理由,但是在老师的心中,对这第一个学生却多了一份感恩:含辛茹苦,传道授业,不就是为了赢得这样一份尊重和理解吗?承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份默契,无需言语,却又坚定不移。古人有云:一诺千金!一个懵懂小孩,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对于好好学习,听老师话的承诺的价值又何止千金?万金?从那一天起,几岁的小谭东在王老师生心中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他内心悄悄引以为荣的一个知己,
小学期间,谭东一直是王老师最信任的学生,无论什么事,只要交给谭东,没有做不好的。谭东是班上的中队委员,劳动委员,学习成绩优异,纪律性好,组织能力强,关心同学,爱打抱不平,累活脏活抢着干,在同学中的威信极高,期期都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全票通过当选“三好学生”。小学期间,还有另一件事情,令王老师对小小谭东刮目相看。
记得那一年秋天,学校勤工俭学,全校师生动员采集“芭茅花”(一种生长在旱地上,象芦苇样的植物,可以做枕头芯子或者被子内胆),大家采集的芭茅花会统一铺在学校操场晒,晒干后卖给乡上的种子站或镇上的收购站。
那一天秋高气爽,中午一点过钟,师生们顶着烈日正往学校赶。离校门还有100多米远的时候,王老师突然看到学校的操场上冒起了浓烟,接着便看到了飞速漫延的火苗。“糟了!一定是芭茅花燃起来了!操场上可是晒着今年全校师生共同辛苦采集的500多斤芭茅花!现在这个时间,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还没有到校,学校只零星的孩子在,如果把孩子们烧着了怎么办?芭茅花轻,火苗又窜得快,如果火势控制不住,很快就会窜到学校操场的另一头,那里堆满了附近村民放置的柴草,如果这柴草被点着了,那挨着学校操场的几户村民的家岂不是要遭殃?一定会给村民和学校成严重的损失!”王老师心急如焚,不敢多想,立即拼命住学校跑,一面跑一面高声喊:“学校着火了,学校着火了!”随着喊声,王老师看见有孩子四处惊慌乱窜的身影,他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立即飞进学校。就在此时,王老师忽然看见对面的教室里跳出三四个男生,冲进晒着芭茅花的操场,在芭茅花丛中不停地用手扫地,王老师暗自担心,这些小鬼在干啥?烧着了怎么办?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小心火,快走开!快走开!”当王老师跑进操场的时候,他看见操场上的芭茅花基本上已经被分成了两部份,一部份正在燃烧,与另一部分没有被点燃的芭茅花之间隔着一条空旷的隔离带。几个男孩子正汗流夹背地用双手扫着隔离带上残留的芭茅花,浓烟和火浪薰得他们睁不开眼睛。火势总算控制住了,王老师提到嗓子眼儿的心也总算落回原处,他看看四周,他很好奇,在这么危险和紧急的关头,自己这个老师都急得六神无主了,谁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此冷静地想出这样绝妙的灭火好办法呢?火终于完全熄灭了,虽然500多斤芭茅花损失了将近200斤,但是并没有造成其它更严重的损失,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更令王老师兴奋的是,这队机智勇敢的灭火小英雄的指挥员,正是他心爱的学生——谭东!
黄桷百世经风雨 男儿一生谱华章
【讲诉人】谭芙蓉,女,47岁,白马镇中心校教师,谭东初中时的同学(谭东初中就读于白马镇中心校)。
“初中的时候,谭东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他的成绩特别好,每次他的作文都会被谭国安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念。谭东也特别爱劳动,他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强壮,不管什么劳动都抢着干。那时候,我们学校后面有一块山坡需要改成梯田,每次劳动课,谭东搬石头、抬泥巴,干得虎虎生风,样样都赶在前面,大家都服他,他在班上的号召力也相当强。”
“初中,谭东是住校生,每周回家都要带上自己一周的口粮。谭东家穷,每次他爸都是用竹筒量米给他,最多也只够他一人紧巴巴地吃一周,不会有多余,但是,谭东心肠好,有时候看到有同学没吃的了,他会把他的饭端给他们吃,还告诉别人自己有两份,已经吃过了。”
也许,我们现在的孩子很难感觉到有饭能吃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谭芙蓉老师给我们描述谭东把自己的饭让给别人吃时的那种钦佩之情,却异常感染人,谭东能在饥饿的年代慷慨解囊把最宝贵的口粮分给同学,那他在生死关头能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不是一件费解的事情。这个年代,我们倡导“助人、为人”。怎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呢?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有能力“为人”!谭东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博大胸怀和强大内心力量的真正男人,“为人”是他快乐的源泉,是他心怀天下,心怀苍生的博大的爱的升华!
“那时候,班上的男生爱打架。有一次,一个叫潘奇的同学和别人打架,不小心从走廊的阶梯上摔下来,把后脑勺摔了一个洞,潘奇家很穷,又怕父母骂,所以不敢去找医生治。谭东知道后,立刻把自己刚从家里面带来的供一周吃的米给卖了,用卖米的钱带潘奇去治病。后来我听潘奇说,他和谭东那周都只吃两顿,而谭东只吃红著,潘奇给我们讲的时候眼睛红红的,他说,等他以后挣到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谭东!谭东现在不在了,潘奇还在外面打工,不知道他回来知道谭东走了后会多难受!”
“谭东从小就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做好事从来不张扬。记得有天下雨,上课已经很久了,谭东还没有来,大家都很担心,谭东是从来不会迟到的。后来谭东来了,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下课后,老师问谭东怎么回事,开始谭东低着头不说,老师说要处理他,谭东才老实向老师生说明了情况。原来,下了两天雨,山上的小路很滑,谭东在上学的路上碰到一个高年级的姐姐不小心摔下山坡,把腿和脸都摔伤了,谭东就把她背到医院去。当老师去医院了解情况,医生讲了谭东的一个笑话:医生看他是一个小孩子,同他开玩笑,医生问谭东:‘小同学,来医院治病要花钱的,有钱没有?’谭东说:‘没有!’医生说:‘那没钱就要脱衣服哦!’谭东当真要把衣服脱下来给医生,把医生给逗乐了。谭东走的时候还一再请求医生不要讲,说老师知道了会批评的。”
“谭东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总是想着要关心别人,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呢,听到他走的消息,我的心都凉了!”说到谭东的死,谭芙蓉老师的眼眶湿润了,刚才因沉浸在回忆里的那种幸福甜蜜的微笑不见了,代替的是无奈和迷茫。她抬头望向白马镇街上那棵高大的黄桷树“到现在我都觉得好象在做梦,觉得梦醒了以后,谭东就回来了,还会约上我们几个同学去耍,去看谭老师。谭老师都70多岁了,那天我们去大邑送别谭东回来后,去向谭老师汇报谭东走了,谭老师用手把心口抹了又抹,紧接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他不停地叹着气:‘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留下美好的记忆,就是为了在最后告别的一刻心碎吗? 如果爱的不那么深,心就不那么痛吧!有那么多人为你心痛,谭东,你知道了,心会不安吗?
不是亲生胜似亲 句句叮咛暖心肠
【讲述人】谭微微,女,22岁,谭东的大哥谭万成的大女儿,现就职于浙江某啤酒厂做销售。
“二叔是我最亲近的人,小时候二叔只是过年偶尔才会回家,很少见到,所以印象不深,直到我读中专,才开始慢慢熟悉了二叔,在这几年与二叔相处的时间里,二叔对我无微不致的关怀,让我觉得,我就象是二叔的亲生女儿一样。”
“2005年,我初中毕业,因为成绩并不是很好,加上家里又没钱,我准备外出打工。二叔知道后,说:‘女孩子应该多读书,将来才有出息。’于是,二叔把我接到大邑县,住在他的家中,供我念书。我考上龙泉的一所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系。”
“在读中专的时候,二叔经常给我打电话,叮嘱我好好学习,不要贪玩,不要谈朋友,要常洗衣服,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该买的回来二叔会买……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我就会回大邑县二叔的家,二叔都会为我准备好许多零食,他还要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饭菜为我改善伙食。我要回学校了,二叔又让我带上许多干粮、水果,还为我准备了一天的食物,说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天的伙食费了。二叔是一个很节俭的人,自己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一次,二叔给大家煮红薯饭吃,剩下了一小碗红薯饭,我说:‘那就倒了吧!’二叔说:‘不行,不行,我要留着第二顿吃,这第二顿的饭才好吃,才有营养呢!’二叔连菜汤都要喝干净,他总是说营养都在菜汤里面,倒了可惜了。但是二叔对我却很大方,只要我需要的书,不管多少钱,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掏钱给我买。”
“二叔非常勤劳。二妈身体不好,有低血糖病,在家里晕倒过好几次,二叔不让二妈做重活,只要二叔在家,家里的事基本上由二叔全部包揽。我每次去二叔家,二叔也不会让我做家务事,他总是说我读书很难看到电视,总是让我去看电视或者看书。有一次,我看二叔做了一大桌饭菜,又洗了许多碗,最后还要去拖地板,我就对二叔说:‘二叔,我来拖地吧!’二叔说:‘别别别,你拖不干净的,拖布要听我的话,卫生间的头发,你拖不起来,只有我,才拖得起来哦!’拖完地板,我看见二叔撑着腰坐了下来:‘哎呀,终于做完了!’我跑过去:‘二叔,你累了吧!’二叔笑着说:‘不累不累,这是我的家,怎么会累呢?’”
“二叔是个严厉认真的人。我读书的时候,最害怕做几何题,有天下午,有道几何题难住了我,请教二叔,二叔给我讲了一遍,我没听懂,二叔又给我讲了两遍,我似懂非懂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饭好了,二叔严厉地说:‘不认真学习,做不起作业就不能吃饭!’二叔自己吃饭去了,可是,他端着饭扒了两口,吃不下去,丢下碗又过来给我讲,又讲了两三遍,我终于搞懂了,二叔才如释重负地招呼我去吃饭。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笨,做一道几何题浪费了二叔一个多小时,让他操了那么多心,但二叔依然很耐心地一遍遍给我讲。吃饭的时候,二叔还一直就那道题给我讲了许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二叔做事情总是那样认真,一丝不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出去工作后,隔上几天,二叔就会打电话询问我工作累不累,生活好不好。有一次,我准备买一辆二手电动自行车,打电话给二叔讲,二叔提醒我千万不能买贼车,骑车要小心,过马路不能抢一分钟。”
“每年过春节,我都会收到亲戚朋友的许多短信,但二叔的短信总是第一个。有一次,我爸爸对我说:‘你小气,是我自己的女儿,给你二叔打的电话比我还多。’我说:‘二叔对我那么好,我就是二叔的亲生女儿!’其实,二叔对我们几个侄儿侄女都很好,他送谭敏(谭微微的弟弟)读铁路中专,四处为谭超(谭东的弟弟谭万准的儿子)找工作,我们有什么困难找到二叔,他绝不会推辞,总是要尽心尽力帮助我们,二叔除了关心我们生活,还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做人,二叔最有威信,我们都听他的话。”
“2009年1月3日,我很高兴我能用自己挣来的工资给二叔买礼物,我给二叔打电话,‘二叔,给你寄的海鲜包裹,你记着收,我都还从来没有吃过,过年我会回来,咱们一起吃。’二叔很高兴地说等我,还叮嘱我路上要小心,没想到,二叔却再也吃不到了,我该怎么报答二叔对我的恩情呢?”
谭微微的声音哽咽起来,清秀的脸上不由自主淌下了两行泪水,却还咬着牙竭力想忍着。我知道,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二叔悄悄地离开,带走了女孩心中那片最晴朗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