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宋理宗赵昀其人

理宗,名赵昀(公元1205-1264年),初名与莒,又名贵诚。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0年,病死,终年60岁。葬于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理宗赵昀,太祖10世孙,山阴尉赵希卢子。宁宗原立赵询为太子,后赵询夭折,另立宗室子赵宏为太子。赵宏因与权臣史弥远不和,又被史弥远废黜。史弥远从浙东访得赵昀,便将他接回临安,由宁宗收为养子,在宫中受教育,后封为沂王,立为太子。宁...

鲁恩赐缅怀外科学老师沈克非教授

作者 鲁昕 重走湘雅路,到达贵阳,第一个地方便是去湘雅村,据说是湘雅医学院的旧址,现在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原来湘雅的教学医院贵阳中央医院现在已经演变成为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环顾周围,附近高楼林立、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已完全看不出来70年前这里曾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但学校和医院原址地形复杂,坡高路陡,仍能依稀体会到当年张孝骞、沈克非院长迁校迁院办学行医之艰辛和爷爷当年医学...

明世宗宗教信仰

嘉靖帝尊道教、敬鬼神,一生乐此不疲,这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荆楚之地本就是道教的源头,嘉靖帝的父母也尊信道教,耳濡目染对嘉靖帝的影响不言而喻。嘉靖帝个性很强,认定的事大多难以改易,他不仅本人信道,当上皇帝以后,还要全体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嘉靖帝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官至礼部尚书,陶仲文还一身兼少师、少傅、少保数职,这在明朝历史上...

明穆宗小故事一则

穆宗刚登基时,想为后宫的老婆们买点首饰,就向户部要钱。户部上书回复,写了很多话,总之就是两个字不行!他也没说什么,只好作罢。有一天,明穆宗想吃果馅饼。御膳房一听便忙得不亦乐乎,起面、削果、制糖为此开支颇为靡费。内监报帐五十金,不过明穆宗载垕因为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宫外藩邸,较为体查民情,他说:有五钱银子,足可以在东华门那里买一大盒子了! 穆宗刚登基时,想为后宫的老婆们买点首饰,就向户部要钱。户部...

明神宗太子时期

朱翊钧所受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这也正是他继位之初能勤政原因。朱翊钧被立为太子后,穆宗皇帝便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傅。每当太子读书,阁臣和太子太师都尽心辅导。朱翊钧的母亲李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好好读书就要长时间罚跪。即使朱翊钧做了皇帝以后,她也不放松。正是由于太子太师等臣的尽心辅导,李氏的严格管教,以及他本人的努力,朱翊钧的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了...

明光宗相关史料

《明史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光宗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也。母恭妃王氏。万历十年八月生。神宗御殿受贺,告祭郊庙社稷,颁诏天下,上两宫徽号。未几,郑贵妃生子常洵,有宠。储位久不定,廷臣交章固请,皆不听。二十九年十月,乃立为皇太子。 三十一年,获妖书,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郑贵妃。神宗怒。捕逮株连者甚众,最后得皦生光者,磔之。狱乃解。四十一年六月,...

明熹宗时期的政治

明熹宗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天启帝即位时尽心尽力,因此,天启帝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朱由校在位初期他迅速提拔袁崇焕,天启二年(1622)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

南宋能力最强的皇帝—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于是从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

最节俭的皇帝——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shn)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史称宋孝宗性恭俭,就是恭谨俭约的意思,宋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宋孝宗即位之初,就不肯用乐。他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都没有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宋孝宗认为我其他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他经常告诉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

著名经济学家——黄松龄

黄松龄,湖南华容县人,1898年10月出生于一户大地主家庭。1915年考入中央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作为学生代表筹划五四学生集会和游行,遭到军警逮捕。同年结识了恽代英等人,开始追求革命真理,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4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5月不幸被捕,两年后被 党营救出狱。1930年应邀去北京任教,先后在朝阳大学...

明思宗历史评价

崇祯即位,正直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耽耽,山河冷落,风烟四起。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庵党一案, 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一直那不定,遂误国家 ;既有刻薄寡恩 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后互敬互爱;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

李自成称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

我的哥哥夏耀堂

今年12月25日是石首籍开国将军、兰州军区后勤部原部长夏耀堂逝世30周年纪念日。在缅怀这位身经百战而屡立战功的传奇式人物的日子里,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将军的故里高陵镇石安村8组下三兴公屋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我们几经辗转才找到了将军现在惟一在世的亲弟弟夏友堂。追溯远去的岁月,这位84岁的老人含着热泪打开了尘封的记忆 光荣的一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原部长夏耀堂生于1908年,在家里...

高举义旗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陕北又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虫灾,禾苗枯焦,饿殍遍野。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有铤而走险,起来造反。陕北地区首先爆发了农民起义,并很快形成...

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的奠基人戴芳澜

1920年戴芳澜回国之初,就立志要发展中国的植物病理学科,使它既能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服务,又能把这一学科的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他很早就指出我国肯学农的就少,肯学农而又愿意从事植物病理学的人则更少。他从广东到南京又从南京到北平,一贯坚持他主持的单位要以植物病理学研究室为名,而其工作则以研究植物病害及其防治为主。所以,在他的指导下,在广东开展了芋疫病的研究,在南京开展了水稻病害和果树病害的研究,在昆明...

开国大典--历史巨作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具体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组织落实。参展的作者为北京、华东的几十位知名画家。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实力画家们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   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

登基为帝

五月一日,王入京,以内守备府为行宫。各官朝见。于是以初三日监国。十五日即位,改明年乙酉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弘光帝。用可法、曰广及南储高弘图为阁臣。升吕大器吏部左侍郎,李沾太常少卿,郭维经应天府丞,进韩赞周司礼监秉笔,余各加恩有差。起徐石麟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国维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周堪赓户部尚书,顾锡畴礼部尚书,黄道周、何楷、张有誉、王心一、何应瑞、高倬、解学龙、贺世寿各部侍郎,刘士祯、侯峒曾、郑碹...

熊瑾玎,为党理财的“红管家”

  1959年,邓颖超(中)与熊瑾玎夫妇拍于广州。    ...

王良恩被谁迫害而死?

王良恩在政治上走霉运是从1972年开始的。由于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将华北组2号简报定性为反革命简报,而汪东兴又一口咬定简报印发前未给他审看,有些话并不是他本人讲的。负责简报的王良恩自然就成为中办内部清查的对象。江青、康生和张春桥等人给王定了三大罪状:一是在庐山会议上追随林彪,二是对汪东兴落井下石,三是恶毒攻击党中央和中央首长。这三条罪状中第一和第三条显然都是无稽之谈,纯属政治迫害的借口。在庐山会议...

称帝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十二日端王薨。朱聿键继承王位,杀死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向朝廷要求借兵3000前去参与镇压,朝廷怕藩王趁机叛乱夺位而予拒绝。他便自行在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招兵数千,亲自统领着寻找农民军作战,被打得大败。朝廷因他违反国法,降罪而废为庶人,囚居于凤阳。 福王朱由崧称帝后,将他释放,又怕他争压帝位,命他迁居广西平乐府(今广西省桂林市南),不久...
  共1342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