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个人事迹

  谭锡畴进入地质调查所以后,在所长丁文江以及地质股长章鸿钊、矿产股长翁文灏的领导下,调查工作逐步开展。他参与进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对北京西山进行全面的地形地质测量。经过1年,野外工作基本完成;接着又用了将近1年时间在室内整理资料和绘制图件,最后由叶良辅执笔写出报告。这就是1920年由地质调查所作为《地质专报》甲种第1号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质志》。这部专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这是中...

培养人才

  1933年谭锡畴离开地质调查所之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地质教育方面。任教的学校,抗战以前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抗战爆发以后,他随北京大学辗转内迁到了云南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迁回北平,谭锡畴则接受昆明师范学院的聘请,就任该校博物系主任,同时兼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他所讲授的课程,有地质学、矿床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所编讲义材料非常丰富。为了搞好...

简历年表

  1892年12月28日 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梁集村。   1913年 毕业于保定中学,随后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1916年7月 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分配到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26年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取得理学硕士学位。   1927年 转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获得该校地质学硕士学位。   1928年 从美国回来,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   193...

主要论著

  1 谭锡畴.山东淄川、博山煤田地质.地质汇报,1922(4):1152(中文);8192(英文).   2 TanHC.The Post-Palaeozoic Stratain Mengyin,LaiwuandotherCounties, Shantong Province.Bull.Geol.Soc.China,1923,2(1-2):29-33.   3 谭锡畴.黑龙江汤源县鹤岗煤...

高国景先生主要论著

 1 高国景.中兽医训练教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5.    2 高国景等.兽医针灸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3 高国景.中兽医诊疗经验第一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58.   4 高国景等.成年猪气喘病辨证施治的初步观察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汇编》第1集,1959.   5 高国景.治疗起卧症的经验整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究资料...

抗战名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锡侯在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潮的推动下,在中共中央特派员张曙时等的影响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主动请缨,出川抗日。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将出川抗日的四川陆军十四个师编为第二路预备军,任命刘湘为总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9月,出川抗战的各军分别向成都、重庆两地集中,准备一路北出剑门,一路东出夔门,驰赴山东,山西抗日前线。9月5日,在成都市举行了有...

抗日战争时期马师曾在湛江的演出岁月

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掀起全民抗战热潮。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当时省港的粤剧界广府班艺人,不愿留在沦陷区,为日寇粉饰太平登台演出,纷纷逃离香港、广州沦陷区,南下湛江(前身广州湾)【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驻足。他们有的原班人马齐来,有的结伴而来组班,有的单身前来搭...

汤用彤-学术成就

正如西方哲学的创始人泰勒斯所说,哲学的意义在于不将自己交给一个简单的信仰,而是不间断地探索本原,汤用彤先生一生都在为此孜孜以求。其学术探索主要集中在印度哲学、中国佛教和魏晋玄学等领域,而尤以中国佛教史的学术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佛教   汤用彤在中国佛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就是《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其《跋》中自云:十余年来,教学南北,常以中国佛教史授学者,讲义积年,汇成卷铁。但他每次讲课...

金城防守战中

金城防守战中,李湘率部13天歼敌17000多人,六十七军声威大振   1951年11月中旬,金城以南25公里的592高地上,志愿军第六十七军军长李湘,与同是永新籍的军政治委员旷伏兆及一些参谋人员,登上了山顶。   刚刚过去的13天,是六十七军与美国侵略军浴血苦战的13天。从10月31日起,联合国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借助空中优势和火炮优势,向防守金城南线的志愿军发起秋末攻势。扼守正面阵地的六十...

长征中,李湘两次负伤掉队

  长征中,李湘两次负伤掉队,但他都以顽强的毅力追赶部队   六十七军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部队,1951年1月从驻地唐山奉命入朝。李湘接到军委的命令后,在出发前三小时,才把赴朝一事告诉妻子安淑静。   李湘是1950年9月担任六十七军军长的。在此之前,他是六十七军的副军长兼参谋长。时年36岁的他,已经是华北野战军颇有名气的高级指挥员了。他指挥部队参加了石家庄、清风店、正、平津等战役,能守善攻,...

轻伤不下火线,李湘因伤口感染而牺牲

  轻伤不下火线,李湘因伤口感染而牺牲 ,金日成专门发来唁电   随着夏季的到来,朝鲜三八线以南的战局又开始炽热起来。1952年6月上旬,美国陆军参谋长柯井斯到南线视察。柯井斯走后没几天,联合国军就开始了新的军事行动,以三个军加上南朝鲜两个满员师的兵力,在金浦、野牧里至骊州以北70公里的地段,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五十军及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发起夏季打击,旨在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  ...

与病魔顽强斗争

一九六四年春天,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同志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他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里。他说: 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 组织上劝他住院治疗,他总是说: 工作忙,离不开。 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

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焦裕禄 [背景] 兰考是个重灾区。焦裕禄初来时,县里原设有一个颇具当地特色的劝阻办公室,但干部们快腿快脚还是堵不住外出逃荒的灾民。 1963年元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临时召开县委会。他没有宣布议程,而是把大家带到火车站,去目睹成批成批灾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场面有着同样逃难经历的焦裕禄下了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住。他毅然把消极的劝阻办公室...

焦裕禄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

河南台记者范杰报道: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冒着严寒专程来到兰考,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参观焦裕禄烈士纪念馆,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还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就弘扬焦裕禄精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座谈。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欧阳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省委常委、...

传奇一生

  9岁入塾读书。15岁进上海通顺钱庄习业。19岁随父至广东任三水县厘金局帮帐。3年后回无锡,任广生钱庄无锡分庄经理。1899年农历10月,应邀任广东省河补抽税局总帐房。1901年与兄荣宗敬等人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一年后改为茂新面粉厂并任经理。1905年与兄宗敬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先后任经理、总经理。1912年与兄宗敬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任公正董事。1913年当选为全国工商...

爱国实业家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江南国土相继沦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只有租界内的工厂维持生产。次年5月,荣德生由汉口来沪,深居简出,唯以搜购古籍、字画自遣,亟盼时局好转。1941年,日商觊觎荣氏纱厂,由汪伪实业部派员与荣德生商谈,要他将申新一、八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当即遭到严词拒绝。汪伪外交部长褚民谊只得亲自来沪,假国际饭店邀请荣德生面谈。由其子尔仁代往,说明其父不变...

立身治家之道

  荣德生的立身治家之道,就是孔子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荣德生先生说: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他认为要提高生产率,除增添新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外,还要从人工出发,加强人事管理,视人为生产力之第一要素。他说:余在工厂所经营,所请人非专家,以有诚心,管人不严,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使其对工...

邓颖超致苏井观、傅连暲

苏、傅部长:   本年九月国际妇联召开会议〔2〕,我们即将派代表出席,为准备国际宣传材料,拟请你处协助搜集下列三项材料:   一、女医生、女护士及其他女医务人员的数量、比例、工作情况等(包含前方后方的工作)。   二、卫生部门对于妇女儿童的保健及治疗方面的各种设施、成绩等。   三、需要争取的国际援助。   上列材料,希望于六月底前寄至卫校女生部,不胜感盼之至。   此致敬礼!   ...

东大纪念冶金学家靳树梁诞辰百年

本报讯(记者苗家生)东北大学9月24日举行座谈会,纪念我国著名冶金学家靳树梁诞辰100周年。靳树梁是我国近代冶金学界杰出的科学家,中科院第一届学部委员。他为我国冶金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他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万人规模的大学城,为新中国冶金工业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高级建设人才。他曾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炼铁专业的专著《现代炼铁学》,组织教师对钒钛磁铁矿开展科研攻关,...

《王尧山文稿选》出版

日前,中共上海市纪委、市委党史研究室举行《王尧山文稿选》出版座谈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惠新、市政协副主席朱达人以及老同志胡立教、夏征农、杨堤、舒文、张浩波、马飞海、周克等50人参加座谈。 王尧山同志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群众团体工作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华中局组织部干部科长、华东局城工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常委兼秘书长等职,1979...
  共1342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