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李湘两次负伤掉队
长征中,李湘两次负伤掉队,但他都以顽强的毅力追赶部队
六十七军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部队,1951年1月从驻地唐山奉命入朝。李湘接到军委的命令后,在出发前三小时,才把赴朝一事告诉妻子安淑静。
李湘是1950年9月担任六十七军军长的。在此之前,他是六十七军的副军长兼参谋长。时年36岁的他,已经是华北野战军颇有名气的高级指挥员了。他指挥部队参加了石家庄、清风店、正、平津等战役,能守善攻,屡立战功。被聂荣臻誉为“坚定顽强,具有优秀才能的指挥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68个野战军的军长之中,李湘是比较年轻的。
李湘原名李湘林,1914年2月出生于永新县津中乡津中村一个贫苦的农家。毛泽东点燃的井冈烽火烧到永新后,各地纷纷组织暴动队和赤卫队,15岁的李湘报名参加了津中乡少年先锋队。
1930年10月上旬,正值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第九次攻打赣西中心城市吉安,正在城中做工的李湘瞒着年迈的母亲和身残的姐姐,报名当了红军,分在红九师二十七团学习吹号,后在战斗中逐渐成长,历任排长、营长。
中央红军主力突围西征的途中,于湘江遭受惨重损失。李湘的左脚负了重伤,不能走路。师部发给他20块银元,让他留下治伤。李湘在老乡家只治疗了10天,待伤势稍有好转,便带上一大包草药,用剩下的5块银元雇了一副担架,由人抬着赶上了部队。红军第四次渡赤水河时,李湘在战斗中右手负伤,流血过多,昏迷过去。上级又要求他留下治伤。一个多月后,在手伤还未治好的情况下,他又告别草药医师,独自行走了20多天,终于在贵州境内赶上部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湘随部队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历经了艰苦之极、殊死搏斗的八年抗战之后,李湘成为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他在指挥部队与日伪军的无数次战斗中,展示出较高的指挥才能,成为深受聂荣臻青睐的战将。
抗战的硝烟刚刚散去,蒋介石便发动了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英勇地回击来敌。从1945年10月起,李湘指挥部队转战晋冀大地,历经大小上百次战斗,先后担任为晋冀纵队第一旅旅长、晋察冀军区教导旅旅长兼政委、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师长、华北军政大学高干队队长等职。
1950年6月,李湘由六十四军的师长升任为六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三个月之后,又被任命为六十七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