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先祖伯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26379246
本馆由[ 139*****057 ]创建于2025年05月21日

  • 伯夷

  • 别名:暂无
    性别:
  • 生肖:暂无
    信仰:暂无
  • 籍贯:暂无
  • 生活地址:
  • 墓地地址:
  1. 公元前

    家族传承

    第一世, 炎帝 神农氏 ,本名 石年 。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 第二世,帝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帝 榆罔 (帝裹之 曾孙 ,帝裹生 节茎 ,节茎生克、戏,戏生 炎帝 姜榆罔 ,为炎帝 烈山氏 姜石年第十世孙),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 轩辕 ,故让位。轩辕即 黄帝 ,姓 有熊氏 (所谓榆罔弟轩辕,只是表明炎帝、黄帝二族本是兄弟 胞族 ,或有婚姻、 血缘关系 的两个部族)。 第九世,炎居,炎帝的妻子,即 赤水 氏的女儿 听訞 生下炎居,炎居生了 节并 。 第十世,名 戏器 。 第十一世,名 祝融 ,戏器之子;卒葬 衡山 (在今湖南) 第十二世,名 共工 ,祝融子。 第十三世,名 勾龙 ,(共工)术器子 第十五世,名(伯益)伯夷,他是共工的四世孙、信的曾孙、 夸父 之孙、垂之子,为当时有名的贤人,佐帝掌 四岳 ,佐 大禹 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 吕侯 ,是即 吕氏 得姓之始。 姜太公 吕尚 ,即其后。 子孙 伯夷的子孙以吕为氏,遂被尊为 吕姓 始祖。 他的子孙中,最著名的是 姜太公 ,姓姜或吕氏,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 炎帝 神农氏 51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 康王 四代 太师 , 齐王 ,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 邑姜 封 周武王妃 、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 己酉年 八月初三日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 周康王 六年,卒于周首都 镐京 ,岁寿139岁。陵冢位于 陕西省咸阳市 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 姜太公祠 内设有 衣冠冢 始自 炎帝 ,炎帝乃 少典 之长子,居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为氏族部落。 炎帝始至十五世孙伯夷,辅尧、舜、禹帝,掌 四岳 、典三礼、为 秩宗 ;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号吕侯,以为股肱心膂之重臣,受封于吕,曰吕国。本为 姜姓 ,后世从其 封姓 ,以铭记吕国及伯夷功,故曰吕氏。伯夷为吕氏 开姓 始祖也。 历虞、夏、商、周世享其国于河东吕梁,今山西 吕梁山脉 一带也。商朝末年, 吕国 成为周人的同盟,吕国的首领吕他帮助 周武王 打败 商王 纣的同盟军越戏方。周武王为奖赏吕人的功劳,建立周朝后续封吕他为吕侯。 周穆王 时,吕侯为相,受命为周王朝制订了有关刑罚的文告《 吕刑 》, 周宣王 之时为经营 南蛮 ,镇压 楚熊 ,遂迁吕国于河南宛地,今南阳之地也,以镇南方。春秋之际 楚文王 欲兴霸业,攻占吕国,国遂亡。国族子孙一支迁于湖北蕲春,一支迁于河南之东,河南之东一支复为吕国,以继国祀,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后东吕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的属地,陈被楚灭,其地则归了楚。 楚平王 时,令 蔡平侯 复国( 蔡国 曾为 楚灵王 所灭)。蔡平侯将蔡国从 上蔡 迁至东吕故地,该地遂改名新蔡,今河南新蔡是也。古之徐州亦为吕之封地,皆为 吕国 。吕国之爵位或为王,或为侯伯,传承自虞夏之际始至春秋末。 吕氏始祖伯夷始至三十七世裔孙太公 吕尚 ,深谋远虑, 英明神武 ,起于渭滨,辅文佐武,灭 殷兴 周,功超卓著,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太公享年百年余年而卒,子丁公吕及立,丁公卒,子乙公吕得立,及至十二世桓公吕小白立,忠天爱民,气度盖世,号令诸侯,春秋首霸,名载千秋。后至二十世康公吕贷立,淫于酒色,不思政绩, 大权旁落 ,田氏夺之,国遂不祀。 自 齐太公 吕尚立国至 齐康公 吕贷 失国,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国君,吕氏享国六百六十余年。国亡,族之子孙散居齐、赵、燕、卫各地。族众且散,无从细述。 属古蕲州济邑穴塘郡团山 吕氏才亮谨识 附:1.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 吕姓 出自 姜姓 , 炎帝 裔孙为诸侯号 共工氏 ,有地在 弘农 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 赐氏 曰吕,封为吕侯。 …… 宣王世改吕为甫,春秋时为强国所灭。” 2.《 世本 》云:“ 祝融 曾孙生伯夷,封于吕,为舜 四岳 。 又有说四岳和伯夷是两个人,其实伯夷是名,四岳是职封,四岳就是伯夷。《 潜夫论 》卷九“昔尧赐 契姓 子,赐弃姓姬;赐 禹姓 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 有吕 。” 3.《礼记大传》疏引郑康成驳五经异义云“ 尧赐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 稷姓 曰姬,着在书传。” 4.《国语*周语下》“太子晋云禹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岳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5.《史记*齐太公世家》云:“ 太公望 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 6.诗崧高 毛传 :“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按“甫”与“吕”通。书 吕刑 ,孝经、礼记并引作甫刑。史记 周本纪 亦云:“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