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报道,享有“新加坡船王”美誉的爱国华侨、新加坡太平船务创始人张允中先生于9月4日上午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102岁。 张允中1967年3月创办太平船务,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资料显示,太平船务拥有130多艘船只,其办事处和代理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地点。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张允中以21亿美元的身价排名新加坡第12位。 而能够做到如此成功,自然会有一些经营之道,而张允中对此表示:“没有什么秘诀,这取决于勤奋和节俭,关键是要有奋斗的精神,“那么,张允中一生是如何乘风破浪的呢? 张允中出生于福建省金门市。19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躲避战争,张允中跟随母亲来到新加坡,与长期居住在那里的父亲团聚。到新加坡后,张允中开始在叔叔的进出口公司当学徒。三年后,母亲看到张允中慢慢摸到了生意的门路,就给了他1500元,让张允中去马六甲和叔叔做生意,所以他们成立了一家公司来买卖本地产品。 由于经常需要乘船和运输货物,张允中在这一时期对航运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叔叔做生意不久,日军就入侵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不幸的是,张允中的父亲被杀,他还因帮助马六甲的抗日游击队而被日本宪兵逮捕。他被监禁了九个月,遭受了各种酷刑。直到日本投降,他才重获自由。 张允中的第一次创业被这场灾难摧毁了。战争结束后,张允中决定回新加坡寻找新的机会。据朋友介绍,他买了一艘二手帆船,开始在新加坡和印尼之间做贸易,用糖和日用品换印尼橡胶。 这期间,张允中经历了无数的历险。有一次他遇到海盗,看着他们抢走所有的货物。他很害怕,决定放弃这项事业,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商业梦想。在一系列的失败之后,张允中加入了泰兴源兄弟公司(后更名为祺福船务公司)担任经理。 起先,祺福船务只是一个代理商。张允中向老板建议购买船只,以突破外国人的垄断,并积极帮助开辟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货运航线。在祺福船务工作的18年中,张允中出任总经理,并带领公司发展成为当时新加坡最大的航运企业。 1967年,新加坡独立后不久,为了生存,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工业和经济。由于自己熟悉航运,加上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优势,张允中借机成立了新加坡太平航运有限公司,这一年,张允中只有49岁。 张允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将公司命名为“太平”,希望世界和平,船只航行安全。张允中说,在航运业工作很辛苦,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继续代代相传。张允中不是独善其身的人,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他创立太平船务后,也关注新中国的发展。多年来,太平船务从未停止在华业务,并与多家中国企业建立了长期互利合作关系。 2019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允中说:“我当然很高兴,因为当时我们的华侨华人受到外国殖民者的严重压迫,中国崛起了,我是中国人,我当然很高兴。”在中国援建非洲坦桑尼亚铁路的过程中,太平船务曾经帮助运送人员和物资。当时,在中国的航运业中,有一句话叫“货运不出找太平”。可见太平船务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张允中还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积极回馈社会,并对公益活动非常热心。他多次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的救灾活动。认识张允中的人用“很敬业”来形容他。1994年,张允中将公司权力移交给儿子张松声,张松声正式出任太平船务董事总经理,主持公司运营。虽然工作已经交给了儿子,但年过百岁的张允中仍然坚持在公司工作。 临终前,张允中常对儿子说,做生意、当老板最重要的是“以德服人”,他还让孩子学习中文,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精神。这样的一位老人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