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95061301
本馆由[ 139*****057]创建于2025年02月10日

  • 黄旭华

  • 1926年03月12日 — 2025年02月06日
  • 别名:暂无
    性别:
  • 生肖:暂无
    信仰:暂无
  • 籍贯: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
  • 生活地址:
  • 墓地地址:
  1. 1926-2021

    黄老的一生

    1926年3月12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今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一个乡医之家,名曰“黄绍强”,是 客家人 。 1938年,黄绍强和大哥赶往迁广东揭西山区的聿怀中学求学。初中毕业于汕头聿怀中学。在那里,他取“旭日荣华”中的二字,改名黄旭华。 1940年夏,战事吃紧,黄绍强已无法坚持在聿怀的学习,意欲追随大哥去广西桂林中学读书,北上梅州,因错过考期前行受阻。 1944年,黄旭华几经辗转到了重庆,进入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他先是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黄旭华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1946年,和同学们随国立交通大学从重庆迁回上海。在校内,经同学引荐,加入国立交通大学的学生进步社团山茶社,通过文艺活动宣传进步思想。 1947年5月,在“护校运动”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让国民党当局心惊的“五四营火晚会”中,他竭力阻挡特务的破坏;他机智周旋,先后两次躲过特务逮捕。 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黄旭华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工作。 黄旭华 1952年秋,黄旭华被调往港务局担任团委书记。 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6年,黄旭华与同事李世英结婚。 1957年,开始接触潜艇技术,跟随前苏联专家学习潜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1958年,黄旭华调到北京海军,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 1966年,黄旭华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 1970年,黄旭华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1987年,向在广东海丰的母亲寄邮件,信中是一本《文汇月刊》,其中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比较详细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 ,此后致力于为核潜艇的研制献计献策,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两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两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余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10月19日,指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文艺演出的大合唱。 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6年10月26日,参与录制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他向观众介绍了什么是核潜艇,核潜艇的作用;面对中国国外核潜艇技术封锁,中国是如何突出重围。 2017年,黄旭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全国道德模范”“潮汕星河成就奖”等多项荣誉。12月8日,黄旭华捐给母校白沙中学和白沙小学各10万元港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12月21日,黄旭华从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中拿出20万元港币捐赠给中船重工719所离退休及社区管理办公室,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 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共和国勋章”。 2020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1年10月28日,黄旭华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