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熟悉的脸会发生变化

熟悉的脸会发生变化 在贫穷的国家,一个人挣多少钱,一样东西什么价,是非常普通的问题。我到很晚才发觉,我在德国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很近的熟人也从来没有回答过。熟悉的脸会发生变化:一种由隐私和恼怒组成的混合体开始布满眼眶。开始时我怀疑我提问的音调不对,提问的时间不对。但是,音调和时间永远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永远不可能对,这个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如同偷窥存折的目光,如同目光接触到自动取款机上的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饿得半死的理智

饿得半死的理智 当狭窄的店门口排起长队,胳膊肘儿相互撞击,有人叫喊,鞋子踩到鞋子时,我会想起那个男人的话: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和饿得半死的理智。但是没人会去寻找说这句话的那个男人的准确形象,当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候,恐怖是不会寻找形象的,它只会寻找自己。对逃脱的人来讲,它永远都会作为死亡的迹象保留在头脑中。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仍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

仍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 知道吗?直到今天热腾腾的土豆对我来讲都是最温馨的菜。他说,一颗土豆即便是在今天,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如果我用手掰开一颗烧熟的没有削皮的土豆,我的泪水会涌上来。不,那个时候不会涌眼泪,那个时候太饿了。那个时候没有时间让眼睛湿润,土豆吃下去的速度甚至比我看它还要快。我只是在理智被饿得半死的时候看过土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没有像那次那么伤心过

没有像那次那么伤心过 埋完死者后会有一顿死亡盛宴,我们有东西吃。男人说,我们吃,体内能装时多少就吃多少有一次我吃得太多了,饭都停在了舌头下面。回营地前,寡妇把死者的大衣送给了我。这是我的万幸。 他接着说:在到达营地之前,路把我绕蒙了,雪也把我下蒙了,我要吐。我还从来没有像那次那么伤心过,我宁愿把我的心吐出来,也不愿把刚吃下肚的好东西吐出来。我哭了,因为我的胃允许我哭,因为它看不起我的工作和饥饿....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土地冻得像石头一样硬

土地冻得像石头一样硬 肠胃越是空空,梦中的板油和面包就越是大。他说,我在梦中吃得撑得要命,醒来时却饿得发抖。 流放营地有警卫看守,围有铁丝网,周围什么都没有。他说,村子里有人死了,他们人派人来。我们会获准进村去挖坟。由于在我们周围天天都要埋葬饿死或冻死的人,因此挖坟已经是一门熟练的手艺了,尽管土地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死亡在营地里太寻常了,寻常得如同白天和黑夜,如同脱衣服和穿衣服。同情心在雪地里:....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联邦德国。米勒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联时代的遭遇,作品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2009年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以诗歌的精练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我从来没有像在乌拉尔五年流放时期那样,那么经常地梦到吃饭。那个男人说。他是在....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的数量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俗。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

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