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忍是心灵深处对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许多痛,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忍,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时则是心灵深处对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人生充满无常 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

人生充满无常,无常即苦。佛法告诉我们,生命的无常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应该面对它、认识它、超越它。一说到苦,很多不了解佛法的人总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悲观的。其实不然,佛教认为苦是一种客观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有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心态决定思想 心开路就开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就能豪情壮志尽施展, 就能珠玑锦绣任挥洒。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是必然的过程

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是必然的过程,生活就像翘翘板,不是上便是下。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够运用智慧,在烦恼、失败中,吸取经验,增长见识,不断地尝试,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宛陵录》中,黄檗禅师有所领悟地说: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抱蝇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张开我们的第三个眼睛探知从未想象到的境界

禅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最不可思议的东西。这就是以前我为什么认为禅不能加以逻辑分析或理智处理的缘故。通常我们不知道自己握有那许多使自己快乐和互爱所必需的能力。我们在自己周围所看到的一切挣扎都是来自于这种无知。禅希望我们张开第三个眼睛去看那由于自己的无知而从未想象到过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心灵的纯美让我们摆脱种种欲望的纠缠

心灵的纯美会让我们摆脱种种欲望的纠缠,不为外物所累,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种来自心灵纯美的和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看破世俗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躲开功名利禄的纷纷扰扰,让我们的心灵在生命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驰骋,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 物质生活的智慧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更加催生了人类更巨大的贪婪,人类的欲望更加地膨胀起来,其实我们离快乐是越来越远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在人情中从容悠游

常听人言做事难,做人更难。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人际网络,然而身为学佛的人,在修行的漫长路程中,当以大家都还是凡夫,尚一路趺跌撞撞来互相体谅,并不断提醒自己,回到人的本位来看事情,在慈悲柔软的身心状态下,时时安定自我的身心,事事以开阔的心量来对待,除了自己从中体会法喜,若能多一分慈悲与智慧对待人事,则能为围绕身边的人际网络理出清明与自在的开阔空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在生活中学会放下

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没有在生活中学会放下,有时即便明白了烦恼的根源所在却不能或不肯放下,如此身心必定背负沉重的包袱,而为了这些包袱,就必须付出异常的心血和精力,于是原本可以轻松前行的脚步开始变得蹒跚,生活也在重压之下变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累。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