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修行用功,要常常回光返照
◎什么是观照?怎么观照法?我告诉诸位,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观照,就是观照的方法。“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南无”是皈依,“阿”是无,“弥陀”翻作量,“佛”是觉,这一句名号翻成中文意思是“皈依无量觉”。我样样都要觉悟,岂不是这一句佛号帮助你回头,从不觉喊回来,你要依觉,不能依烦恼。譬如我们遇到一个顺心的境界起了贪心,你立刻就觉察到贪心是烦恼,清净心里没有贪爱,贪心才起来,“南无阿弥陀佛!”,从贪欲里回头。贪是不觉、是烦恼、是迷,从这里回头,依觉,觉心清净,不生烦恼,这个佛号就管用,念念将我们从烦恼里唤回来。只要一把佛号忘掉,烦恼就起作用,一个接一个来,烦恼就增长、相续。(净空法师)
◎自己修行用功,要常常回光返照,就是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之处,还有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些事现前,就是心里有忧虑牵挂,稍有牵挂就着相,四相具足。“便是向外驰求”,向外驰求就是攀缘,不是随缘。“便非正知正见”,这样的想法看法皆是错的,不是正知正见。生活是修行,修净土的人也要生活,也不离社会人群,每天都要对人对事对物。这一句佛号,念念提醒我们修清净心,念念提示我们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是真正念佛。心里有佛,除佛之外,一切要放下,心里不可有丝毫分别执著,不可有丝毫牵挂。一定要晓得,牵挂是六道轮回,无论牵挂什么,都是以轮回心造轮回业,往生就困难。(净空法师)
◎佛说戒定慧三学,戒学教我们克制,要一切忍耐,这是修学的基础。功夫深一层即得定,定能伏烦恼,心中清净平等,但还是不究竟。总目标是般若智慧,慧若开了,苦就灭了。佛说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定不能转,慧能转。般若智慧现前,能把无始劫来所有烦恼习气转化成大菩提,佛菩萨以此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无尽的智慧德能原来是由烦恼变化而来的,所以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与涅槃是一不是二,除苦除得这么圆满究竟,真实不虚。般若法门归结到一句万德洪名上,更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持名号之人,即是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诸经称之三昧之王,实在这一句名号乃究竟圆满的大般若。世尊对弥陀之称赞,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赞叹。如此乃能肯定弥陀名号是“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净空法师)
◎全事即理,整个现象就是理体;全妄即真,妄是相,真是性,真是能变,妄是所变。如做梦,能变梦境的是心,所变的是梦境,所以说全梦即心,全心即梦,“全修即性,全他即自”,均是事实真相。净宗所修的即执持名号,念一句阿弥陀佛原来是“称性起修,全修即性”,多少人不晓得,也不了解,在修学中是最高的法门。但如何修才能全修即性呢?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能如是则与性相应,与事实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净空法师)
◎佛教我们要恢复真心,要恢复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就得要彻底放下。放下什么?不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管它,你从这里下手,不要再看到张家长、李家短,你把这些事情统统放在心里,你就是执著,你还怕执著不够啊?执著天天增加,你的菩提心到哪个时候才能现前呢?功夫如果再进一步,与自己相关的事也放下,为什么呢?这个自己是假的,身是假的,家也是假的,世间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与自己的身家性命相关的都是假的,何况身家性命之外的呢?别人的事你管它干什么?我们学佛的人,所以不能成就佛法,不能修行证果,甚至念佛念了几十年,功夫都不能成片,原因在哪里?管世间上的事情管得太多了,管别人的事情管得太多,统统与自己不相干。甚至于管自己身家性命,这个念头太多了,也不行,也是障碍。身体不好,不好赶快往生,多自在,还要想办法把这个身体调好,在这个世间还多受几年罪,你说你不就又错了吗?有什么好贪图的?念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西方净土,就对了。(净空法师)
◎把名闻利养、贪嗔痴慢、嫉妒障碍统统放下,放下这些,即是放下六道轮回,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劝人念佛,这就是往生成佛的路。今天这个看不惯,明天那个看不惯,我们要明了,这是造轮回业。世间的一切随他去,自己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正确了,连孔老夫子教学也是这个宗旨——人能够尽本分。我们修学的本分是依据《无量寿经》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落实在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按照善导大师说的“一切从真实心中作”就对了。章嘉大师教导我,我也在此转赠给诸位:“学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给佛菩萨、交给护法神去安排。” 自己什么心都不操,这样一来,心就清净,就平等了。顺境,是佛菩萨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萨安排的,所以在顺境里没有欢喜心,逆境里不生烦恼。一切皆是佛菩萨至善的安排,历事炼心成就道业,哪里会怨天尤人!(净空法师)
◎般若法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从初发心直至成佛,修放下与布施而已。不放下不行!年岁大快要走了,还操心家业财产给这个、给那个,放不下;真正放下的人没事。真放下,会不会给后人留下纠纷?如果真放下了,我相信没有纠纷,因为你的后人见到你真正放得下,会感动;你吩咐这个、吩咐那个,还要立遗嘱、请律师,没放下!你的儿女怎会放下,当然争得头破血流,因为你给他的样子就是放不下。真放下的好,得自在,所以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放下。一切法不可得,自然就不执著。世间人忧虑得失,没有得到时,想尽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心多难过,日夜不安,晚上睡觉作恶梦,日子过得很辛苦。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即空即假,得失心放下了。纵然得到了,没有欢喜心,若无其事,因为是假的,有什么好欢喜的;丢掉了,也不苦恼,因为是假的,本来没有。所以,得失的念头打消了,烦恼就去一大半。“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有什么好忧虑的?命里不该饿死的,今天什么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会有人送来;命里该饿死的,给他一座金山,照样饿死。真正通达因果报应,求的念头没有了,我们学随缘而不攀缘,在这个世间过一天算一天,不想明天,这才自在。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么!不要想明天,什么事都没有。缘聚缘散,聚也好,散也好,不放在心上。世出世间法都是业因果报,此人跟我很好,是过去结的善缘,但是缘尽时他就走了,没事了;遇到恶人来缠绕,也是缘分,也有尽时。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心里若无其事,佛号才能念得好。我们想求西方极乐世界,只抓住阿弥陀佛,其它的都不管,我生没带来,死也带不去。果真能放下,这一句佛号才能念得好,佛号念好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世出世间法都不受干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对一切人事物的相不取,不执著,一切随其自然,这就好,根本没事,何必斤斤计较。死也不肯放下,那是自找麻烦,没人害你,自己害自己,没人逼迫你,自生烦恼,自己迷惑颠倒,能怪谁!只要有丝毫牵挂,就不能成就。无论世法或是佛法,心里没有真正放下,还有牵挂,就不行,一定要舍得干干净净,心里不能有一物,心要空,心要净。心本来是净的,本来是定的,本来没有东西,所以不能放一个东西在心里,如《坛经》说的“本来无一物”。所谓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都归到清净心上,这就是学佛,如果不是修清净,就不是学佛。诸佛菩萨在世间示现的是随缘,没有丝毫攀缘。攀缘是我想怎样做;随缘是恒顺众生,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有偏差了,稍告诉你修正一点,这是随缘。教你修正,你接受很好,不接受就算了,你接受是如法、正法,得善果,你不接受,我看你造罪业,将来会得果报,我的责任不能不告诉你,但是我不能勉强你一定接受,如果有这个念头,就攀缘;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善果恶报也是你的事,与我毫不相干,这是随缘。攀缘与随缘有很大的差别。(净空法师)
◎宇宙万法的真相,这些相是有,不是没有,但是这些现相不是真的,所谓不是真的,就是它不是永恒的存在,而是刹那变化,所以佛叫它作无常。这一切法,我们可以受用它,但不能够执著它,你执著它就错了,执著就有苦了,所有一切烦恼、恶业、果报都是发生在执著,所以要晓得这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一切法都无常,一切法不要执著。这一切法里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这身体也是无常的,所以对身体也不要去执著它,不执著什么事都没有了,身也随缘。心清净,清净心对身体自然调整,它就恢复正常了,这身是随心转,心一清净了,你这身体各部位像机器一样,它就恢复正常了,病就没有了,还是从心想生,这真有道理。所以绝对不贪生,绝对不怕死,为什么?没有生死啊,生死也是梦幻泡影,哪有生死?你执著有生死,你就会贪生怕死。我对生死不执著,生死对我就没有了,这叫“了生死”,此时念念求生极乐世界,念念想见阿弥陀佛,这缘不是更殊胜吗?不是更好吗?所以真正要觉悟。(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